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有道理嗎

2022-04-06     勒夫水溶肥

原標題:農村俗語:「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有道理嗎

農村的很多俗語老話都是帶有很強的地域性質,尤其是一些關於節氣和氣象的諺語,更是由於南北差異會出現不同的理解,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時節也是農忙的春播季節,在棒奔霸這裡的還不難的,清明前後都是種植各種各樣蔬菜的大好時節,清明這天的天氣對於以後的天氣走勢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俗語稱作為清明不晴,穀雨不雨,也就是說在清明節這一天很少有晴空萬里的天氣,大都是清明時節雨紛紛,或者是陰雲密布的天氣。

清明這一天如果是天氣晴朗,是很好的年景,也就有了一個老話叫做清明曬乾柳,窩頭撐死狗,說的是清明這一天隨手摺下一段柳樹枝,在天氣晴朗的作用下,不一會這濕漉漉的柳樹枝就會被曬乾,清明這樣的天氣,是一個豐收的好兆頭,這一年糧食大豐收,就連我們喂養的土狗,也會有美味的窩頭吃,這句老話和清明天氣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一個意思,都是指清明節這一天如果是晴空萬里,艷陽高照的情況下,那麼今年的年景是十分看好的,清明節以後的天氣也會風調雨順,很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也是一個豐收之年的好兆頭。

其實這些俗語都是局域性很大的氣象諺語,對於局部地區有很好的參考作用,像清明晴朗的天氣,是適宜於南非地區的,而在我們北方地區,清明時節能夠下雨,才是真正的貴如油的甘霖,像我們這的關於清明節的氣象諺語,稱之為清明前後下場雨,好像狀元中了舉,是相當難得的,作為北方地區的春旱是典型的地域性氣候,春季也是一年之中最為乾燥的季節,相當的缺乏降水,而且還是由於天乾物燥,很多地區都是全年禁燒,做好春季防火的準備,清明時節在北方地區,沒有比降雨在好的事情了。

關於清明節的農諺還有哪些?

1、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由於清明之後的氣溫回升,清明之後就是種瓜種豆的好時機。

2、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這句話是說在一些種春小麥的地方,清明前後開犁耕地,播種春小麥。穀雨中大田。種的是玉米,高粱,大豆等。

3、清明蒜不在家,數伏蒜不在地

這句話是說清明到了,我們該把蒜請出家門到農田裡去栽種了,到了夏天數伏的時候,蒜已經完成了它的生長期成熟了,就到了蒜農的收穫期。在這個時候必須要抓緊時間收穫,因為伏天酷熱,雨水也多,容易造成蒜的生病腐爛,這樣就白白辛苦了。

4、清明雨星星,一畝高粱打一升

雖然說「清明時節如紛紛」,但是如果清明節這一天都雨水的話,對農作物的生產是很不好的,一畝地的高粱才能收穫一升。淅淅瀝瀝的小雨預示光景不好,俗話說「清明雨打墳頭錢,莊稼漢子愁種田」,清明這天下雨,把墳頭上的壓墳錢都打透了的話,那麼這一年的年景就不好,莊戶人家都發愁該怎樣種地。

其實關於清明節的農諺還有很多。每個地區氣候有所差異,所種植的作物也不同,所以有些地方諺語也不同。

來源:頭條號【棒奔霸】、【大農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73dff0305dcd5bbd920090d9bec737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