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綠色保險」,守護綠水藍天——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成效初顯

2023-12-12     紅網

原標題:用好「綠色保險」,守護綠水藍天——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成效初顯

湖南省首例環強險預賠款賠付。資料圖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李璐 通訊員 劉少燈 李敏 長沙報道

汽車上路,必須買交強險,在環境高風險領域,也在推行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下簡稱「環強險」)。

自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以來,湖南省共啟動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3300餘件,賠償總金額超過3.8億元。從「環責險」過渡到「環強險」,引入責任保險制度解決環境損害賠償糾紛,既能合理分擔風險,緩解賠付壓力,又能有效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

湖南省生態環境廳主動作為,充分運用法治理念、市場手段、社會力量、金融屬性的「環強險」試點,應對生態環境污染風險,重塑生態環境治理的多方參與、多維合力的治理新舉措。

「敢」字當頭,爭辟試驗田

早在2007年,原國家環保總局、保監會就聯合印發《關於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啟動了「環責險」政策試點。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以及2018年5月7日,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的《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草案)》明確,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環強險」試點工作啟動。

「環強險」是以從事環境高風險生產經營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或其他生產經營者污染環境導致損害應當承擔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強制性保險。

經過充分調研與科學決策,湖南「敢」字當頭,敢為人先,以提高生態環境風險管控水平,降低企業環境風險,減少生態環境損害事件為目的,按照「政府推動、市場運行、源頭防控、防賠結合」的工作思路,順勢應時推出符合湖南實際的試點方案。

2021年12月10日,湖南省生態環境廳、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湖南省銀監局聯合出台《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方案全面、系統地規範健全了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豐富了生態環境保護市場手段,對打好打勝污染防治攻堅戰,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短板具有積極意義,是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

先試點,後推廣,分布實施,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落地生效。

為運用市場化手段降低企業環境風險,助推企業綠色轉型,落實《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文件要求,2022年5月17日,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會議在長沙召開,湖南正式啟動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全省7類高風險行業企業被納入試點範圍。

「闖」字為先,試水「442」

企業獲得感偏低,市場規模偏小,風險管理有待優化……針對環責險存在的痛點和問題,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前提下,敢闖敢試,先行先試,根據湖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9月30日出台的《湖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在全省範圍內明確要求各市州縣完善生態環境治理法規體系,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管理制度,推動生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並探索試行了以「4+4+2」為基本遵循的「環強險」服務模式。

「442」模式的基本含義是:通過依法公開招投標方式,制定並完成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操作的「4+4+2」的招標準入服務模式,按照評分高低擇優選出4家主承包保險機構,每個主承保機構在入圍的其他非主承保保險機構中選出1個組成共保體,即8家承保保險機構組成「共保體」,加上2家保險責任評估機構,在全省實行統一的保險條款、統一基礎保險費率、統一理賠標準,實行應保盡保,確保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發生後充分發揮保險的損失補償作用。試點期限為三年,期滿後,根據法律法規和國家相關規定以及試點情況,調整保險服務模式,全面推行。

從「環責險」到「環強險」的過渡,有效彌補了環境風險管控短板,發揮環境政策協同效應。 由試點推進到推廣實施,湖南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大舉進入「強制時代」。

「干」字為要,率先念真經

要改革,就要動真格。省生態環境廳要求各市州按照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部署要求,精心組織,率先垂範,真抓實幹,確保實效。

2023年2月,衡陽縣率先啟動全省「環強險」與企業「環信披露」工作,並把這兩項工作納入衡陽縣分局「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服務年」具體舉措,向全縣18家重點排污企業和9家環境污染強制責任險參保單位發放有關宣傳資料和文件,詳細進行政策解讀。2023年3月,永州市與藍山縣政府共同召開環境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暨首批11家參保企業集中簽約會。據統計,目前永州市共有62家企業納入投保名單,其中48家企業已經完成了風險評估。

2023年4月21日,為加強落實《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結合「三送三解三優」活動,在岳陽市召開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片區推進會,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

常德市、益陽市、岳陽市的「環強險」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三年的實踐證明,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從制度改革中尋找突破,在試點實踐中創新模式,發揮各承保機構所長,通過幾年的摸索,已經形成了「環強險」服務的「湖南模式」:保險服務共保體通過精準溝通把握企業需求,優化產品服務,最大限度維護投保企業的權益,減輕投保企業負擔;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緊跟形勢發展,大膽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將監管和服務一同前移,組建專業技術團隊、委託有能力的第三方機構「事前」預防、「事中」管控、「事後」處置。截至目前,湖南省環強險試點期間投保企業722家,保額157374萬元。

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工作以來,全省共啟動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2500餘件,涉案金額3億多元。如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德中心支公司新近向湖南省某鹽化有限責任公司支付了預賠款30萬元,並舉辦了交付儀式,形成了一批可供借鑑的經驗和做法。

下一步,湖南將制定出台《湖南省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管理辦法》,推動「環強險」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制度化,再從試點階段進入全面實施階段。在接下來的攻堅階段,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法規處將繼續深入基層、多方聯動,爭取新的成效。

來源:紅網

作者:李璐 劉少燈 李敏

編輯:張雲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91332e30c1c63a7933933bd5478b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