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城市更新賦能,建設新型休閒城市

2023-06-08     品橙旅遊

原標題:魏小安:城市更新賦能,建設新型休閒城市

來源: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

作者:魏小安

杜教授講的很系統,把我想說的話差不多也說了,我就再補充一點,所以也就不按課件說了,我談一點感受,談一點觀點。

攝圖網

一、城市更新的生命力

疫情三年,大家都動不了,所以,培育了一個大市場,城市大休閒,很多地方孩子們不能出城市,大人不能出省,那怎麼辦?大家來挖掘自己的城市,另外一個大賽道就是鄉村微度假。我這三年我考察了國內大概有70多個城市更新項目,有將近20個城市,看下來我很吃驚,深深地感到城市有機更新這個賽道的可貴。因為我們過去的發展過程就是瘋狂的增長過程,增量為主,大拆大建,房地產為主,土地財政,基本就是這條路,這條路現在已經到了天花板了,走不下去,所以全國的城市都在研究怎麼眼光向內,怎麼來挖潛,這樣的話就產生了一個理性調整過程。

實際上,城市有機更新的過程一定是一個理性調整的過程,走的比較早的是杭州。杭州在15年以前就提出了建設生活品質之城,就提出了這麼一個城市戰略的轉折和城市發展的目標,所以,不追求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大,追求的是什麼?城市的深化。應該說這個理性調整過程現在大家都接受,原來城市的發展,大廣場、大綠地、大高樓、大馬路,這四個大是什麼?都是以汽車為尺度,而不是以人為尺度,這樣的城市會把人壓倒,但是不可能有多少吸引力。現在是微調整、有機化、精細化、生態化,開始以人為尺度。這樣的話,在這個過程中,項目調整,綜合體形成,甚至達到了一些片區調整,應該說這幾年見到了顯著的效果。

我很吃驚,這幾年疫情這麼壓著我們,怎麼搞?後來我發現所謂城市有機更新的核心在有機兩個字。原來城市也更新,那是粗暴更新,不能說我們原來城市不更新,基本上這40年我們的城市已經更新兩輪了,怎麼能說沒更新?但是,這種粗暴更新違背了城市發展的規律,所以,成功的項目不少,失敗的項目也不少。現在不同了,所以,我看了七八十個城市項目,吃驚在哪兒?幾乎沒有敗的項目。

為什麼?這就是城市更新有特有的規律,這和我們原來那種城市大片區的改造完全不同。城市更新項目,尤其是那些老廠房、老倉庫,這樣的項目第一個好處是什麼?位置都不錯,當年在城市裡是處在偏的位置,現在城市裡基本都是中心位置。第二,改造成本很低。第三就是市場的需求起來了。第四是土地性質不變,所以,沒有土地這套囉嗦事,原來是工業地產,現在還是工業地產,只是功能變了,所以有這麼四條,這樣的項目基本上做一個成一個。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就給我們真是開拓了一條新的路,尤其是這幾年,由於疫情壓抑產生的城市大休閒,兩者對應到一起了。所以我對這個事非常看好,而且我看到的項目花不了多少錢。基本模式,一個平台公司進去,之後做一個總的策劃,形成一個總的方案,然後開始完善一點基礎設施,大部分的基礎設施不用做,原先都很好,完善一些基礎設施,跟著就開始招商,一個一個的小商戶進來,按照總體設計磨合,這一個片區就起來了,起來之後跟著市場就起來了。所以,這點是讓我非常吃驚的。

二、四個階段

實際上,我們客觀分析一下或者回顧一下,這個過程是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城市片區改造,大體上就是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是非常強暴的大拆大建。

到了新世紀的前十年是一個過渡階段,好多地方因為拆和建走到頭了,現在誰也走不下去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第二個階段就開始了,就是老廠區、老倉庫,比如北京的798算是最早的,各地都在開展。同時,也有一些片區性的改造成功了,比如上海的外灘,成都的寬窄巷子,完全就是片區性的改造。但是,上海人真是精雕細刻,比如說上海的外灘3號,就光刷這個外牆,30個工人用牙刷這麼刷,刷了整整一個月把外牆刷出來,裡邊的老東西一絲不差,能保留的全部保留下來,所以它這個東西一出來就覺得有味,整體的城市功能變了。同樣,成都寬窄巷子也是這樣,這些東西也給了大家很多啟發。

現在實際上第三個階段開始,各個城市的老廠房、老倉庫差不多了,我到合肥,合肥有一個合肥1972,這是原來一個勞改工廠,1972年遷出了合肥,老廠區就一直這麼廢著,現在通過城市有機更新搞成了這麼一個文商旅項目,也很好。現在第三個階段開始了,就是我們這幾十年一些新建項目的更新改造,所謂新項目現在已經變成老項目了。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就是長安十二時辰,我原來以為長安十二時辰就是一片舊街區,一去了發現不是,它是一個商場,不是老商場,這個商場36000平方米,運營不下去了,就我們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完全走不下去了,所以陝文投就把它改造成了長安十二時辰這個項目,用了24000平方米,一把火爆,平均的客人進去之後待五個小時,花500塊錢,大體上是這樣,人擠人,到了那兒你才能感覺到什麼叫沉浸式,什麼叫場景化,什麼叫抓人。所以那天跟我去的一個小姑娘,進去一會兒,我說跑哪兒去了?化妝去了,化妝,換衣服,換了唐裝,一個小時。然後我就看凡是化了妝的這些,換了衣服的這些,中午吃飯的時候衣服都不換,一直就在這麼地在裡邊這麼逛,這就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哪怕是去年建成的商場,因為業態落後了,也得淘汰,所以這是第三波,我當時就跟長安十二時辰說,你們比全國的城市早走了三年,現在好多城市還沒意識到這個,三年之後都會意識到,這也就意味著這種模式可以輸出。

第四個階段,這是我上一次出差感受到的,就是城市閒置空間利用,調整功能。在成都看了一個雙寶浮玉園,這個雙寶浮玉園是什麼?雙寶的概念就是大熊貓、金絲猴,浮玉就是它搜集了很多文化性的東西,展示很多文化性的東西,幾乎沒做什麼建設。基礎是什麼?是華僑城歡樂谷的一個售樓處,因為歡樂谷已經賣完了,它這個售樓處就沒用了,它就拿過來了做了這麼一個項目。我在那兒吃了兩餐飯,後來得出一個結論,到成都能在雙寶浮玉園吃一頓晚餐或者午餐,就不白來成都,真是做的好,真是做的精緻,環境也很好。開拓了一個城市更新的模式,我們可以想一想,城市閒置的空間有多少,包括這麼多年我們新建的很多東西,現在都閒置了,這樣的空間有多少,把這些東西利用起來,這個城市才可能真正有活力,真正有生命力,這才叫有機更新,有機的核心就是城市有自成長的一面,這是一個核心。

但是我們原來的城市,尤其這幾年城市建設,造成一個什麼結果?市民的休閒空間越來越小。所以幾乎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個現象,跳廣場舞的大媽和居民打架,幾乎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現象,這個現象是什麼?誰都對,沒有人錯,錯在哪兒了?錯在城市的休閒空間過小,但是這幾年隨著城市有機更新的變化,打架越來越少。有一次上海一個事給我印象很深,上海人民公園改造,改造完了之後開門第一天,夜裡四點就有人去排隊,八點開門,無數人往裡沖,為什麼?原來這些人各有各的團隊,在人民公園裡各有各的一塊領地,可是一改造沒有了,現在他們要恢復自己的領地。一個城市的休閒空間就緊張到這種程度,可是現在不鬧了,很厲害,一下就轉過來了。北京也是這樣,北京這些年弄了很多口袋公園,這是我很讚賞的,這是老百姓需要,我們也可以乾的東西,我剛剛從山東的臨沂過來,臨沂這樣一個地級市,370個口袋公園,臨沂有前景,就憑這一條它就有前景。

三、休閒城市發展與有機更新項目深化

所以同樣,就需要研究一下,說到底是一個城市治理理念的調整,說到底是這麼一個問題。我們需要研究的是什麼?這樣的項目,反正我現在看到都成功,但是以前有一堆項目都失敗。這個成功在哪兒?就在於需求起來了,我們的供給,我們的產品到位了。因為我們說到休閒城市,城市更新的根本是休閒空間和度假時間,我們通過城市更新就是在拓展城市的休閒空間,給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度假時間。所以在這個事上可以領先,但是不宜跟風,要減緩同質化,輕文旅,泛休閒,微度假,核心是這麼三個。這樣的話,體驗,場景,社交,內容,從文化場景的構建到新消費場景,最終是新生活追求。

我看這些項目的時候就跟他們聊,你們的自我定位是什麼樣的項目?他們就是文商旅。我說不準確,文商旅只是業態,真正定位是什麼?是城市空間新成長,城市價值新提升,城市生活新提升,這是根本。而且你要從這個角度我們來看這個事,意義就多了,否則的話,就是文商旅,文商旅過時了,無非就是業態的調整,因為需求在變化,業態必然要調整。各地有各地的長處,這樣的話,從發展的角度來說,新老交織,新老交融,城市更新的區域,定位就是城市空間在成長,創造新的價值空間,這就需要功能化、場景化、特色化、休閒化、生活化、生態化,需要這麼六個方面,城市就不需要生態嗎?今天上午看了三個實例,我們的感覺都是極好的,很有休閒感覺,無錫不得了,已開發國家的感覺,確實如此。

從運營的角度來說是輕資產,模式就是創意、設計、招商、運營、管理,業主方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收租金,做環境,客戶自己再二次設計改造,內容向文創方向集中,最後是客人。下一步自然是休閒生活,土地性質不變,項目都市改造,所以手續簡便,政府也簡單。

這樣來看,第一,根本在於人才,人才取決於經驗,隊伍是摔打出來的,人才是鍛鍊出來的,輕資產最重的是人才資產。

第二就是處理好各個方面的關係,一是政府,政府的認識、決心、方式是不是到位。二是企業,企業就是平台化、網絡化,與落地商戶。三是居民,居民就是利益共融、目標一致,這樣就減少阻力。實際上現在比較突出的問題還是一個市場管理問題,有關部門總覺得這個東西得管頭管腳,管到底,一切都得聽我的,如果還是這麼一個思路,我們的城市更新項目就做不好,這是很自然的。所以,發展條件是什麼?就是政府支持,立法立規,設立基金,土地規定。問題是什麼?權屬不清,四至不明,現在好多地方權屬不清,比如這個片區,有無數的業主,這種地方基本就搞不起來,除非下大決心。比如說廣東的赤坎古鎮,3000戶搬遷,光搬遷費60億,沒有這樣大決心,大投資,這事就做不動。所有人到赤坎都說,這個事太好了,最後他們採取什麼方法?是政府產權的房子,我先動,動好了再引導老百姓。到現在赤坎古鎮八年時間,90億投資,大概今年可以開業。所以,這個問題是現在最大的一個問題。反過來說,找什麼地方干?只能找權屬比較清楚,四至分明這樣的地方來做這些項目,這就變成好多地方非常之好,但是,恰恰做不動,有些地方看著一般,但是清楚,分明,一把就起來了。

第三就是創意,創意必須需要創造,這就需要我們減緩同質化,追求異質化,因為服務是同質的,但是文化是異質的,挖掘在地文化,創造表現手段。所以很自然,歷史和邏輯的一致就是我們城市有機更新的發展,最終就是一條路,就是休閒區域和休閒城市。比如說高新科技產業都是有區域,有經開區,有高新區,那還需要城市更新項目嗎?但是,傳統產業做不動了,傳統商業都做不下去了,傳統的很多服務業也做不下去了,大家都在轉型,轉到哪兒?就是轉到休閒,這就要求一個休閒城市,必須得下大工夫,來完善環境,追求服務,提供更好的感受,叫什麼?會心一笑的城市。

拈花灣,拈花一笑,這是佛家境界。會心一笑是什麼?會心一笑應該是古代的文人境界,或者說是儒家境界,詩書畫,是這一套,才能創造會心一笑。不要認為年輕人沒文化,他們的文化比我們豐富的很多,在當代社會,找任何文化,網上一搜全有了,他們能夠理解。所以,休閒是讓大家慢下來,是讓大家深入體驗的,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儒家境界,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境界,會心一笑,所以我也祝願無錫的會心一笑,更大幅度的發展,更深層次的發展。

(本文整理自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會長魏小安於2023年5月21日在無錫瀛湖論壇的演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56a1d7fe06ce9f1424f54a6a204c8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