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婆媳矛盾之一就是婆婆過度干預兒子與兒媳的生活,而一位已經獲得新生的婆婆的做法想必兒媳樂見其成,也值得其他婆婆深思和借鑑。
「60歲,我決定退齣兒子的生活」,這位婆婆的做法,值得借鑑
60歲的劉大媽現在經常和老伴全國到處旅遊,相熟的導遊不禁讚揚她:「您是我見過最洒脫和最自由的父母輩!」劉大媽輕輕一笑:「60歲,我決定退齣兒子的生活。」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劉大媽就一個獨生子,近30歲的時候結婚了。她和老伴幫助兒子買了一套婚房和一輛車子,當時小兩口正在忙事業,也沒有生孩子的計劃。劉大媽自認是開明的婆婆,不僅沒有催兒子兒媳生孩子,也沒有提出要和他們同住。
只是,她擔心兒子和兒媳沒辦法照顧自己,因此經常頻繁上門幫忙做早餐、打掃屋子、洗衣服等。兒媳每每看到婆婆做這些事,都會勸她休息休息,他們自己會做的,然而劉大媽神經大條,一直以為媳婦是心疼自己,因此做得更賣力。
一次好巧不巧的偷聽,卻讓她明白的兒子和兒媳的真正意思。那天,她在兒子家幫忙,忙完了準備離開,剛出小區門,發現有東西落下,連忙趕回去,走到門口,不巧就聽到兒子和兒媳在吵架。
兒媳說:「你媽當你是巨嬰了,都結婚了還不知道放手,每天天沒亮堂就上門,睡個懶覺都不行。」兒子無奈回答:「我能怎麼辦,她是我媽!」劉大媽回家路上淌了不少淚,原來一直以來的辛苦付出卻成為兒子和兒媳的負擔。
「一次偷聽,我決定退齣兒子的生活了。」一開始也不習慣,也就有了現在和老伴兒自由自在的旅行生活,值得大家借鑑。
婆婆參與到兒子兒媳的生活應該注意什麼?
01注意分寸
應該注意分寸,就算再關心兒子,也要顧慮到兒媳的感受,不隨意干涉他們的事情,不隨意侵入他們的私人空間,更多的讓兒媳和兒子把握自己生活的主動權。
02注意時機
應該注意時機,就算再想幫忙,也要看看他們是否需要,什麼時候需要,一般兒子兒媳有什麼事情,他們認為需要幫助的時候自然會向婆婆求助。這時候介入,才不是幫倒忙和討人嫌。
03注意自我
應該注意自我,不要為了兒子兒媳失去了自己的生活,變得委曲求全,這樣兒子兒媳也不會珍惜,想要參與到他們的生活前,要多為自己考慮。
其實,父母最好的愛就是學會適當放手,伴孩子長大,也要讓他獨自飛翔。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你之後會成為什麼樣的婆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