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or鉗夾?膽道癌患者兩份樣本MSI結果不一致,應用K藥取得緩解

2023-09-21     繪真醫學

原標題:穿刺or鉗夾?膽道癌患者兩份樣本MSI結果不一致,應用K藥取得緩解

微衛星不穩定性(MSI)是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的關鍵指標,然而只有1-2%的膽道癌患者具有這一特徵。研究人員對1例肝門膽道癌患者的兩份腫瘤組織標本(膽管狹窄處的鉗夾活檢術樣本,和鄰近淋巴結的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術[EUS-FNAB]樣本)進行了MSI檢查,在兩份樣本中觀察到不一致的結果——因為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只在鉗夾活檢的樣本中被發現。雖然FNAB樣本比鉗夾活檢的樣本大10倍,但腫瘤細胞含量要低得多,這可能是一個導致MSI結果不一致的原因。此外,四種錯配修復(MMR)蛋白的免疫組化顯示為pMMR。該腫瘤對吉西他濱、順鉑和S-1耐藥,但對帕博利珠單抗應答良好。這表明需要謹慎選擇樣本和解讀檢測結果,以免錯過獲得有效分子靶向藥物的機會。

背 景

微衛星不穩定性(MSI)是篩查Lynch綜合徵和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效的關鍵指標。如今,MSI可作為晚期實體瘤患者對帕博利珠單抗的伴隨診斷(CDx),並被納入腫瘤精準醫療的多基因組檢測(MGPT)中。在日本,膽道癌(BTC)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2019年時達到2.2萬人以上。這些患者的總體5年總生存率為24.5%,不可切除患者的中位總生存期為14個月。雖然MSI-H在BTC中較為少見,僅出現在0.9-1.6%的患者中,但對應的分子靶向藥物帕博利珠單抗對晚期BTC有顯著療效(總緩解率為40.9%,總生存期為24.3個月)。本文報道了1例肝門BTC患者,其原發部位的鉗夾活檢樣本顯示MSI-H,而鄰近淋巴結的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EUS-FNAB)樣本顯示微衛星穩定(MSS)。患者接受了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反應良好。

病 例

患者男,43歲,既往有腮腺良性腫瘤手術成功治療史,但無惡性腫瘤史。患者外祖父在50多歲時罹患癌症(無原發部位的信息),表姐在40多歲時罹患結直腸癌。患者因右側季肋部疼痛,到當地醫院就診,診斷為肝門膽管狹窄和肝內膽管擴張。未見發熱或黃疸。因疑似肝部BTC而被轉至日本靜岡癌症中心。患者血液檢查顯示,血清肝膽酶水平升高(GOT:147 U/L[正常範圍:10-40 U/L],GPT:311 U/L [5-40 U/L],ALP:601 U/L [38-113 U/L],GTP:995 U/L[≤70 U/L]),血清腫瘤標誌物輕度上調(CEA:1.3 ng/mL[≤5.0 U/L],CA19-9:41 U/mL[≤37 U/L])(表1)。

表1 實驗室數據

增強CT顯示肝門膽管及臍部有直徑25mm的腫塊,肝門周圍淋巴結不規則腫大(圖1a,b)。鑒於淋巴結轉移已擴散至肝總動脈和腹腔動脈周圍,臨床醫生判斷不可手術。超聲內鏡引導下的細針穿刺活檢術樣本(EUS-FNAB,圖2a)顯示小的腺癌碎片散布在大量白細胞、紅細胞和纖維組織內(圖2b,c)。內鏡下逆行膽管造影證實肝門膽管狹窄(圖3a)。在膽管狹窄部位進行了四次鉗夾活檢(圖3b),結果顯示存在多簇腺癌組織(圖3c,d)。鉗夾活檢樣本的免疫組化(IHC)顯示,錯配修復(MMR)蛋白表達正常(MLH1,MSH2,MSH6和PMS2)。

圖1 患者CT檢查結果

圖2 超聲內鏡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EUS-FNAB)

圖3 膽管鉗夾活檢

患者接受吉西他濱、順鉑和S-1的全身化療,緩解持續4個月,但在第7個月時淋巴結腫大復發(圖1c,f)。經患者同意,進行了MSI的CDx和MGPT檢測。由於FNAB或鉗夾活檢樣本的組織量不足以進行兩項檢測,因此將FNAB樣本分配進行MSI檢測,將鉗夾活檢樣本分配進行MGPT檢測。MSI檢測顯示MSS(5個位點均未改變)(圖2e)。然而MGPT結果顯示了多個基因變異,包括MSI-H和高腫瘤突變負荷(TMB-H) (10.09Muts/Mb;TMB-H≥10Muts/Mb),提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有效。患者隨後開始接受帕博利珠單抗單藥治療(200mg / 3周),在開始治療2個月後緩解(圖1d,g),並在繼續接受2個月治療後出現進一步緩解(圖1e,h)。患者及其家人接受了Lynch綜合徵可能性的遺傳諮詢。向患者介紹了Lynch綜合徵的概念和MMR基因的胚系檢測的必要性,但患者拒絕接受檢測。

為了確定MSI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在顯微鏡下計算腫瘤細胞含量並測定樣本量。首先,獲取蘇木精-伊紅(HE)染色切片的鏡下圖,可視為用於DNA提取的切片。再應用圖像分析軟體測量組織總面積。在FNAB和鉗夾活檢樣本中,測量6個最明顯的放大區域(× 100)以確定腫瘤細胞含量,每個區域由>1000個核陽性細胞組成。通過軟體計算核陽性細胞數量,研究人員目測計算腫瘤細胞數量。FNAB總樣本面積為83.8 mm²,鉗夾活檢樣本面積為6.9 mm²。FNAB樣本的腫瘤細胞含量為0.8%,而鉗夾活檢樣本的腫瘤細胞含量為13.9%。

討 論

標準化療對晚期BTC的療效有限,基於CDx和MGPT的精準醫療開啟了新的治療格局。在BTC的精準醫療中,MSI-H是最有前景的分子標誌物,因為帕博利珠單抗顯示出顯著的緩解率(40.9%)和總生存期的延長(24.3個月)。儘管本文BTC患者對標準化療耐藥,但對帕博利珠單抗表現出良好的應答(圖1c-h)。個體化精準醫療需要高度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但本文病例的MSI檢測和MMR IHC存在不一致的問題。

一般來說,MSI檢測分為兩種方法:聚合酶鏈反應(PCR)擴增+毛細管電泳法和下一代測序(NGS)檢測法。這兩種方法都分析了高度敏感的微衛星位點,儘管分析的位點在NGS檢測中是保密的。即使在分析相同的腫瘤樣本時,MSI的敏感性也會根據MSI標誌物的選擇而略有不同;NGS可以檢測Promega標誌物、Idylla標誌物等原始標誌物。但由於PCR法(約10%)和NGS法(8.3-15.8%)的靈敏度相似,因此本病例中不一致的MSI結果應該樣本來源不同導致的。

使用不同腫瘤細胞含量占比的樣本(鉗夾活檢13.9%,FNAB 0.8%)可能會影響MSI結果,因為鉗夾活檢樣本(圖3c,d)為MSI-H, FNAB樣本(圖2b,c)為MSS。此外,FNAB組織樣本比鉗夾活檢樣本大10倍以上,但FNAB樣本主要由纖維組織、白細胞和紅細胞組成。EUS-FNAB已被用於診斷淋巴結轉移,甚至可以評估臨床分期和手術指征。由於淋巴結FNAB組織中腫瘤細胞含量低,雖然可用於進行病理診斷,但可能不是進行分子檢測的最佳樣本(腫瘤細胞含量占比遠低於10%)。對腫瘤組織進行顯微解剖可作為提高腫瘤DNA濃度的方法。同時,對位於肝門膽管遠端的BTC,鉗夾活檢被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臨床醫師需要小心罕見的不良事件,如出血和穿孔。

研究人員還測定了鉗夾活檢樣本中MMR蛋白的IHC,但評估結果與MSI結果相矛盾,因為MMR蛋白表達正常。BTC中MMR蛋白表達缺失(dMMR)的發生率很低(0.9-4.3%),與MSI-H相似。研究人員在一些BTC病例中分析了MSI和MMR IHC的一致性,結果顯示:胰膽癌的一致性水平(87.5%,28/32)顯著低於胃腸道腫瘤(99.3%,345 /438)(P = 0.001)。Ando等人分析了四例dMMR BTC患者的MSI,其中兩例患者為MSS(均為dPMS2腫瘤)。由於BTC活檢樣本中腫瘤數量較少,且存在非腫瘤細胞的「污染」的問題,因此如果用MMR IHC代表整個腫瘤,有時很難準確評估。此外,不同病理醫師對MMR IHC的評估可能不一致,特別是在異質表達的情況下。由於在晚期BTC病例中可採用的方案有限,並且大多數用於CDx或MGPT的樣本都是活檢組織,因此在評估MMR缺陷或MSI-H時需要謹慎。

總之,在BTC患者中,ICI的適用範圍是有限的,但在MSI-H患者中,ICI的顯著效果是可以預測的。對於未手術的BTC患者,MSI可能是腫瘤精準醫學或CDx的指征,臨床醫生應努力在採樣時獲得足夠數量和含量的腫瘤細胞,並且需要牢記MMR表達與MSI狀態之間可能存在不一致,特別是在使用小活檢樣本檢測時。

參考文獻:

Matsubayashi H, Todaka A, Ishiwatari H, Sato J, Niiya F, Kondo T, Ono H, Yamazaki K, Sasaki K, Kiyozumi Y. Discordant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findings in two samples from a patient with biliary cancer that responded to pembrolizumab. Clin J Gastroenterol. 2023 Jul 25. doi: 10.1007/s12328-023-01833-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490248.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86074e03a719e57f106254d1c2fec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