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靜安首創區塊鏈主題「場景集市」 搭建區塊鏈應用供需對接平台

2024-10-10     上海證券報

10月10日,「數通鏈谷」場景集市系列活動首站——區塊鏈+醫療場景集市在上海靜安舉行。該活動作為全國首個區塊鏈主題的場景集市,旨在搭建區塊鏈產業市場供需雙方對接交易的平台,架起區塊鏈供需兩側的合作橋樑,推動更多新應用場景落地開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10月10日,「數通鏈谷」場景集市系列活動首站——區塊鏈+醫療場景集市在上海靜安舉行。該活動作為全國首個區塊鏈主題的場景集市,旨在搭建區塊鏈產業市場供需雙方對接交易的平台,架起區塊鏈供需兩側的合作橋樑,推動更多新應用場景落地開花。

數位技術與現實場景「雙向奔赴」

據介紹,「數通鏈谷」場景集市活動由上海市數據局、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指導,靜安區數據局、靜安區衛生健康委主辦,上海浦江數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北高新(集團)有限公司承辦。

作為上海唯一入選「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綜合性試點」的地區,靜安持續推動區塊鏈企業在區內集聚,相繼出台了《建設國家區塊鏈應用示範區「數通鏈谷」行動方案》《關於支持區塊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產業扶持政策,以「數通鏈谷」為核心打造上海「通全球、鏈世界」的核心樞紐節點。為進一步豐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靜安區數據局攜手各方共同打造「數通鏈谷」場景集市系列活動,將在今年四季度推出多場主題集市,推動區塊鏈技術和更多行業領域的供需緊密結合,進一步提升靜安作為區塊鏈產業高地的創造力、影響力、品牌力。

上海市靜安區數據局局長謝志彬在致辭時表示,靜安已聚集了134家區塊鏈企業,為全國20多個領域提供150多種應用場景服務,產業逐步集聚,應用場景豐富,市場生態活躍。當前,靜安區聚焦「六個一」(打造一片創業熱土、建設一處場景集市、運營一個論鏈平台、出台一組產業政策、構築一方人才高地、完善一套服務體系),全力全速推進「數通鏈谷」建設。

據悉,「數通鏈谷」場景集市將為區塊鏈技術服務的供給者、創意者和需求者提供創設路演推介、交流交易的渠道。在這個集市平台上,技術供應方可以推介成熟場景、展示典型應用,業務需求方可以發布項目榜單、尋求解決方案,實現供需的精準匹配與高效對接。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產業的效率和透明度,還可以降低成本和風險,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會長王奕表示,區塊鏈技術為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可以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上海的核心競爭力。

區塊鏈賦能醫療醫藥產業「向數而行」

生物醫藥和醫療健康行業是區塊鏈技術重要應用場景之一,《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開展網際網路醫療區塊鏈和遠程醫療技術、人工智慧醫療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場景開發。」

上海信醫科技有限公司是坐落在數通鏈谷的醫療區塊鏈與大數據領軍企業,相關項目覆蓋大內科、兒科、中醫等幾十個科室的一百多個專病庫。信醫科技總經理馮東雷表示,醫療數據要素的應用場景廣泛,涵蓋醫療、醫保、醫藥、大健康多個領域,包括行業服務(如醫聯體分布式電子病歷共享服務)、監管服務(如處方流轉監管)、便民服務(如個人健康檔案共享)、產業服務(如生物醫藥研發、商保理賠)以及跨區域服務。

以中藥代煎為例,為破解醫院內外數據不通導致的數據採集難、監管難、追溯難等難題,信醫科技為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量身打造了基於區塊鏈的中藥飲片流轉質量監管系統項目,作為上海市衛健委全市數字化轉型項目,成為區塊鏈在全國衛生健康領域首個省級全覆蓋的工程項目。截至目前,該項目已覆蓋上海35家市級、355家區屬公立醫療機構,以及31家飲片代煎配送企業,累計服務240萬餘人次。

衛寧健康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專注於醫療衛生信息化的上市公司,在全國範圍內擁有6000餘家醫院用戶和超200家衛生管理機構用戶。衛寧健康戰略諮詢總監郭劍鋒認為,區塊鏈是IT的基礎設施,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性、可追溯性、安全性、智能合約等特點,與醫療行業具有眾多的契合點,能夠改變在醫療領域原來做不到、做不好的場景,驅動醫療領域應用革新。比如,在藥械臨床試驗應用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可信的數據共享平台,解決臨床試驗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和協作需求,並為政府提供監管抓手;在商業健康險應用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簡化保險理賠流程,減少欺詐行為,提高保險公司和患者的信任度。

聯影集團旗下的聯影智元是一家面向全球未來醫療場景,融合元宇宙新技術、新理念設立的醫療科技企業。聯影智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產品市場經理胡雨涵指出,目前醫療行業數據要素在「采、存、算、管、用、流通」等環節還面臨一些挑戰,以區塊鏈為代表的創新技術體系能夠激活數據要素,確保大量智能體參與下的醫療行為上鏈存證,不可篡改。

隨著精準醫療理念普及和技術進步,如今去醫院看病時,醫生往往會給患者開出各種各樣的影像檢查單,由此也帶來了影像報告存放不便易遺失、複診時報告價值較低、再檢查時就醫成本高等問題。胡雨涵介紹說,聯影基於區塊鏈技術開發了雲膠片應用場景,實現了「多方共贏」。對患者而言,實現了影像報告的長久無損保存,無需實體膠片,還可通過微信等社交軟體便捷共享;對醫院而言,患者全量影像數據鏈上可查可追溯,為醫生診斷治療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還能提供AI助手和可視計算等先進工具,輔助醫生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作為亞洲醫學中心城市,上海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尤其是三甲醫院積累了海量的醫療數據資源,可以成為大模型的核心「養料」,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的適宜場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信息中心副主任邵維君表示,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為醫院、醫聯體機構、跨行業機構與患者個人之間架起基於數據互信的信息互通橋樑,構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跨時空健康管理機制,助力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8556a0448ac03e2b5698ec1f74a7e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