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再升級,華為引領空間智能「里程碑」式跨越

2023-05-17     懂懂筆記

原標題:升級再升級,華為引領空間智能「里程碑」式跨越

「 隨著華為全屋智能的升級,科幻大片里的空間智能越來越近了。」

「空間交互躍變」,看到這幾個字,你會想到什麼?

明天,華為夏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上將發布華為全屋智能4.0。從預熱海報上,我們看到「空間交互躍變」幾個字,對這一代全屋智能的創新充滿了好奇與期待。

自從華為提出「全屋智能」概念之後,技術與產品都在快速升級,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據說,這一次的新品可以實現「空間穿越」,引爆空間交互革命,並且還將發布一款全新的「小精靈」,讓你的個性化智能需求「一鍵觸達」。通過這些新品,用戶能以更便捷、更簡單、更自然方式地實現自己想要的空間智能。

No.1

用戶期待質變,引爆空間交互革命

讓我們先期待一下這次華為能帶來什麼驚喜吧。

空間交互躍變,從這個宣傳語看,一定是可以穿越空間的,一定是有更好交互體驗的,一定是革命性的體驗升級。

驚喜,來自於期待。當下,用戶實現智能控制有很多痛點,這些痛點的背後就是用戶的期待。

比如,空間中不同設備是跨系統的,無法實現以人的意圖為中心的場景化;通過手機控制操作麻煩,解鎖手機、點開APP,再找到功能,需要很多步;中控屏放在客廳,人進入到臥室或是書房就無法再控制,不同空間之間無法穿越。

再比如每個人對智能的需求是非常個性化的,有的人觀影時希望在全暗的環境中,有的人則希望有一些暗光,有的人希望睡眠時空調是開著的,有的人則希望在入睡後空調可以自動關閉,而現在很多智能家居還不夠個性化,無法針對性地滿足不同用戶需求。

總結來看,用戶的期待是打破技術邊界、產品邊界、空間邊界,獲得更豐富的產品和功能,更個性化的智能場景,更自然、簡單的交互方式,實現真正的所想即所得。

具體而言,當用戶進入一個空間,首先需要找到一個最有標識性的交互設備,以方便用戶能輕鬆掌控整個全屋的狀態。不止如此,當用戶身處不同空間、不同情境時,交互設備能夠自動識別用戶的位置和用戶當前真實的需求,針對性控制當前的空間。比如當用戶將中控設備從客廳帶到書房,再說「請開空調」時,中控設備打開的是書房的空調,而不是客廳的。

每個人喜歡的個性場景不同。同樣是閱讀模式,路人甲可能喜歡一盞檯燈聚光,再配以輕音樂,端坐在書桌前沉浸式閱讀;而路人乙更喜歡全屋燈光明亮,降低空調的溫度,再打開香薰,靠在斜塌上慵懶地翻閱。那麼,用戶就非常希望根據自己的需求,非常輕鬆、簡單地設備自己喜歡的場景,帶有個人標籤的睡眠模式、閱讀模式、觀影模式、起居模式、聚會模式……

這就對中控設備提出更高的要求,要能穿越空間,要能通過拖拽就可以非常簡單地設定一個場景,要有非常順暢的人機互動,人與機器可以連續「聊天」。每一個智慧家庭,都需要擁有一個超級智慧的中控屏。明天,華為帶來的新品會滿足你更多的需求。

不僅要輕鬆設定好自己喜歡的模式,用戶還希望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開啟自己當前需要的模式。人與空間的交互方式應該是多元化的,讓人的意圖更加自由,讓人對空間場景的執行更加簡單,比如可以一鍵觸達,也可以一呼百應。據說,華為會針對這個痛點,發布一個神奇的「小精靈」。

華為全屋智能每一次升級,都將解鎖更多空間智能化的重磅場景,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生活方式和數字化生活體驗。這一次,從海報來看,重點是交互的升級,打破空間,獲得更多自由,或將帶來交互的質變。

如何更自由、更簡單地實現屬於你自己的智慧空間,敬請期待華為全屋智能4.0。

No.2

迎來拐點,空間智能化進程加速

華為全屋智能似乎開足了馬力,技術快速疊代,產品不斷升級,市場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華為全速前進的背景,是產業到了一個拐點。

去年年底開始ChatGPT大火,這其實是一個產業拐點的標誌。從Gant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可以看出,一個技術初期,會經歷技術誕生的促動期、過高期望的峰值、泡沫化的低谷期、穩步爬升的光明期、實質生產的高峰期。AI過去十來年就是穩步爬升,ChatGPT的落地被稱為「AI的iPhone時刻」,標誌著AI產業的拐點到來。前些天,陸奇有一個特別著名的演講在業界廣泛流傳,認為AI的拐點,將迎來範式的革命。

「智能家居」這個概念最早出自微軟提出的「維納斯計劃」,那時候大家對未來有一個模糊的遠景,一些企業積極投身其中,很快經歷了峰值和低谷期。過去十年,更多的企業投身其中不斷探索,各種相關技術也在逐步成熟中。有點像此前大家對AI的探索,百花齊放,從不同路徑去嘗試。

經過多年的探索,華為提出「空間智能」概念,重新定義智能家居,並推出了全屋智能解決方案。就如同ChatGPT是AI產業的拐點的標誌,華為全屋智能理念的提出就是智能家居產業的一個拐點,也將迎來空間的範式革命。

當然,拐點的出現有多重因素:一是國家政策的推動,近幾年,國務院、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相繼出台政策文件,推動智能家居快速發展的意圖十分非常明顯。二是多年摸索後,產業方向和技術路線逐漸清晰,華為空間智能概念的推出以及全屋智能系統的落地就是一個標誌。三是華為這樣的領導廠商出現,引領創新方向,也能聚攏更多夥伴一起前進。四是用戶認知提升,對智能家居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期待值也越來越高,特別是ChatGPT給AI又點了一把火,讓用戶對空間智能有了更多想像和期待。

在這個拐點,我們看到一些明顯的變化。比如從智能家居到空間智能範式的革命,以前更看重產品功能的智能,事實上人類最終極的生活場景從來都依託於空間,更追求場景智能的實現。再比如,交互方式的革命,以前更多是通過APP控制一個個單品,現在是中控屏逐漸取代APP,實現了從「單品控」到「場景控」的變遷。

回望全球市場的發展,AI推動千行百業進化,至今已有兩輪大的智能化浪潮。第一次是個人智能化,智能終端的普及;第二次是出行智能化,新能源、自動駕駛的推廣。隨著空間智能概念的成熟,「住得智能」還將帶來一個萬億級、重量級的賽道,將重新定義人們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包含個人住房的客廳、餐廳、衛浴、臥室、影音室等的智能化,還包括酒店、寫字樓、商場等公共空間的智能化,同時還將帶動家電、家具的升級。每一個人所處的空間都有機會被重新做一遍,一個萬億級新市場正在被打開。

No.3

打開未來智能空間該有的樣子

用戶對空間智能想像大都來自於科幻大片,比如《鋼鐵俠》中托尼·斯塔克的豪宅,智能家居系統負責管理和控制整個房屋。《星際穿越》中主人能夠通過手勢和語音命令來控制照明、溫度和娛樂設備等。甚至在《奇異博士》中,已經無需主人控制,而是智能家居系統能夠自動感知他的存在並為他提供服務,當史蒂芬靠近家門時,燈光會自動亮起,房間會調整溫度和音樂。儘管這些場景仍然屬於科幻領域,但它們給人們展示了可能實現的未來智能家居體驗。

正是因為有這些暢想,雖然當下智能家居已經解決了單品智能到智能聯動的問題,但是與人們想像中的智能空間仍有著巨大的差距。比如,人機之間的交互還不夠自然,控制的方式還不足夠簡單,想搭建一個自己喜歡的場景很難,需要很高的門檻。

拐點之後,產業進入一個高速發展階段,華為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也在快速疊代、升級。2021年4月推出全屋智能1.0解決方案,到2022年11月已經更新到華為全屋智能3.0,首次實現了「五個高」的突破和優勢,分別是高可靠、高感官、高智能、高心意和高掌控,為用戶帶來了極致的使用體驗。

明天,華為全屋智能4.0來了,又將有新的驚喜到來。

隨著華為全屋智能的快速升級,理想中的空間智能越來越近了。今天的智能家居,能實現到什麼程度了呢?

今年2月,華為方舟壹號對外開放,這是全國首個大型空間智能開放實驗基地。這裡集合了諸多生態夥伴的產品,通過最先進的技術打造了一系列理想的智能空間,為整個產業打開了黑科技的想像之門。

在這裡,華為全屋智能通過一屏控全屋、可見即可說的交互變革,有可能徹底改變家居空間的交互模式,讓房子「聽懂」主人的需求,一聲「小藝管家」,家電家居隨心使喚。在臥室,可以精準調節照明亮度與色溫,可以設定閱讀模式、睡眠模式等;在廚房可以通過中控屏一鍵啟動明亮備餐與舒適烹飪模式,打造一個乾淨、輕鬆的烹飪備餐過程;在客廳,實現1%精細度開合窗簾,輕鬆播放適合當下心情的音樂……每一個空間都有更智能的解決方案,這種智能讓用戶的生活方式徹底改變。

華為方舟壹號空間智能開放實驗室是產業過去這麼多年探索的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也指引著產業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方向,華為與諸多生態合作夥伴在這裡持續研發,不斷為全屋智能加入新產品、新場景,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華為全屋智能的快速疊代告訴我們,智能空間是可持續生長、不斷演進的,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明天即將發布的華為全屋智能4.0就是持續生長的成果之一。

打開思維,華為全屋智能與艾特獎聯合主辦了艾特獎-華為全屋智能設計大賽,在技術成熟的條件下,融入更多設計師的靈感與打磨,解決方案將更加千人千面,具備可持續生長的生命力。相信很快,又將有更多的新玩法降臨用戶的家庭。

好了,科幻片里的場景不遠了。今天,我們還是先期待一下明天吧——

空間交互的躍變,就在明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825e00bc3e897d3e0033ba1a6c462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