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為了輔佐劉備開創豐功偉績,不僅多次獻出良策,還搞了不少小發明,據說饅頭就是他發明的。諸葛亮平定南蠻,擒到孟獲班師回朝時,突遇狂風暴雨,使得軍隊無法度過瀘水。
軍隊里有人提議殺掉49個南蠻人,把他們的人頭拿去奠河神,諸葛亮宅心仁厚,大戰已經死掉很多人了,他不想再讓更多的人死去,於是就開始想其他辦法。突然之間,諸葛亮想到一計,馬上命人和面。眾人不解,但丞相都發話了,不敢不從只好照做。等面和好後,諸葛亮把麵糰做人南蠻人人頭的樣子,丟入河中奠河神,饅頭就這麼來了。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諸葛亮搞了那麼多的小發明,要說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前面那句話里的木牛流馬。諸葛亮經過前四次北伐認識到,糧草是北伐成功很重要的一個東西,為了能在崎嶇的山路里運輸糧草,他在1700多年前在陝西漢中勉縣黃沙鎮發明了木牛流馬。
木木牛流馬為什麼做成牛頭和馬頭,不做成大象頭或者駱駝頭,這些動物的運輸能力不是更強一些嗎?那是因為古代人運輸貨物一般都是用牛和馬,如果是大象駱駝之類不常見的動物,很容易引起敵軍的注意。
木牛流馬有四隻腳,中間還有一個可以改變方向的小輪子,肚子是空的可以用來裝東西,在平地上可以跑,在陡峭的山路四隻腳能根據山路的變化自由伸縮,幫助車身保持平衡,並且中間的輪子在上坡的時候能節省人力。
諸葛亮8年北伐用過幾次木牛流馬運輸糧草。第一次是231年第四次北伐,諸葛亮用木牛運糧草。木牛舌頭裡有機關,一旦被關掉,木牛就不會走了,不知道機關的人無法啟動。第二次是234年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在木牛的基礎上,發明了更高級的流馬,兩者結合「運一歲之糧,日行數十里」。
有人懷疑木牛流馬其實是歷史虛構的,因為漢朝後的1000多年裡都沒有提到木牛流馬,現代人也沒找到木牛流馬得到文物,不過有人根據《三國》里的描寫,復原了木牛流馬。2010年,四川廣元一個木匠製作了一個可以載420-450斤重物的木牛流馬,可以在平地上走也可以在鄉下小路上走。
2011年12月4日,湖南一所中專學校的語文老師利用槓桿原理做了個木牛流馬,一個人用雙手搖雙轅就能讓車子行走,當你停止手上的動作,撐杆也會讓車子自動停下來。儘管四川和湖南都按小說復原木牛流馬,但世人都無法接受這些現代版的木牛流馬,畢竟小說里把木牛流馬寫得太好了,專家也表示有苦難言。
「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你們認為諸葛亮是靠1%的靈感發明出的木牛流馬,還是99%的汗水發明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