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為什麼突然賣得這麼爆?

2022-08-14     愛車大家說

昨天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比亞迪為什麼突然賣得這麼火爆?

到官網一看,7月份賣了16萬輛車,對於一個國產品牌來說,在汽車銷售的淡季能有這樣的銷量確實挺厲害,而且比亞迪還入圍了財富世界500強,這下廠家領導估計夢裡都會笑醒。

那為什麼比亞迪會賣得這麼好呢?我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新能源車熱度提升

由於電動機扭矩大、動力平順、轉速範圍寬廣,從起步的瞬間開始動力就源源不斷地作用在你的後背,沒有一絲中斷。那種一氣呵成、暢快淋漓的感覺對於初次駕駛的人來說絕對算得上前所未有的體驗了,很容易上癮。

另外新能源車動能回收在下坡時幾乎不用踩剎車還能充電、低重心帶來更穩定的行駛質感、靜謐的車內環境,都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只要是試駕過新能源車的人基本上都有一些心動。但是有很多人仍然處於猶豫徘徊的狀態。

而今年油價上漲厲害,這絕對是給這些人遞了一個枕頭,很多人就直接下定決心轉而購買新能源車了。而買新能源車基本上都繞不過比亞迪,畢竟作為新能源車的領導品牌,無論是品質、技術還是安全和性價比都是有誘惑力的。

2、人們觀念的改變

以前人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總是不太信賴國產品牌。再加上網上過分鼓吹合資品牌的三大件神話,導致很多人更傾向合資品牌。而如今的年輕人受這些觀念的影響要小得多,在買車的時候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產品,而不會為品牌溢價買單。

3、外觀好看

一輛車,如果不是品牌力非常強大,那麼顏值必然是銷量的重要保證。人都是有偏見的,這一點在汽車上尤為明顯。有些車企出一款車,外觀好看那是品牌魅力,外觀不好看那叫你欣賞不來,總之美醜都有道理,沒有不好的。而國產車就不同了,不管你再好看,被挑刺的機率遠大於被認真欣賞的機率。

這是2014年的比亞迪SUV,在當年算是不錯的設計了,但這種類似中庸的審美並不能俘獲更多人,也更容易被挑刺。

這是如今的比亞迪SUV,犀利、霸氣又不失優雅。這外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絕對是有很強吸引力的,能吸引到人,才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達成銷售。

4、DM-i超級混動

都說比亞迪DM-i厲害,但很多人不知道厲害在哪裡。

首先DM-i是真正意義上的混動,擁有專門研發的混動系統專用發動機。普通燃油車的發動機也能做混動,但效率很低,沒有意義。因為燃油車的發動機要照顧各種工況,整體效率並不高。 而混動專用發動機是專門針對混動系統的工況而設計的,發動機永遠能工作在最佳熱效率區間。

其次DM-i是插電式混動,這個理念其實很有特色和創意。傳統混動系統電機主要是輔助,電池容量小,電機功率小,發動機需要頻繁給電池充電,行駛中動力需求稍微多一些發動機就要頻繁啟動提供動力,這就導致舒適性會受到影響。而DM-i系統使用的電機功率更大,電池容量更大,在行駛中主要依靠電動,發動機不需要頻繁啟停,平順性非常好。而且電池容量大,發動機啟動一次充電時間更長,把功耗都集中在一起去消化,效率會更高。

5、電池技術

作為造電池出身的廠家,比亞迪在動力電池方面很有造詣。其獨創的刀片電池可以說是對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一次偉大改革。首先刀片電池壽命更長,更抗造。都知道電動汽車動力好,那是因為電動機在很寬的轉速範圍內都能輸出很大的扭矩。但是在全力加速時電動機的電流非常大,這對電池是很大的考驗,需要電池持續大電流放電,長此以往會加速電池的衰減。對於喜歡激烈駕駛的車主來說刀片電池是更合適的選擇。而且就算是平穩駕駛,選擇壽命更長的電池顯然也是更划算和穩妥的。

很多人不了解刀片電池和普通鋰電池有什麼區別,其實簡單來說刀片電池本質上還是磷酸鐵鋰電池,只是電池單體被創造性地做成了長條的刀片形狀,從表面上來看只是改變了電芯的造型,但實際意義非常大。因為傳統電池電芯比較小,需要將多個電芯做成單個模組,再把模組拼裝成整個電池包,結果導致電池包內部空間利用率低,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重量。而刀片電池的形狀使其可以豎立疊放,增加整體強度,可以直接組成電池包,提高了空間利用率和能量密度。而做成長條狀後電池隔膜以長條狀布局,與繞卷的形式相比減少了堆疊數量,在遇到外力刺穿時安全性會更高,這就是什麼刀片電池唯一通過了在鋰電池行業內公認的對電芯安全性最為嚴苛的檢測手段——「針刺穿透測試」。

6、性價比高

合資車由於品牌溢價能力高,每款車型都頂著品牌的光環,相比於國產車來說售價絕對是虛高的。而國產車只能以更低的價格、更高的配置來吸引消費者。其實這對消費者來說也是一種福利。

對於比亞迪來說巨大的銷量使得廠家可以攤薄成本,而且發動機、電池、電機、電控以及車規級晶片都是自產,手裡掌握著新能源車全產業鏈的核心技術。特別是動力電池,這在汽車成本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這樣一來整體成本就更有優勢了。

7、安全性

我認為比亞迪一直都在拚命尋找消費者對於汽車的痛點並重點加強,以此來「討好」消費者。早些年網上關於汽車安全的討論非常激烈,人們熱衷於討論各種車輛的事故照片,並且從車輛損傷程度來看「誰更硬」。然後比亞迪就突然脫穎而出,憑藉著「小事故都不用補漆」被網友調侃為「公路坦克」。我認為這就是廠家解決消費者痛點的一種手段,你希望安全就給你安全,只為了在人群中能讓你多看我一眼。

如今比亞迪有兩車多角度對碰牽引系統等先進的測試設備和體系,可以輔助對新能源車的安全性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設計。在結構耐久試驗中使用更高的標準和更先的設備,測試里程相當於實際行駛100萬公里,超過絕大多數品牌3倍。還有比亞迪的CTB(Cell To Body)技術,將電池與車身整合為一體,增強新能源車的安全性。在安全上有實打實的投入以及系統的測試和標準,研究怎樣才能安全,然後才能做得安全。

總的來說比亞迪能有今天的銷量,一方面與汽車市場的發展有關係,新能源車的市場越來越大,人們買車時也越來越不迷信品牌。另一方面與比亞迪自身的實力和努力也是分不開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78a1436c0835638da9a65f183a3ee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