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虧錢的運河,建造挖了1800年,通行費少的可憐

2023-12-22   旅遊之後

原標題:世界上最虧錢的運河,建造挖了1800年,通行費少的可憐

科林斯運河,世界上最奇特的運河之一,位於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雖然歷經1800年才完工,但它從早期的航運貿易轉變為休閒性質的旅遊景點了。最早提出開鑿運河的人是公元前583年的科林斯皇帝,為爭奪雅典海運貿易,他親自研發了全球最早的大型貨物運輸系統,亮點是縮減海運成本。現在的科林斯運河,是一個令人駐足觀賞的旅遊勝地,更是歷史的見證者。

看運河,學歷史;聽科技,訪未來。今天我們聊聊希臘科林斯運河,這個建造期限長達1800年的運河在和平年代的運營狀況可不太好,讓各國公司都不願冒險。科林斯運河吃水深度只有7.3米,還只能縮短短短的300多公里航程,哪來那麼多貨輪願意冒險呢?如今,經過大規模改造的科林斯運河已經不是為了通航和運輸,而是吸引休閒遊艇和小型船隻,每年只通行1100艘左右,大都是私家遊艇和小型郵輪等等。

一次好奇心的嘗試,我把歐元換成了人民幣,得出驚人結論:在科林斯運河,僅需花一毛多就可通行一米,因此這也算是世界上最虧的運河。

在古代,國內外都修建了很多運河。不得不說,修建運河真的可以說是損耗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以人們常常會問為什麼要浪費這麼多代價去修建運河呢?

首先,修建運河可以加速商品流通。在古代,人們沒有現在這麼方便的交通工具,所以商品的流通也變得異常緩慢。而運河的出現打破了這種局面,它們成為了貿易的主要通道,為商品的流通提供了速度和準確性的保障。比如江南地區就修建了大運河,連接了南北貿易,有效地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和經濟的發展。

其次,運河還可以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在古代中國,很多地區都面臨著洪澇之災,而運河的修建可以對洪災的發生進行有效的控制。另外,運河的水源還可以用於灌溉農田,保證農業的發展和收成的豐收。

最後,修建運河還可以增加通信和政治統治的力度。在古代,信息的傳遞需要藉助一些特殊的途徑,例如馬幣、飛逝等,而運河不僅可以作為商品交通的主通道,同時還可以成為通信的渠道,保障王權的傳承。在秦漢時期,修建的靈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總的來說,儘管修建運河是一個代價巨大的工程,但它們在古代社會的經濟、農業、政治和文化等各個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動了中國的不斷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