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的廣西空軍,戰機來自英國和日本,中國三大地方空軍力量之一

2019-07-02     顧氏造船廠廠長

廣西空軍又稱桂系空軍,為廣西軍閥(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所屬武裝力量,在民國時期的四大空軍(中央空軍、東北空軍、廣東空軍、廣西空軍)中實力最弱,先後共擁有(過)飛機60架。機徽為青天白日外鑲有紅邊。1937年抗戰爆發後併入中央空軍。

新桂系在中原大戰戰敗之後,失去逐鹿中原的野心和實力,就一心鞏固自己在廣西的統治,為了增強實力,於1931年開始籌建空軍。

1931年,新桂系成立廣西航空局,籌備成立空軍,先後向社會招考了三期飛行、機械學員,每期30人,第一期委託廣東航校代培。1934年成立廣西航空學校,自行訓練,空軍基地設在柳州,在武鳴、都安、融縣也建設了一批輔助機場。

航空是花錢的事業。儘管當時廣西空軍技術設備落後,據史料記載,花去了當時錢幣1000萬元開辦費,每年還要支出500萬元年費,等於當時廣西一年國民收入的三分之一。地瘠民貧的廣西難籌巨款,於是發行航空公債,規定全省公職人員分期扣一個月的薪金作股本,又在全省田賦中加征若干成作民航股本。這樣,廣西人民節衣縮食,籌辦起一支頗具規模的空軍。

因以前新桂系航空方面毫無基礎,只好從外地聘請人才,如聘廣東的林偉成為航空處處長,又經過林偉成向英國、廣東、香港等地聘來空、地勤教官。桂系還聘請日本教官來廣西執教,這些日本教練基本功很好,工作也較認真,桂系飛行員從中所得頗多,後由於形勢的變化,桂系將這些教官全部資送回國。還有在外省受過飛行訓練的等人也聘來協助訓練,但這些人技術水平很低。只能做輔助工作。 除此之外,還在外省和香港聘來翻譯、教員和機械師等數十人。 在6年時間裡廣西培訓了80餘名飛行員和幾十名機械師,為其發展空軍提供了人力的保證。

到抗戰爆發前,廣西空軍擁有戰鬥機20餘架,偵察機和教練機30餘架,飛行員70餘人(包括飛行教官),機械人員60-70名,還有十幾名轟炸員。

抗戰開始後,廣西人民顧全大局將用血汗創建的空軍,無條件交與國民政府統一指揮。廣西空軍交給中央空軍接收,其主力被編成空軍第3大隊,下轄第七、第八中隊(驅逐機)和第32大隊(原偵察機中隊改裝驅逐機)。其轟炸機中隊編為空軍第34中隊(但因一直領不到裝備,人員逐步星散),歸航空委員會直轄。廣西航校併入中央覽橋航校。柳州飛機修理廠移交給航空委員會,改為第七飛機製造廠。

由於桂系飛機過於落後,併入中央空軍後大多數換裝了購於蘇聯的伊-152、伊-16驅逐機,經短暫訓練,陸續投入戰爭,先後經歷了南寧空戰,襄樊空戰,徐州前線轟炸和空戰,兩次歸德大空戰,武漢空戰,南昌空戰,衡陽空戰,南雄空戰,梁山空戰,最後在支援崑崙關空戰中最後打光,不再成為一支獨立的部隊,但廣西空軍出身的飛行、機械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仍在國軍各部隊中繼續抗戰,直到抗戰勝利。

廣西機械製造廠 廣西1號教練機

該機是廣西機械製造廠廠長朱榮章於1932年底參考阿芙羅616教練機設計的教練機,該機改用高單翼布局,除發動機、儀表、金屬材料、起落架等材料外其餘材料為自製。1933年6月24日試飛成功,性能良好,因此廣西飛機製造廠受到廣西省主席黃旭初的嘉獎。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機長:不詳

翼展:不詳

機高:不詳

空重:不詳

最大起飛重量:不詳

發動機:一台A.D.C「捲雲競技神II」型直列四缸氣冷活塞發動機,105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不詳

升限:不詳

最大航程:不詳

廣西機械製造廠 廣西3號戰鬥機

該機是中國自行設計並裝備部隊的第一種戰鬥機,由朱榮章設計,1937年7月由試飛員陸光球首飛成功,飛行性能良好,因此廣西飛機製造廠受到廣西省主席黃旭初的嘉獎。但由於該機性能不如同時期的進口戰鬥機,因此並未生產後續機,交給廣西空軍訓練使用,抗戰爆發後該機移交第三十二中隊,後下落不明。

性能數據

乘員:1人

長度:6.25米

翼展:8.4米

高度:2.5米

空重:76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045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獵豹IIA」氣冷星型活塞發動機,單台26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285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不詳

武器:7.7毫米維克斯機槍一挺(機頭左側)

德·哈維蘭DH.80A「貓蛾」通用飛機

1929年首飛的該型機是德·哈維蘭公司研製德私人飛機,具有視野良好、容易操控、易於維護、乘坐舒適、飛行速度快等特點,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通用飛機之一。

1930年廣西購入了1架該型機,使用情況不詳,推測在1937年停用。

性能數據

乘員:3人

長度:7.62米

翼展:11.2米

高度:2.13米

空重:574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930千克

發動機:一台德·哈維蘭「吉普賽III」直列四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12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206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483千米

阿芙羅616「飛鳥」IVM教練機

1929年首飛的該型機是在阿芙羅594型教練機的發展型,特點是採用全金屬骨架結構,是「飛鳥」系列中產量最大的型號,1933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購買了12架該型機,隨後在廣西飛機製造廠仿製了15架該型機,是廣西空軍裝備較多的一種機型,除了訓練飛行員之外還經常用於偵察和轟炸,1937年併入國民政府空軍,1939年部分該型機毀於日軍空襲,剩下的在1940年停用。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7.39米

翼展:8.53米

高度:2.59米

空重:456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691千克

發動機:一台A.D.C「捲雲競技神I」直列四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105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169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579千米

阿芙羅621「導師」教練機

1929年首飛的該型機是阿芙羅504N教練機的後繼型,結構簡單堅固,飛行性能優越,操縱性能出色。1932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訂購了5架該型機,實際只到貨1架,抗戰爆發後被國民政府空軍接收,後下落不明。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8.08米

翼展:10.36米

高度:2.92米

空重:836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131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山貓」型星型七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215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193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402千米

阿芙羅626「高級訓練者」教練機

1930年首飛的該型機是在阿芙羅621型教練機為基礎,強調了多用途功能,除了訓練外也能當作偵察機和轟炸機使用。1932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訂購了2架該型機,並以該機為藍本在廣西飛機製造廠仿製了2~6架該型機,抗戰爆發後併入國民政府空軍,後下落不詳。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8.08米

翼展:10.36米

高度:2.92米

空重:801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247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山貓IVC」型星型七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24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18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386千米

阿芙羅631「軍校學員」教練機

1931年首飛的該型機是阿芙羅621型教練機的發展型,1934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購買了1架該型機作為仿製樣本,交由廣西飛機製造廠仿製了8架該型機,主要改動是取消了前緣襟翼,上翼中央增加了油箱,尾翼下方維修艙口擴大。這批飛機主要用於廣西航校訓練,抗戰爆發後被國民政府空軍接收,1939年全部毀於日軍空襲。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7.54米

翼展:9.14米

高度:2.66米

空重:53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862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大香貓I」型星型七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135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19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563千米

阿芙羅637偵察/轟炸機

1932年首飛的該型機是以阿芙羅626型教練機為基礎發展的武裝型,前部座艙前增加了大型風擋,僅生產了8架,於1933年全部售給廣西當局。是廣西空軍的主力轟炸機型,抗戰爆發後併入國民政府空軍,後下落不明。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8.3米

翼展:10.97米

高度:不詳

空重:53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862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大山貓」型星型七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26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不詳

最大航程:不詳

武器:7.7毫米維克斯機槍一挺(機頭右側),7.7毫米維克斯后座活動機槍一挺,15公斤輕型炸彈8枚

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A.W.16戰鬥機

1931年首飛的該型機是阿姆斯特朗公司根據英國航空部F9/26規範研製的一款戰鬥機,研製成功時F9/26規範已經過時,且發動機功率不足,因此該型機未被英國空軍青睞,全部外銷中國。1932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購買了3架該型機(一說6架),編入廣西空軍第一混成飛行隊,抗戰爆發後併入國民政府空軍當作高級教練機使用。

性能數據

乘員:1人

長度:7.62米

翼展:10.06米

高度:3.5米

空重:1268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845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豹IIIA」型星型十四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50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327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435千米

武器:7.7毫米維克斯機槍兩挺(機頭兩側),15公斤輕型炸彈4枚

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阿特拉斯II」支援/偵察機

1925年首飛的該型機是英國皇家空軍裝備的第一種支援陸軍作戰的專用支援機,可執行偵察、轟炸、對地攻擊和教練等多種任務,深受陸軍歡迎,1932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購買了3架該型機,編入廣西飛機混成第一隊服役,抗戰爆發後併入國民政府空軍,日軍空襲南寧時該機曾起飛迎戰,但沒有和日機遭遇。其後下落不詳。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8.84米

翼展:12.24米

高度:3.28米

空重:1419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245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豹IIA」型星型十四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525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249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772千米

武器:7.7毫米維克斯機槍一挺(機頭左側),7.7毫米維克斯后座活動機槍一挺,41公斤炸彈4枚

韋斯特蘭「麋鹿」IV/VIII偵察/轟炸機

1927年首飛的該型機研製初衷是用於取代已經老舊的德·哈維蘭DH.9A型偵察機,其中「麋鹿」VIII型是專門供出口中國的型號。1932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購買了1架「麋鹿」IV型和3架「麋鹿」VIII型,編入廣西飛機混成第一隊服役,曾用於支援陸軍剿匪和追擊紅軍的作戰任務,抗戰爆發後併入國民政府空軍,移交中央航校柳州分校訓練使用,1941年停用。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10.42米

翼展:14.15米

高度:3.96米

空重:1433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450千克

發動機: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美洲虎VIC」型星型十四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470馬力(「麋鹿」IV型);一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豹IIA」型星型十四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525馬力(「麋鹿」VIII型)。

最大飛行速度:249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772千米

武器:7.7毫米維克斯機槍一挺(機頭左側),7.7毫米維克斯后座活動機槍一挺,60公斤炸彈4枚

桑德斯·羅伊A.17「卡蒂薩克」水陸兩用客機

1929年首飛的該型機是英國研製的第一種水陸兩用客機。1932年,廣西當局通過香港東方航空公司購買了2架該型機,其中1架分別在6月和9月為廣西當局執行了兩次人員救護任務,但在11月15日被廣西當局拒收,後被香港飛行俱樂部收購,另1架一支存放在香港未交付廣西,後被英國運回。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1人+載員3人

長度:10.46米

翼展:13.72米

高度:3.4米

空重:1239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800千克

發動機:兩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大香貓I」型星型七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135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172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2740千米

空速AS.6J「使者」客機

1934年首飛的該型機以AS.5單發客機為基礎研發的雙髮型,飛行平穩,性價比高,頗受小型航空公司歡迎。1936年廣西當局通過遠東航空公司購買了1架該型機,次年增購了1架同型機作為李宗仁的專機使用,命名為「廣西」號,1937年12月18日,「廣西」號搭載桂系軍隊高級將領前往武漢參加軍事會議時,因天氣惡劣在武漢附近撞山墜毀,全員遇難。

性能數據

乘員:機組1人+載員8人

長度:10.52米

翼展:15.95米

高度:2.9米

空重:184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858千克

發動機:兩台阿姆斯特朗·西德利「獵豹IX」型星型七缸氣冷活塞發動機,單台35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338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1046千米

三菱九二式偵察機

1932年投產的該型機是日本第一種批量生產的安裝國產發動機的軍用飛機,1934年和1935年廣西當局分兩次向日本購買了6架該型機,這些飛機編入廣西空軍教導第三隊,承擔協同陸軍作戰任務,抗戰爆發後併入國民政府空軍,駐防在武鳴,1938年後移交重慶偵察班用於訓練。

性能數據

乘員:2人

長度:8.52米

翼展:12.75米

高度:3.48米

空重:106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770千克

發動機:一台三菱92式星型9缸氣冷發動機,單台475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221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750千米

武器裝備:兩挺八九式7.7毫米機槍(機頭兩側),兩挺可旋轉八九式7.7毫米機槍(后座)

中島甲式四型戰鬥機

1923年首飛的該型機是日本中島公司以紐波特·德拉赫NiD.29型戰鬥機為基礎仿製而成,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日本陸軍制式單座戰鬥機。1933年11月發動「福建事變」的19路軍向日本訂購了10架該型機,由於「福建事變」被平息後這批飛機轉售廣西當局,1935年9月在廣西梧州交付,因為此時該型機作為戰鬥機已經過時,因此編入廣西空軍第一教導隊用於訓練。抗戰爆發後,該型機被併入國民政府空軍,供中央航校柳州分校使用。1938年航校遷往昆明,剩餘的7架該型機因過於老舊不適合飛行而退役報廢。

性能數據

乘員:1人

長度:6.44米

翼展:9.7米

高度:2.66米

空重:85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160千克

發動機:一台三菱·希思巴諾·蘇莎V型直列8缸液冷發動機,單台32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232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480千米

武器裝備:兩挺維克斯7.7毫米機槍(機頭兩側),可掛輕型炸彈

中島九一式戰鬥機

1931年投產的該型機是日本第一種自行設計並大規模裝備的戰鬥機,具有飛行速度快、爬升性能優良、視野良好等優點,很受飛行員歡迎。1933年福建事變期間,十九路軍曾向日本訂購了12架該型機,但因福建事變平息後12架該型機於1935年9月交付給廣西當局,連同之前廣西當局在1934年9月購買的2架剩餘的1架(另1架在飛行表演時墜毀)一同編入廣西空軍教導第一隊。抗戰爆發後編入中國空軍暫編第三十二中隊。曾經迎擊過轟炸南寧的日機,並有所斬獲,上演了少有的日制飛機打日制飛機的戲碼。1938年5月剩餘的該型機被移交給暫編第三十四中隊用於訓練。其後逐漸停用。

本廠長所繪製的中島91式戰鬥機

性能數據

乘員:1人

長度:7.26米

翼展:11米

高度:2.79米

空重:107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530千克

發動機:一台中島·布里斯托「木星」VII型星型9缸氣冷發動機,單台520馬力。

最大飛行速度:300千米每小時

最大航程:750千米

武器裝備:兩挺八九式7.7毫米機槍(機頭兩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AduXGwBUcHTFCnf6B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