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影視劇《三十而已》爛尾了。原本令人津津樂道的劇情,越到了後面越走味。直到看了大結局,老王對它輸出的價值觀已經無法贊同了。
這部劇聚焦都市30+女性的職場、生活、婚姻,三個女人出身性格完全不同,這些女性角色如果紮根在現實的土壤上,展現出不同層次的掙扎與思考,真的可以做出很棒的作品。
可惜看到最後,觀眾竟然發現《三十而已》只是打著「現實主義」的旗號,在做三觀扭曲的內容,完全不符合邏輯,令人大失所望。
1、顧佳:越努力,越不幸。
劇集剛剛播出的時候,顧佳的人設就展現出了壓倒式的優勢。網友們覺得這樣的女人太颯了,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把家裡家外照顧得井井有條,智商情商都是一流的。
但眼尖的觀眾漸漸發現,看似完美的背後其實是扭曲,是功利。她費盡心思進入太太圈,為了將孩子送進一所「貴族幼兒園」,卻從未在意這樣的環境是否真的對孩子好;就像她變賣了包包,帶著孩子去上馬術課,孩子卻沮喪著小臉說,「媽媽我不喜歡騎馬」;她談來了煙花訂單,完全不介意對方連方案都沒有看;她為父親選擇養老院,嘴上說的都是「為你好」。
這樣的女性很優秀,她們真的是為了家人好,也真的付出了很多。可是似乎付出的越多,越讓人感到壓抑。
到了後來,她吃了虧,才終於發現了太太圈的虛偽。為了將瀕臨倒閉的茶廠做起來,她親自跑酒店、做調研、一路摸爬滾打。對於家裡的煙花廠,每逢出了事就要她去擺平。她很現實,且思路清晰,目標明確,懂得帶領別人。但這樣的人,死穴就是「為你好」。
藝術家丈夫感受到了壓抑,忍不住為他們的生活添上了一抹綠。接著出軌事發,顧佳傷心欲絕,轉頭竟然要親自幫丈夫擺平小三;煙花廠炸了,她的苦心勸誡都被當成了耳旁風,她竟然還要賣房賣車去堵窟窿。一個又美又颯的角色,硬生生變成了愚蠢的受氣包,忍不住很想問編劇一句:憑什麼?
如果是現實的人,老公出軌,估計原配一定會手撕小三,不會去坐下來聊,更不會幫助老公你趕走小三。雖然還是藝術,但也太不切合實際了吧!
千萬別說什麼「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都2020年了,「顧家」可以,但難道為家庭付出一切,才配稱得上「圓滿」嗎?現代女性不背這個鍋,也不做這樣的選擇。
2、王漫妮:不走尋常路,只想走捷徑。
一個外表美麗,但沒錢沒房的滬漂,在大城市裡過著「精緻窮」的日子。雖然不容易,但卻是自己內心所向。
不過,這一切在遇到了「多金男」之後,似乎變了味道。她表面說不靠男人,卻接受了對方饋贈的車、衣服,跟著對方出入各種高級場所。工作八年,她從來沒有好好打造個人品牌,積累職場資源,也沒有進行任何理財,反倒因為不注重身體而忽視了健康。
更可怕的是,當發現「多金男」劈腿之後,她一衝動,竟然辭退了8年的奢侈品店工作。失戀了就要裸辭,這恐怕是最愚蠢的事。但是這竟然就是一個號稱「獨立」的女性,所作出的選擇。
辭職後,王漫妮發現自己在人才市場上已經貶值。她沒有做出任何反思和努力,轉身回到了小城市。小城市的一切讓她感到格格不入。但是儘管如此,她還是一邊接受了老家「備胎」幫忙安排的工作,一邊對「備胎」不滿意。
這時候,編劇再次安排了一個「有錢大佬」出現,為她量身制定了一個小遊戲,叫做「直升店長」。她住著閨蜜租的房子,進入了大佬的遊戲。最後,她遊戲通關,還收穫了兩個情感抉擇——與前女友分手的「多金男」和提供捷徑的「有錢大佬」。
有點像孫悟空被師父往頭上敲3下就開悟一樣,這的影視劇豈不是扯淡嗎?根據老王十多年獵頭經驗和近5年職業諮詢的案例來看,想改變一個人非常難,因為你每一步都不能走錯,一旦走錯一步,你的職場就可能有3-5年的不順,或許就因此而消失在茫茫的職場中。
先不說這樣的金手指,在現實職場中會不會出現。即使出現了,這樣的選擇背後也必然標註著昂貴的價碼。看清楚一個人,從來不是看她說了什麼,而是看她做了什麼。王漫妮的「獨立」,只表現在嘴上。她的「依附」,卻表現在了選擇上。
反正老王覺得,這樣的職場女性,並不值得欽佩。
3、鍾曉芹:佛系等待,可以等到天上的餡餅。
鍾曉芹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在父母呵護下長大。工作對她來說,仿佛隨便做做就可以。升職加薪?有也行,沒有也行。反正有吃有住,大不了賺多少花多少。
在開始的劇情里,鍾曉芹身上的標籤十分鮮明,就是「職場老好人」。她熱心腸,對大家幾乎有求必應。導致她忙來忙去,卻一直體現不出什麼價值,更談不上職場稀缺性。
按照影視人物弧線的正常走向,其實大家一直期待著鍾曉芹的轉變,但是等來等去,她離了婚談了戀愛,分了手再復了婚。但在職場上,依舊一臉「傻白甜」。
這個時候,編劇的「上帝之手」再次出現了。
她在鍾曉芹一邊上班,一邊在兩個男人之間搖擺不定的時候,安排給她一個「Plan-B」,也就是寫小說。更神奇的是,她的「Plan-B」不需要付出更多時間,遭遇更多困惑與挫折,研究市場與規律,鬧著玩一樣就做成了。
當她憑藉日記一樣自說自話的小說,神奇般「一書封神」的時候。那些在網文圈、新媒體圈、傳統出版圈打拚多年,熬夜熬掉了頭髮的「撲街」作者們紛紛驚掉了下巴。寫作賺錢,竟然是這麼容易的一件事?
主角光環就是了不起,鍾曉芹稀里糊塗就拿到了高額版稅,過上了富婆生活。觀眾只能流著口水看看就好,如果有人認為「Plan-B」如此兒戲就能成功,那麼只能說智商需要搶救一下了。
雖然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但老王認為,虛構的藝術也不能脫離生活,再美好的生活,也不能離開真實的場景。像這種《三十而已》的片子,真是爛到了極點!這不僅是對年輕人的誤導,更是對社會價值觀的最大挑戰!
寫在最後
老王認為,職場女性需要3大獨立,分別是:人格獨立、收入獨立和事業獨立,但對職場人性來說,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唯有靠自己的奮鬥,更是自己的獨立;還需要會判斷渣渣,遠離渣渣,更要學會保護自己!
從職場女性的成長角度,《三十而已》的三個主角都是不值得稱讚與效仿的。她們所謂的成功,一個透支自我,一個靠男人,一個靠狗屎運,都不是建立在自我價值的建立上。這樣的妥協,終將與個人發展背道而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8A4-3MBURTf-Dn534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