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三體》在日本爆紅已經一年。
如今,《三體1》還沒從暢銷區下架,《三體2》又開賣了。
《三體2》今天在日開售 / 日推@solamimi777
追一部大熱的作品是什麼感受,我們都了解。
苦等《哈利·波特》下一冊開賣時,催更EVA新劇場版時,蹲守《動森》直面會時......你是什麼心情,日本書友此刻就是什麼心情。
日推上在線蹲首發的粉絲
線上,《三體2》位列日本Amazon「幻想類」熱賣榜榜首,並衝進了「All The Best 最受讀者喜歡的百部小說」評選。
線下,各大書店擺出了浮誇但燃的大陣仗。看看這些描述:
「人類史上最強鬼SF文學」
「驚天動地的第二部——劉慈欣大哥」
「已經是六體了!」
......
店頭的花式宣傳 / 日推@mask303、@kumazawa_kamata
推薦語比第一冊更加豪華,由小島秀夫等名人換成了各行業的專業人士——著名影評人、Niantic亞洲副社長、小說家、翻譯家等等。
推薦語:
大森望 (三體日文譯者):《三體1》只不過個序章!
川島優志(Nintac亞洲副社長,Nintac是製作了Ingress和Pokemon Go的遊戲公司):遠超第一部的宇宙級大展開!
北原尚彥(作家):充滿奇思妙想,翻頁的手根本停不下來。絕妙的構思一個接一個毫不吝嗇地展開,多到了讓人覺得浪費的地步。
福田和代(小說家):沉浸於閱讀,把截稿日都忘了。能與三體文明抗衡的,是地球人類究極の愛!
柳下毅一郎(日本知名電影評論家、翻譯家):賭上人類命運400年的欺詐遊戲開始了!
山岸真(SF譯者):有趣程度不負期待。故事的舞台開始延伸到宇宙空間,科幻度提升的同時,依然保持了前作的易讀性。
陸秋槎(小說家):本書在中國是三部曲中評價最高的。
鈴木正昭(芳林堂書店):劉慈欣就是最厲害的面壁者。
河出真美(鳶屋書店):本以為不可能超過上部,但它做到了。
山中真理(JUNKU堂書店):再一次確認,三體是個不得了的世界。
三島政幸(啟文社):還有後續!太幸福了!
內山深(山內書店):對現代社會來說,書中有很多面向未來的指引。
一切都說明,《三體2》帶著向日本社會進一步深度輻射的野心。
受疫情影響,《三體2》的製作幾乎是壓線完成。譯者踩線交稿,印廠幾天前才完成打樣,出版社提前了預售日期,火速上架。
黑暗森林等一系列核心概念爆炸性展開,使第二部在粉絲中一直評價最高,還被網際網路圈、投資圈借用為商業法則。
日本人會怎麼期待《三體2》,成了我們最好奇的問題。
我們跟10位相關人士聊了聊,包括《三體》日文譯者大森望、立原透耶、上原香、泊功,科幻作家上田早夕里、林讓治,早川書房的編輯和設計部門,科幻迷between和三瀨,想看看他們對內容的期待。
結果出乎意料。
1、大史與他的CP們
譯者大森望說,「特別開心,又能翻譯史強的台詞了」。
至今,大史在日本的三體讀者中依然是人氣頂流,但上一部受歡迎的「汪史」CP,在這一部受到了挑戰。
「日本讀者最感興趣的應該是史強X羅輯。因為這一次,羅輯代替汪淼做了史強的搭檔,成為了故事中心。反正就是大史與他的CP們唄。」
立原透耶卻覺得,第二部里的重要角色很多,人氣可能會分散一些。
「暗殺後冬眠的角色(章北海),感覺真是太帥了,非常酷......」
「莊顏的不受歡迎恐怕會是共通的。那種完美無缺、無可挑剔,溫柔又賢淑,總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女性,女性讀者應該都受不了吧?」
2、媽媽,我將變成一隻螢火蟲
從《三體2》開始,書中的日本元素悉數登場:鹿兒島、智子、山杉惠子、井上明......
我們一直以為,日本讀者最感興趣的會是智子,結果卻出乎意料。
一處是對銀英傳的引用。
「山杉惠子和井上明自不必說,《黑暗森林》中面壁者泰勒來到鹿兒島的知覽特攻和平會館的場景,還有對《銀河英雄傳說》的引用,與日本直接相關的部分非常多,不知道日本讀者的感受會是怎樣,我既好奇又有點不安。」
另一處是「媽媽,我將變成一隻螢火蟲」。
「這句話反覆出現了多次,原型據傳是特攻隊員宮川三郎對食堂阿姨說的『我會變成螢火蟲飛回來』。這個故事在電影《螢火蟲》中也有描寫,在日本非常有名。這句話以這種形式被用在書里,我想很多日本讀者會很感興趣。」
2001年的日本電影《螢火蟲》,高倉健飾演一位飽受戰爭創傷的老人
比起只是借用日系外形的智子,大森望覺得,讀者會更喜歡內核與日本文化深度結合的梗。
3、水滴
至於智子,大森望覺得,她在《黑暗森林》只是作為伏筆出現,想要引發日本人的討論,恐怕要等到第三部。
「比起智子,更引人注目的恐怕是水滴。」
幾位譯者都對「水滴」印象深刻——
「水滴消滅聯合戰隊的場景,是視覺上非常壯觀的場景。」
「我覺得日本讀者最感興趣的不是哪個人物,而是水滴。這個物體既神秘又美麗,顯示了三體文明技術上壓倒性的高度,是非常令人難忘的存在。」
水滴 by 六雲,《三體藝術插畫集》
由於日本缺少「既懂中文又懂科幻」的專門譯者,整個《三體》的翻譯工作分為兩part——
第一part,初步翻譯。
第二part,打磨潤色。
第二部依舊如此,但譯者增加到了4位,立原透耶、上原香、泊功三人先從中文翻譯,再由大森望潤色,變成具有可讀性和科幻味道的文字。
譯者們都表示,這次的翻譯時間很緊,但質量還算滿意。
《三體2》中「絕妙的構思一個接一個展開,多到讓人覺得浪費的地步」*,讓他們花了不少心思。
*北原尚彥的評價
序章和中部的翻譯來自立原透耶。
「破壁人和面壁者的攻防戰,宇宙中的暗殺場景,還有會議場景也很有意思,總能體現出每個國家的特徵。」
上部的譯文來自上原香,她是新加入的譯者,本職是大學教師。
「知青們出現的情境很有意思。明明都是普通人,卻彼此鄙視、嫉妒,但又相互安慰。這部分寫得非常現實。而他們因為財力、學歷不同,每個人講話用詞也不一樣。這部分在翻譯的時候我費了一番心思,應該說是做到了區分。」
日語裡,很多科幻詞彙直接來自英文,為了符合日本讀者的習慣,《三體1》中「科幻邊界」這種詞都被翻譯成了「科學frontier」。
此前,大森望提到的直譯和意譯問題
上原香也提到了這點,她說,《三體2》依舊保留了很多英文外來語,不直譯漢字,但「為了表達出作者本來想要描寫的那種莊嚴、美妙,關於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部分,基本是直譯的。」
下半部的譯者是泊功。
他從小就是個軍迷,讀了很多「戰記」,所以「軍隊相關的詞語和對話應該都譯得都比較符合原著」。
「東方延緒這個角色我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讓她作為女性艦長既有女性的一面,又有作為軍人的一面。」
三位譯者交稿後,就是大森望的「可讀性」潤色了。
他說,與開篇是中國歷史的《三體1》不同,這次一上來就是「戀愛和宇宙戰鬥」,是他十分熟悉和拿手的本格SF。
他認為,自己譯得最好的是水滴消滅聯合艦隊,「因為視覺上非常壯觀,所以翻譯的時候花了不少力氣。」
感到挑戰的地方,則是「羅輯與想像中的戀人進行的小小旅行,與莊顏一起去羅浮宮約會,要把這些很自然地翻譯出來,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時間不是很充分,但感覺還挺滿意的。」大森望說,順便吐槽了一句:
「英文版第二部把『山杉』翻譯成了Yamasuki(正確應該是Yamasugi),希望他們能修改過來。」
《三體2》日文封面公布後,在推特和微博上收穫了大批點贊。
在跟第一部保持統一的基礎上,第二部以藍、綠為主色調,腰封上的碧綠點綴,更有設計感了。
封面畫師依舊是富安健一郎,在此前流出的設計草稿中,有幾條批註特別亮眼。
這張圖來自富安健一郎的設計公司Inestudio
「要有獵人狩獵的感覺」
「終焉的感覺」
「人類走上絕路那種閉塞感」
雖然不太懂什麼叫「終焉的感覺」,但感覺畫師的確踐行了這一點。
書籍的內封、腰封、扉頁,則是早川書房負責。
「第一部是以紅色為主調,第二部則要突出安靜、深沉的氣氛,是這樣向設計師委託的。」編輯梅田麻里繪說。
早川書房設計部表示,因為第一部賣得好,所以第二部會延續前面的設計,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續作。
「實際上,去年的某個推理小說排行榜上,《三體》也列到了第4位,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著重考慮的一個點是,希望除了科幻迷,其他人也會感興趣。總之,第一目標就是:讓更多人能把它拿起來。」
目前為止,《三體1》已經第14次加印,銷量突破13萬冊(加上電子書)。第二部剛剛開售,能賣到多少,情況尚不明朗。
早川書房沒有透露《三體2》的起印量,但他們認為,續作的銷量一般都會比第一部低,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會在宣傳上發力,核心思路就是:
告訴大家,那個爆紅作品的第二部出來了。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推薦語——
「第一部只是序章」
「從這裡(第二部)才是開始」
「還有續集,太幸福了!」
相比第一部「現象級」「顛覆性」「歐巴馬&小島秀夫&新海誠推薦」的賣勁安利,《三體2》的宣傳可謂一記直球。
因為前作已經家喻戶曉,只需要強調【有續作哦】,就行了。
※
一直以來,日本有著大批中國歷史迷,對封神、水滸、紅樓等古典小說了如指掌,但「總覺得中國科幻會很難讀。」
《三體》等一系列中國科幻譯作,切切實實地打破了這種心理門檻。
這樣的中國SF交流會和書店裡的中文科幻專區多了起來 / twi@SFfankou @有鄰堂藤沢店
日本科幻作家、學者林讓治說,《三體》在日本確實是掀起了一個熱潮,不過它是穩固了之前就已經開始的對中國科幻的興趣。
「在中國科幻中,科技更像是作為文化被吸收到了生活之中。這也許與中國人的現實主義,或者說功利主義是相通的。只要是有用的東西,哪怕還不完備,中國人也會積極地去接受。」
《三體2》中,地球開始與三體文明進行實際的物理接觸,即將在星際戰爭中滅亡。泊功覺得,面對這樣的現實,人類社會、經濟、思想、科技怎樣變化,以及羅輯倡導的宇宙社會學的公理,不但反映了作者對未來的預測,也值得當下的人類社會去思考。
「《三體》世界的魅力還沒有完全展示出來。」他說。
日本科幻作家、《華龍之宮》作者上田早夕里表示,「等三部曲全部翻譯完成之後,我想不只是小說家,在電影工作者和漫畫家等群體中,特別是在年輕一代的身上,應該會看到這部作品帶來的影響。」
這種影響已經慢慢開始了。
我們還找了幾位日本科幻迷,請他們用大實話說說感受。
between熱情地回復了一大篇,看了直叫人臉紅:
「三體是那種很直接地傳遞出科幻樂趣的作品。」
「既有古典的張力(中國文化、史學等)的傳統,面對現代社會的問題意識,又受到了歐美、日本作品的影響......也就是說,既有普世性又有特色。」
「這就是中國產生強大科幻小說的原因吧。」
日本的上一代中,大概沒有人會用「強大」去形容中國科幻。
三瀨是熊本的書店店員,也是「日本科幻讀者俱樂部」會長。
他最近想開一個三體讀書會。
「可以預料會有很多有趣的事。畢竟大家喜歡的角色都很不一樣呢。壞壞的大叔是最有人氣的角色(笑)。」
我們問:如果選一位日本的動畫導演來拍《三體》,你會選誰?
「虛淵玄。」
作者
船長,未來局新媒體主筆,宅學家,太空美學研究員。
採訪/翻譯
小靜,一外是日語的資深科幻愛好者,有貓,熱愛一切小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