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降價血拚12月,我勸你等等

2023-12-12     中國新聞周刊

車企降價血拚12月,我勸你等等

「買了,23款奧迪A4L豪華動感型,分期落地26萬。」奧迪車友群里,一位剛剛訂車的車友的留言刺激到年初提車車友的敏感神經,「我三月買的22款40時尚動感型,全款下來花了30.5萬!」

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購車,價格上存在差異並不是新鮮事。但在年底,市面上確實有不少車型都迎來了購車的好時機。

在車企年底衝擊銷量目標的最後關頭,價格戰被再度祭出。奧迪等傳統車企的降價多在經銷商終端悄然進行,而以新能源車型為主的官方降價,同樣在2023年年末「捲土重來」。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2月有近20家車企再次官宣下調旗下車型指導價。這場年初由特斯拉最早發起的價格戰,一直激戰至年末。

價格戰確實帶來車市整體銷量的上漲。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汽車產銷增幅均為10%左右。中汽協稱,預計12月汽車市場將會持續向好,再現年底「翹尾」現象。汽車產銷全年有望創造歷史新高,超預期完成全年預測目標。

在價格戰裹挾下,一路走高的綜合銷量背後,那些提車後驚呼「又買早了,不再敢看車價」的車友以及部分車企對犧牲利潤搶奪市場的無奈同樣也該被看到。

以價換量,是車市發展的長遠之計嗎?

以價換量,最後一搏

這一輪年底降價潮,廣泛覆蓋了合資品牌、豪華品牌以及自主品牌。無論是為了衝刺全年目標還是希望取得更高的增長目標,年底都到了關鍵時刻。

曾在中國車市輪流坐莊頭把交椅的南北大眾,不僅開啟了旗下新能源車型的年末優惠模式,燃油車也進行了大幅讓利。

具體來看,上汽大眾ID.3優惠4.3萬,ID.4X優惠7萬,ID.6X優惠甚至達到7.5萬。另一邊,一汽大眾對ID.4CROZZ和ID.6CROZZ也有6.8萬元左右的優惠。

圖片來源:上汽大眾

上汽大眾官方還在12月4日公布了更多車型的購車優惠政策。消息顯示,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購買途昂、朗逸、途岳、帕薩特、途觀L等車型均可享受綜合優惠政策,最高綜合優惠5.8萬元。其中,購買途昂最高綜合優惠5.8萬元,購買2024款朗逸最高綜合優惠3萬元,購買途岳最高優惠3.8萬元,購買帕薩特最高綜合優惠4萬元,購買途觀L限時16.99萬元起。

一汽-大眾官方更是在12月1日公布了12月限時購車優惠活動,參與優惠車型包括寶來、速騰、邁騰、探影、探歌以及探岳等。

圖片來源:雪佛蘭

12月6日,雪佛蘭也官宣了降價信息:2023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買雪佛蘭SUV家族限時至高優惠6萬。目前開拓者售價區間為19.49萬-26.69萬元;探界者為18.49萬-23.99萬元。按照限時最高優惠6萬元計算,意味開拓者優惠後價格為13.49萬元起,而探界者優惠後售價為12.49萬元起。

部分豪華品牌車型給出的降價幅度更大,一汽奧迪A4L目前的優惠幅度則已經接近10萬元,低配車型裸車價已經到了23萬左右。

沃爾沃XC90甚至有經銷商給出了接近20萬元的優惠,不過前提是需要辦理分期購車業務。此外,沃爾沃S90、XC60、S60三款車型也有9.4萬-13.27萬元不等的優惠。

在中國品牌中,比亞迪也吹響了以價換量的號角。根據比亞迪旗下王朝網推出的燃油轉訂基金活動信息,此次優惠涉及秦、漢、唐、宋、元部分車型,其中漢EV冠軍版至高可享2萬元燃油轉訂基金,唐DM-i冠軍版可享1.5萬轉訂基金,而秦DM-i 冠軍版優惠後售價被壓至9萬元以內。數據顯示,截止到11月底,比亞迪的2023累計銷量為267.2萬台。2023年最後一個月,比亞迪憑藉以價換量的方式,朝著年銷300萬輛的目標做最後的努力。

圖片來源:小鵬汽車

除比亞迪之外,多家中國車企均開啟了降價模式。12月8日,小鵬汽車宣布12月8日-12月17日期間開啟「XNGP開城限時福利」:小鵬P7i全系車型最高優惠2.6萬元,其中Max版車型為22.49萬元起;在此之前,剛上市不久的極越01全系降價3萬元;月交付量突破4萬輛的理想,部分車型降幅超過3萬元;歐拉好貓降價2.2萬元、閃電貓降3萬元;哪吒S推出2024款後直降3萬元……

「我們會保持耐心,長期來看不會降低毛利率,用降價的方式換取銷量,這是不健康的。」儘管蔚來CEO李斌曾在三季度財報會議上表示要維護蔚來的價格體系,但其也在試圖通過推出低價品牌阿爾卑斯的方式,完成奪取市場份額的主要任務。

銷量上去了,利潤卻下來了?

這場持續全年的價格戰,確實帶來了銷量的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11.1萬輛和269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和10.8%。中汽協方面表示,11月汽車市場表現持續向好,超出預期;預計12月汽車市場將會持續向好,再現年底「翹尾」現象;汽車產銷全年有望創造歷史新高,超預期完成全年預測目標。

但需要注意的是,儘管中國汽車市場交出了一張漂亮的銷量成績單,但造車新勢力卻普遍未能實現盈利,傳統車企也有部分出現利潤下跌。有不少車企表示,參與價格戰「實屬無奈」,也有部分車企表示,在權衡利弊之後,放棄了今年年底這一輪以價換量的最後廝殺。

「我們內部確實反覆討論過是否在年底降價沖一下銷量,但恐怕降價也難以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某日系車企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競爭壓力很大,但還是希望能夠穩健發展。」

嵐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嵐圖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邵明峰表示,「價格戰永遠沒有贏家,整個市場上沒有誰是利潤為負還能夠長期生存的。」

「有一些友商的動作已經做得非常大。」嵐圖汽車CEO盧放直言,「我們適當跟一點,保持整體營銷節奏,我們加量不加價是比較好的模式,給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儘管不少車企表達了對價格戰的質疑,但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未來3~5年,車市整體或不同細分市場會持續開打價格戰。

「當下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車企在未來3-5年如果沒衝上去,就沒機會了。並且未來3-5年,車市整體或不同細分板塊會持續開打價格戰。」王傳福在比亞迪2023年半年度業績會議上如是說。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年初最早掀起價格戰的特斯拉,卻在近期連續四輪逆市漲價。這會成為價格戰走向「尾聲」的信號嗎?

作者:劉珊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6150d10e03fa93e99056dd43a95db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