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乾隆六下江南,定是這蘇杭美景太過迷人。杭州毫不意外的成了乾隆祖孫最喜歡去的地方,尤其是西湖。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分享一套西湖十景的旅拍技巧!記得轉發收藏哦!
西湖究竟有多大的誘惑,可以讓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為之傾倒?
游西湖,就我個人來看,十分建議大家從斷橋殘雪出發,順時針方向遊覽:斷橋殘雪平湖秋月曲院風荷雙峰插雲蘇堤春曉花港觀魚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柳浪聞鶯。因此,我會逐一跟大家分享西湖十景的拍照攻略,此篇是西湖十景(上):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柳浪聞鶯
地圖
開始分享前, 先叨叨幾個tips:
Tips:
1. 出門玩人手不離的是什麼?當然是手機(普通遊客)、相機(人民幣玩家)!
此次拍照,我用到的手機設備:iPhone8plus,單反設備:CanonEOS5D~
2.有了手機我們需要做什麼?除了付錢,最重要的一個功能當然是為了遊玩的方便,對此我給大家推薦幾款我遊玩的時候常用的app:馬蜂窩(看西湖攻略)、高德地圖(看導航)、大眾點評(看吃的)、咋拍(學旅遊拍照)。
3. 如果你的時間充裕,建議閒逛西湖,3-4小時左右就好,畢竟西湖實在是太美了。
一、南屏晚鐘
坐落於南屏山慧日峰下的凈慈寺,是五代吳越國王錢俶為高僧永明禪師而建,原名永明禪院,南宋時改稱凈慈寺。遊蕩了這麼多景點,寺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一抹抹黃調老牆,莊嚴神聖的塔樓和老舊滄桑的紅木門。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色彩的世界裡,不同的顏色可以產生不同的心理作用,這次,我們將拋開傳統的拍攝思路角度,以不同的顏色為基礎,來拍攝南屏晚鐘不一樣美景。
Tips:
小科普:南屏晚鐘指南屏山凈慈寺傍晚的鐘聲,傍晚鐘聲清越悠揚。該景觀屬佛教文化古蹟,以聽覺欣賞為特徵。
拍法一:那一抹明麗的黃,是神聖的。黃色是靚麗的,引人注目的。它代表著希望與活力,也是寺廟最常用的配色之一。無論是拍人像還是拍風景,以黃色為背景都顯得十分上鏡。
圖1.1:大雄寶殿東側
大雄寶殿東側有一面黃牆,為了避免單調,我們可以搭配月亮門來一張好看的照片。同時,人物坐在台階上可以將後方景色展示的更為全面,黃綠相襯顯得十分上鏡。
效果圖
場景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豎著俯拍
對稱構圖,人坐中間
拍全圓門
圖1.2:凈慈美術館南側
黃牆黃瓦搭配精美的雕花,凈慈寺在設計上也是很精緻。藍(藍天)+黃(黃牆黃瓦)的色彩搭配讓畫面色調整體顯得更加明亮。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橫著拍
雷峰塔在左1/3處
把轉和卐拍進畫面
圖1.3:釋迦殿
同樣的,藍+黃的搭配,拍張人像也是極好的(ps:推薦大家在拍的時候可以穿一素樸的裙,會顯得畫面更乾淨,也很應景)。
效果圖
場景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豎著拍
欄杆占下方1/3
人站在左1/3處
雷峰塔放右側
圖1.4:釋迦殿
一面純色的黃牆,很多女生都喜歡拍!如果擔心畫面顯得單調,可以利用浮雕做修飾,拍一張全身照。
效果圖
圖1.5:大雄寶殿後牆
同樣的,我們可以單獨拍一張浮雕的特寫。
效果圖
拍法二:極具故事感的磚紅色,是歲月的痕跡。寺廟隨處可見的磚紅色木門,在鏡頭裡,也很有藝術性。
圖1.6:大雄寶殿西門
效果圖
圖1.7:釋迦殿
低角度仰拍,不僅僅可以將人物顯的腿長,也能突出中心,拍出具有衝擊力的畫面,這是人像攝影中最重要的構圖技巧了。在古色古香的木門前仰拍,再把匾額拍進畫面,可以讓畫面顯得十分大氣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蹲下豎著仰拍
用門框斜線拍延伸效果
人站門中間
釋迦殿牌匾拍全
圖1.8:凈慈寺北門
以紅色做背景,藉助很有氣勢的石獅拍照,照片看起來很有氣勢。
效果圖
圖1.9:釋迦殿
同樣是木門,除了仰拍,擺點俏皮的姿勢,畫面更顯活潑。門框上的玻璃窗戶映著藍天白雲,十分好看。
效果圖
拍法三:綠色,代表著生機。如果季節合適,我們也可以利用綠植拍點好看的照片。
圖1.10:釋迦殿
樓梯的層層疊疊可以讓畫面更具有線條感,搭配石階上的青苔,後期時我又添加了咋拍的翠綠濾鏡,畫面整體呈現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橫著拍
用台階線條拍
人站中間,樹葉放右上
二、雷峰夕照(雷峰塔)
如果你來雷峰塔,建議你傍晚前來,既可以登塔一覽白天的西湖美景,又可以等夕陽的餘暉灑下之時,看一看雷峰夕照景觀。這一景色還被外國人印製成明信片,盛讚為中國美景。雷峰塔景區可以拍照的元素有很多:登塔遠望的西湖美景,金碧輝煌的塔內雕飾,日落十分的雷峰夕照...如果你來,千萬不要錯過。
Tips:
小科普:在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脈的夕照山上,舊時有一座八面五層的磚塔,俗稱黃妃塔。後人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而改為"雷峰塔",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鋒夕照"因而得名。
拍法一:拍攝標誌性建築。雷峰塔景區最著名的是什麼?當然是雷峰塔。白娘子被關雷峰塔,從小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為雷峰塔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有故事的寶塔,更富有情感基調,我們必須打卡。
圖2.1:雷峰塔正門
拍雷峰塔,我建議大家低角度仰拍,可以顯得雷峰塔更加高大,宏偉,富有氣勢。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豎著仰拍
對稱構圖
牌匾在底部
圖2.2:雷峰塔電梯附近
如果你想跟雷峰塔來一張親密的"遊客照",不要呆板的跑到塔下去拍,離得遠一點,前後景錯開仰拍拍攝,效果更好!
效果圖
拍法二:登塔遠眺,拍一組西湖大全景。登上雷峰塔,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景,在上面,你可以看到西湖全景。利用護欄的延伸線,畫面更有縱深感。
圖2.3:雷峰塔四層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利用護欄和屋檐的框架
一個柱子在左下角
三潭印月島拍全
圖2.4:雷峰塔上的走廊
類似的場景,拍一張人像也很好看。
效果圖
圖2.5:雷峰塔四層
豎著對稱構圖,也可以這麼拍。
效果圖
拍法三:藉助色彩拍攝。雷峰塔周邊環境也有很多色彩元素,其中,黃色除了使畫面顯得明艷活潑,還可以提亮人像的氣色,拍出來的照片畫面感很好。
圖2.6:夕照毓秀
效果圖
圖2.7:雷峰塔頂層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豎著放地上仰拍
對稱構圖,人站中間
塔頂占2/3
塔頂中心和人物重合
拍法四:雷峰塔最著名的景觀便是雷峰夕照。雷峰夕照要想呈現,最重要的就是夕陽斜照和雷峰塔巍然矗立了。夕陽西下時滿天彩霞,雷鋒新塔塔頂金色塔叉與落日餘暉流金相映,閃著波光的湖面映著雷峰塔絢爛的燈光,"一湖映雙塔,南北相對峙"的美景大致如此。這時的雷峰塔,建議大家遠距離拍攝,效果更好喲!
圖2.8:長橋公園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雷峰塔在左1/3處
利用橋的線條
拍攝時間:夕陽落山後
圖2.9:長橋公園岸邊
趁著太陽還沒完全落山,抓緊時間拍張人像。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豎著俯拍
湖水占2/3,塔放中間
人坐在左下角
圖2.10:夕影亭
利用剪影,這樣拍也很贊。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適當放大拍
利用亭檐的線條
雷峰塔放底部
拍攝時間:夕陽落山後
Ps:這個角度我一開始並不了解,在游雷峰塔的時候看了咋拍的圖片,模仿了一下,效果還不錯。
三、柳浪聞鶯
面朝西湖,柳浪聞鶯。柳浪聞鶯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時至今日,其依然保留著傳統的柳林特色,漫步其間,且行且聽,柳絲拂面,鶯鳥鳴啼,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在柳浪聞鶯,柳樹是我們拍照時必不可少的元素。
Tips:
小科普:柳浪聞鶯位於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的大型公園。柳叢襯托著紫楠、雪松、廣玉蘭、梅花等異木名花,有柳洲之名。其間黃鶯飛舞,競相啼鳴,故有"柳浪聞鶯"之稱。
拍法一:拍攝高大的石坊、亭台。柳浪聞鶯有很多高大的石坊、亭台,條條框框含帶一點框架構圖效果,使畫面層次感很強。跟普通遊客照相比,這樣拍瞬間就不一樣了。
圖3.1:柳浪聞鶯正門
柳浪聞鶯正門下方有一處石雕,拍攝正門時可以將石雕一起拍上,以後方層層柳樹為背景,拍出來的照片更顯大氣。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蹲下低角度拍
石雕在底部
利用門框拍
牌匾拍全
圖3.2:翠光亭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對稱構圖
框架構圖
頂部留部分屋檐
圖3.3:錢王祠-錢祠表忠
利用石坊的層層嵌套,拍出來的畫面很有空間感、層次感。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用正方形放大拍
利用牌坊的框架
德馨古今拍全
圖3.4:錢王祠-功德坊
利用石坊拍人像,可以嘗試坐著拍,把人物放在畫面三分之一處。
效果圖
用正方形放大拍
利用牌坊的框架
德馨古今拍全
圖3.5:錢王祠-銅獻殿
利用造型奇特的屋檐形狀,拍一張有特色的框景人像照片。這個地點我在拍的時候並沒有發現特的特別之處,依然是來自咋拍的靈感,手動比心。
效果圖
拍法二:打卡超美的湖邊人像。柳浪聞鶯坐落於西湖邊,自然少不了湖邊的拍攝,趁著天好,我們可以多多咔嚓幾張。
圖3.6:翠光亭
翠光亭的石柱搭配藍天、湖水,極具空靈的美感,框架式構圖拍出來的照片好似人入畫中。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蹲下橫著拍
用柱子框架式構圖
人站中間,石刻占1/3
圖3.7:翠光亭
效果圖
圖3.8:湖邊躺椅
效果圖
圖3.9:魚水亭
魚水庭周邊有一片巨大的草地,兩岸的柳樹隨風漂浮,亭下湖水映襯著藍天,十分好看,必須打卡一張人像。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豎著拍
魚形假山放中間
人坐右下角
樹葉放右上角
圖3.10:涌金橋
效果圖
場景圖
拍攝要點
豎著放大拍
橋在下1/3處
利用綠植做前景
圖3.11:翠光亭
夜晚的湖邊也是極好看的,如果時間充裕,依然可以拍拍拍。
效果圖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部分西湖(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柳浪聞鶯)拍攝指南,裡面的場景圖+拍攝思路希望對你們有幫助。關注我,一個愛吃愛玩的旅遊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