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2023-04-22     樊村聊教育

原標題: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不停地說他、說他、說他

#你有哪些童年的陰影揮之不去#

廢掉一個孩子,就是不停的說他、說他、說他......

之前看到一段短視頻,晚上整棟樓充斥著媽媽吼孩子的聲音:

「你什麼情況,說我跟你說多少遍了,不長記性嗎?腦子呢?」

"吃不吃飯,不吃飯別吃了?」

「作業寫了嗎?就知道玩,寫不好不要睡覺」

「你什麼時候能讓我省點心」

一個晚上,都是媽媽對孩子的吼叫,指責,督促,指揮,聽著讓人揪心。

很多人說,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感同身受,教育孩子從來都沒有容易一說。

但是,每天生活在媽媽嘮叨聲中的孩子,他內心的無助,壓力,父母能懂嗎?

每天嘮叨的家長,養不出「聽話」的孩子可能很多父母有反對意見,「孩子不聽話,我們才會嘮叨」,而且很義正言辭,這也就看出了,愛嘮叨的家長身後總有一群「不聽話」的孩子。

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為什麼一遍又一遍的強調,孩子就是不長記性?

很多時候,父母只想著孩子應該聽得懂,會明白,有記性,但是卻忘了換位思考:

當孩子面對家長的嘮叨時,他的反應是什麼?他在想什麼?

今天一個媽媽說:孩子上台表演不認真,自己在家裡強調很多次,但是孩子就是不長記性。她不停的強調,昨天說得好好的,你答應我的,今天有這樣的表現,你怎麼可以這樣......說了半天,自己氣得半死,孩子一臉懵,有些害怕,有些無奈,有些煩躁,道理一句沒聽進去。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超限效應」,解釋是當一個人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後,會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最終效果只會事與願違。

所以父母越嘮叨,效果越差。父母嘮叨的本意是想要孩子變好,但是這種語言卻像是一把小刀,一次一次地劃在孩子身上,長在孩子心裡。

每一次看似沒有創傷,但是隨著歲月的積累,卻深深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控制孩子的發展,磨滅孩子的激情。

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極其深遠,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一句話可以毀掉一個孩子,所以改變孩子從對話開始。

想要留住孩子的耳朵,父母要認真思考一下:怎麼講,才有效?講什麼,孩子才愛聽?

語言的傷害,有多可怕?還記得那個成都跳樓少年嗎?他留下遺書稱:語言暴力真的很傷人。

他的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稚嫩的生命,也讓我們看到了語言暴力的傷害。

很多父母說,我們教育孩子已經進步很大了,以前的棍棒教育越來越少,但是殊不知,語言的暴力更為傷害!

如今,用棍棒教育孩子的越來越少,可實施語言暴力的父母卻數不勝數。謾罵、諷刺、嘲笑,真的很會傷害孩子。

語言的殺傷力有多可怕?

有一種暴力,不會在你身上留下傷痕,卻能在心上投下永不散去的陰影,甚至毀掉一個人的一生。那便是語言暴力。

一項研究表明,中國青少年犯罪與童年時期遭受的語言暴力之間有很大聯繫。但在這樣一個孝道為先,人權意識模糊的國家,施暴者不自覺,受害者不自救,累積的惡果就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誤入歧途。

言傳身教,才是父母最重要的教育。孩子是父母複印件,要想得到什麼樣的孩子,首先也思考我們要成為怎樣的父母。

一個媽媽總是抱怨孩子不願意讀書,每次都是要逼著孩子才能看一會,她問有沒有好辦法?

我回答是:你喜歡看書嗎?

想像一下,每一次孩子回到家看到的都是在讀書的父母,他會怎麼做?

這個媽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我們也不愛看書。

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我們要創造什麼樣的環境,父母要做的就是影響。

用行動教育孩子,不教而教,才是最高級的教育。

沒有完美的孩子,沒有誰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如果父母能讓孩子通過自己去認知世界,你便是給了孩子更多成長的可能。

讓我們減少說教,開始行動,影響孩子。

讓我們成為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7e9606bd6a6837f442c72021980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