兒童癌症成為全球第六大健康負擔!孩子出現7種症狀,父母要當心

2019-08-05   養生雜誌

據新華社報道,英國《柳葉刀·腫瘤學》雜誌,最近發表的一項對195個國家和地區展開的研究顯示:

2017年,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罹患的癌症在所有癌症造成的健康負擔中排名第六,僅次於成人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癌和乳腺癌造成的健康負擔。

也就是說,得癌症的兒童和青少年越來越多,而且各年齡段都有可能患癌,然而早期發現的卻什很少?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會這樣?

為什么兒童癌症越來越多?

簡單來說,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不少家長認為兒童惡性腫瘤的並不常見,忽略了早期的腫瘤信號,當成日常小病來治,結果呢,耽誤了治療。

另一方面,兒童年紀小,不能準確表達身體哪裡不舒服,怎麼不舒服,也給腫瘤的早期發現帶來阻礙。

不過呢,相對成人癌症,兒童發病是有一定規律的,高發的惡性腫瘤以白血病、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淋巴瘤為主;

其中,1-3歲是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高發期,6歲後,兒童進入相對安全期;到12-14歲,則是肉瘤和非霍奇金惡性淋巴瘤的高峰期。

針對兒童腫瘤的發病規律,建議父母在孩子1歲和3歲時,分別做一次B超檢查

孩子出現7種症狀,需警惕惡性腫瘤!

兒童癌症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當孩子出現以下症狀時,最好立即就醫,帶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1)無痛性腫塊

孩子頸部、腋下、胸部、腹部、後腰、腹股溝等部位,出現無痛性腫塊;

(2)持續發燒

不明原因的發熱,持續1周以上不見好,尤其經過抗病毒、抗生素治療無效;

(3)疼痛

較長期的持續性或間歇性的疼痛,如頭痛、腹痛等,例如神經母細胞瘤引起骨疼痛;

(4)一過性症狀

出現一過性的癲癇、眼黑,或突然出現摔倒,噁心、嘔吐等症狀;

(5)身形消瘦

孩子突然生長變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鬧;

(6)出血

不明原因的出血、皮膚出血點或瘀斑;

(7)眼部不適

眼球突出、眼球運動異常眼部不適症。

預防兒童癌症,父母需做好4件事!

早期發現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預防。

兒童癌症的預防,可以說,首先要從父母做起,從備孕到懷孕,都要格外注意,因為父母的身體情況、飲食習慣和環境因素,都可能是誘因。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父母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煙

眾所周知,吸煙的致癌風險很大,如果父母抽煙,無論是對胎兒,還是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傷害都是極大的。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戒煙是有必要的。

(2)遠離輻射

孕婦和嬰幼兒,不要長期暴露在有致癌物污染的環境中,儘量避免接觸電離輻射、重金屬和裝修材料中的苯、甲醛、氡等有毒氣體。

(3)合理飲食

父母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霉變食品,少食腌制燒烤及高溫加工食品;同時鼓勵孩子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鮮奶,少吃甜食、零食、垃圾食品,少喝碳酸飲料。

(4)避免兒童肥胖

肥胖是嚴重的健康隱患,包括兒童。

所以,儘量讓孩子在家裡就餐,限制孩子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最好在兩個小時以下;同時讓孩子多運動,多走到戶外接觸自然,適時適量地進食。

另外,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在嬰兒期,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