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軍晶是誰?
他的成就很大: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浙江省教育年度影響力人物,全國教育改革創新教師,獲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評比一等獎、第三屆「全人教育獎」提名獎等。
他的著作很多:出版專著《讓孩子學會寫作》《作文九問:跟特級教師蔣軍晶學寫作妙招》《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小學生群文讀本》《和孩子聊書吧——讓孩子愛上閱讀》《詩詞大發現》《流鼻涕的秋天》等,每本都受到讀者的熱烈追捧。
他的影響很廣:他研究群文閱讀,在全國掀起了群文閱讀的熱潮;他研究古詩文,探究式讀詩詞的方式,讓古詩文變得像破案一樣有趣;他給孩子寫兒童小說,孩子們感覺他寫的就是自己;他研究作文,發現的「蔣式作文技巧」成為很多孩子的作文教材。
02
他的課為什麼好?
他的教學主張是:讓學生忙,讓所有學生忙,讓所有學生忙探究。
一般老師上課關注課本,蔣老師關注的則是學生。把課的內容都化在心裡,眼裡看到的是學生的真正痛點,這就是特級教師。他教作文,發現那些開頭要開門見山之類的方法,並沒有實際用處,於是提出教作文技巧。技巧,很小,很管用。
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這是蔣老師的要求。
他在課堂上領著學生玩作文,學生都玩瘋了。他帶學生到麥當勞,用作文寫生。他帶學生研究項目作文,怎樣在沙漠裡度過7天。他要見美國教育家,讓學生給教育家親筆寫信。他邀請外國兒童文學作家,到教室里和孩子們一起探索寫作。他帶學生看電影《百鳥朝鳳》,孩子的影評,導演看了連連點贊。
他在大陸上課,孩子們被他深深吸引。他的課思維含量高,經常把學生的思維,引到一處高高的地方。學生正驚喜自己的進步,蔣老師又拋出了引向更高處的問題,學生思維的發動機,高速運轉。他在中國台灣上課,台灣老師把他的課錄下來,一字一字地拆解、學習。他到馬來西亞上課,當地的專家懇請他再多給學生們講一點,因為學生們不願意下課。
他喜歡成為孩子文章的「句子迷」,也建議家長這樣做。比如,他會視若珍寶般保存班上孩子寫的好句子:
爸爸的朋友如果有一段時間沒見我媽媽,問爸爸我媽媽的情況時,爸爸的回答是:「遠遠地,如果你看到一個球滾過來,那就是我老婆了。」
但是僅僅過了兩個月,我就像是被吹足了氣的「肥」氣球,整個人都圓乎乎,胖墩墩的。用奶奶的話說,身上任何一個地方,用手一按,就是一個可以養魚的小水塘。
他建議孩子像作家一樣閱讀和寫作。所謂像作家一樣去閱讀,就是我們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但要弄清它「寫什麼」,更要了解是「怎樣寫」的,也可以思考「為什麼寫」。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心裡可以不斷問這些問題:
1. 他為什麼要這樣寫?
2. 他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3. 他的語言為什麼這麼吸引人?
4. 他為什麼把事情講得那麼清楚?
5. 若也提供給我相應的材料,假如讓我寫篇文章,我將如何從所讀文章中有所借鑑、有所創新?如何行文?
6. 我能針對自己寫作方面的薄弱環節,從中能有所領悟和吸收嗎?——比如作者內心感受、選材風格、表現手法、語言特色。
他的好朋友、特級教師周益民說:蔣軍晶是個「玩家」,把語文「玩」得風生水起、樂趣無窮。不光自個兒「玩」得喜滋滋,更讓那一幫孩子「玩」得樂癲癲。他是個真正的好手。
03
他的作文技巧為什麼風靡?
作文技巧22講,是蔣軍晶老師多年作文研究所得。
有老師學了這些技巧,說:說實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看完也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不足。特級就是特級,男神在書中為我們介紹了很多的技巧,在寫一篇文章時,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一股腦兒都用上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有所選擇。每個技巧都有用到一些很簡單易懂的文字,讀起來卻讓人感覺茅塞頓開。
有家長學了後說:通俗易懂!提供了具體範例,針對寫作文中常出現的問題,給予具體技巧指導。內容不多,沒什麼廢話。作為特級教師,難得沒有一點故作高深,很適合中小學生使用。另外也不得不感慨,看了書後,深覺我們中小學寫作課,教的都什麼鬼。很多基礎的寫作技巧,恐怕如今的大學生也未必掌握。
我們舉例來看。
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髮,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不太會寫作的孩子寫人的外貌,是用「有」和「一」來串聯五官。
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髮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的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
這段外貌描寫仍有「程式化」的嫌疑,但讀起來確實舒服多了。
寫說不出現「說」
寫「說」怎樣才能不出現「說」?換「道」,換「喊」,換「叮囑」,這只是一種方法。
可以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不要小看這個技巧,很多孩子小學畢業了也不清楚這個寫作的「秘密」。通過一定的訓練,孩子還可以從中學會細節描寫。
文字不如視頻直觀。我們來看蔣老師作文技巧視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