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拘!「白富美」林某某被抓

2024-05-12   貴陽晚報

原標題:刑拘!「白富美」林某某被抓

5月11日,浙江嘉興海寧警方發布一則緊急預警稱,近期,當地虛假交易類詐騙多發。詐騙分子通過在網絡平台、微信朋友圈、直播平台等發布低價打折、海外代購、0元購等虛假購物廣告吸引受害者,並誘導其在與官網相似的虛假網站下單,迷惑性極大。

據警方統計,今年以來海寧已有156人被騙,是發案數最高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

就在5月8日,家住海寧的小張在某社交平台刷到有人低價出售平板電腦,小張詢問後對方發來連結,小張點擊連結後自動跳轉到一個酷似「閒魚」的虛假網站,小張誤以為這是「閒魚」官方平台就爽快付款。之後打開自己的「閒魚」帳號時才發現並沒有這筆訂單,損失1400餘元。

記者注意到,今年3月,海寧警方經辦的一起案件的嫌犯,也是通過該平台進行詐騙的。

據受害者李女士介紹,當時自己看中了一件名牌大衣,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在社交平台發布了求購信息。

沒想到過了幾天,真有一位名叫Joanna的女子主動聯繫了她。

在議價的過程中,李女士了解到,Joanna剛從國外留學回來,定居在上海,其生活動態中也是「非富即貴」,全是名車、豪宅,儼然一位白富美。

兩人很快以一萬元的價格成交了大衣,李女士按照Joanna的要求,將錢轉入了這位白富美助理的銀行卡中。對方告知:「我舅舅會發貨給你的,你聯繫他就可以了。」

可第二天,李女士卻沒有收到發貨信息,在和對方確認再三後,對方承諾親自送貨上門。之後她便按照約定好的時間地點,期待著這位白富美帶著大衣出現,結果還是被放了鴿子。反應過來自己被騙的李女士,報了警。

通過偵查,民警很快就鎖定了嫌疑人,隨後在杭州一出租屋內將這名「白富美」林某抓捕歸案。林某某(女,30歲)交代稱,「Joanna」「助理」「舅舅」都是她一個人扮演,而所謂的衣服、名車,豪宅等朋友圈曬的圖片也都是網絡找的。

因涉嫌詐騙罪,林某某被海寧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不止浙江海寧,此前,杭州警方也曾發布提醒,並披露了多則被騙的案例:有受害者因想買原版書籍中了招損失1萬餘元;也有市民因買護膚品被拉進微信群,結果後續遭遇了一系列詐騙,一下沒了近3萬……

榴槤熱銷,請在規範渠道購買,謹防被騙

一周前,浙江杭州劉女士收到了鄰居發在團購群里的一張圖,上面寫著「大潤發|五一大促」、「泰國金枕鮮榴槤、產地直采、限量發售、29.9整顆5斤」,下方還有一個「小程序二維碼」,掃碼後可進入商城購買。商城的介面顯示【大潤發優鮮】,介面內容看著非常正規、專業、齊全。

群里搶購完一輪之後,突然發現「小程序」打不開了,還出現了「微信登錄失敗此公眾號被封禁,錯誤碼:10004」的字樣,劉女士感覺自己可能被騙了。

但又過了半小時,「小程序」又能繼續正常打開,商城也能夠正常購物,可劉女士等人消費過的記錄卻不見了。

劉女士和同事打開自己的付款記錄時發現了端倪,實際收款方並不是「大潤發」或者「大潤發優鮮」,而是叫「海口龍華區化焱百貨商行」的個體戶以及叫「**春」的個人收款。

記者致電了「大潤發」全國官方客服,客服表示:「整個榴槤29塊9的這個活動,大潤發是沒有的。大潤發也沒有在任何群里發送過購買榴槤的連結。建議用戶看到陌生的連結或者陌生的二維碼不要隨意點擊。」

記者:這個小程序是你們官方的小程序嗎?還是有人冒充大潤發製作了線上購物商城並且進行詐騙?情況你們了解嗎?

客服:我們會反饋給相關部門儘快核實一下。

而在社交平台輸入「榴槤詐騙」搜索發現,在4月底時,就有廣東的網友通過這張圖掃碼購買榴槤被騙,評論區中還有四川、重慶、雲南等地的網友回復自己被騙了。

如何避免被詐騙?

專門研究和辦理詐騙類案件多年的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張小峰律師提醒,詐騙犯罪的種類和手段層出不窮,為了預防陷入詐騙陷阱,首先,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輕信任何「低投入高回報」的話術,不要相信過於美好的「賺錢機會」。無論是電信詐騙中的返利活動,還是集資詐騙中的各種投資機會,在進行轉帳和投資前,要對該信息進一步核實,在網際網路上進行檢索,查看是否有相同騙術已經被曝光。如果遇到專業問題,最好提前諮詢專業人員,不要相信對方提供的轉撥號碼或進行回撥,否則將會進一步陷入對方團隊設計好的陷阱。

其次,保護個人信息是防範詐騙的重要一環。絕對不要輕易透露身份證號碼、銀行帳號、信用卡信息等個人信息,尤其是在未經核實對方身份的情況下。

再次,警惕各類電信詐騙手段,包括來自陌生號碼的電話、涉及點擊連結的簡訊等。同時,加強對社交媒體信息的警惕,防範通過這些渠道傳播虛假信息。

最後,保持良好的網絡安全習慣也是防範詐騙的重要方面。避免在公共網絡平台上訪問敏感信息,定期更新軟體,要使用強密碼,並避免在多個帳戶中使用相同的密碼。

若不幸陷入騙子陷阱

第一時間應該怎麼辦?

張小峰進一步提醒,若不幸陷入詐騙陷阱,請迅速撥打「110」報警電話,並儘快前往附近派出所報案。務必牢記,速度至關重要,要與犯罪分子爭分奪秒。在到達派出所後,請積極配合警方,提供相關詐騙信息,如銀行卡帳號、微信、支付寶、QQ號等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將成為追蹤犯罪分子的關鍵線索,助力警方更快地追回損失。

若是存在詐騙嫌疑,可隨時前往派出所諮詢,或撥打110進行核實。此外,「國家反詐中心」App使用便捷,具備舉報、預警、身份核實及風險自查等功能。

再次提醒:請格外謹慎,避免再次受騙。詐騙分子可能致電聲稱可協助追回款項,實則企圖騙取更多資金。公安機關不會在線辦案,也不會要求轉帳,請務必警覺,謹防上當受騙!

來源:杭州918、法治日報、平安鼎

編輯:田原丨審核:胡亞妮丨簽發: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