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在過去的2023年中,人們選擇騎行、步行等綠色方式出行的情況越來越多,城市的慢行系統品質不斷在提升。
在過去的2023年,北京慢行系統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果?
目前還存在哪些治理難點和挑戰?
本期北京交通廣播《交通大家談》節目,邀請到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 荊祿波、北京市昌平區城市管理委員會 自行車專用路管理中心副科長 劉爽、北京市通州區城市管理委員會 市政管理科科員 張紫薇,解讀市民關心問題。
北京去年共享單車騎行量
突破10億人次
近年來,北京以「慢行優先,公交優先,綠色優先」交通發展理念為指引,使市民騎行意願持續高漲。2023年全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騎行量10.88億人次,日均騎行量298.99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加12.79%。單日最高騎行量為2023年9月22日,騎行量為483.18萬人次。
市民不斷增長的慢行出行意願,離不開慢行系統品質的提升。
一年來,全市獨立自行車道寬度達標率比2022年提升2.4個百分點,人行步道寬度達標率比2022年提升0.5個百分點,新增慢行優先標識設置里程156.7公里,城市道路慢行林蔭覆蓋率86.4%。
西四環輔路非機動車道增寬(資料圖)
市交通委還通過增設安全島、設置自行車一次左轉、優化交通流線組織等措施,完成中關村北大街與荷清路交叉路口、東二環朝陽門橋區等優化治理工作,保障了自行車和行人過街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針針對城六區、通州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斷面騎行量最高的5條道路,加強了非機動車道路面日常維護、秩序管理等工作,提升服務水平。
「一次左轉」交通組織(資料圖)
2024年北京慢行系統治理重點
將向「秩序管理」轉變
2024年,北京將以服務通勤出行為主線,繼續推動慢行系統品質提升工作。市民對慢行系統的需求由「連通」向「暢通」轉變,治理重點也將由「設施治理」向「秩序管理」轉變,保障安全出行。
北京市交通委城市道路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 荊祿波做客《一路暢通》節目時表示,今年要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增強慢行系統的通勤功能為主線,兼顧休閒健身等服務功能,統籌融合城市道路與巡河路綠道資源,保障多樣化步行和騎行需求。
這些行為
最影響市民的騎行感受
從2020年起,市交通委以市民出行感受出發,從設施、管理和環境等維度,完成了四年的網絡調查問卷工作。其中影響騎行體驗的因素中,秩序管理類占比最高,占比66.2%-69.9%,主要包括電動自行車騎行不規範、機動車違停等。其次是設施類,占比25.9%-20.6%,主要非機動車停放不便、非機動車道寬度不夠等,環境類最低,占比7.9%-9.5%。
機動車違停案例(資料圖)
下一步,市交通委將結合市民訴求、年度慢行系統服務評價結果和「十四五」慢行系統品質提升規劃,研究制定相關工作方案,繼續推動慢行系統品質提升工作。
您會選擇騎行作為日常出行方式嗎?
轉發!呼籲更多朋友加入
內容來源:北京交通廣播《一路暢通》
編輯:北城
值班主編:車水
監製:趙鵬
北京廣播電視台交通廣播中心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新聞敲詐、虛假新聞等新聞違法行為,尊重新聞版權,並歡迎社會各界進行監督。如對我們的新聞報道存疑,請將問題反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嚴肅核實,給予回復。
近期熱點
- 行政拘留十日,只因男子一個操作!
- 方便多了!北京這座醫院新增500個車位,兩件事需注意
- 掉頭輔路修好不通車,出門只能逆行?北京這條路啥時候能修好?
點個
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