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開賣即大漲300%!德芙、源氏木語等如何借勢阿里媽媽成功突圍?

2023-11-06     財經無忌

原標題:雙11開賣即大漲300%!德芙、源氏木語等如何借勢阿里媽媽成功突圍?

文 | 山核桃

第十五個雙11,已進入正式售賣階段。

如今,各大電商平台對於雙11的理解正在回歸「購物節」的本質,據財經無忌觀察,今年雙11呈現出三個顯著特點:

一是,從平台端來看,「all in 低價」成為了新的KPI,淘天將全網最低價定為雙11核心目標,「價格力」從年初的戰略延續至今。

二是,從消費者端來看,隨著平台主動化繁為簡,消費者曾經購物節的熱情已經回來。

三是,許多商家經營理念與方式也有明顯的改變。一方面,從單點爆發的短期思維轉向「多頻快收」的長效經營理念,另一方面,與平台配合,抓住直播、短視頻等增量紅利,以拓寬經營的深度與廣度。

在這一階段,如何進一步承接用戶需求,找到經營增量,也成為了許多品牌關注的本質問題。

機遇與挑戰都在眼前,已有平台和品牌率先出手,給出了可供參考的增長路徑。

據財經無忌觀察,在這一階段的雙11競逐中,雅頓、德芙、源氏木語等品牌商家通過與阿里媽媽的「配合戰」,在淘系取得了不錯的經營成績。而眾所周知,上述大消費行業在雙11中一向競爭最為激烈。

我們盤了盤這些品牌背後的雙11生意經,回答了一些最為關注的問題:他們究竟是如何在雙11大促中突圍?又是如何在電商存量競爭中找到增量紅利的?

1、人貨聯動配合,阿里媽媽助力商家做更安心的生意

快消、美妝、食品、家裝家居一向是雙11中最激烈的戰場之一。大消費行業本就多品類、多品牌、多渠道,內卷已是常態,因此品牌圍繞雙11的備戰也是一場硬仗。

如何在激烈的注意力競爭下,既能保證貨品的出圈,又能降低獲客成本,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這是品牌們最直接的難點。

如何破局?透過源氏木語、聯合利華等品牌的成功實踐,我們發現了一個關鍵點:打通營銷壁壘,人貨協同配合。

以增勢迅猛的家居品牌源氏木語為例。從線上誕生到如今成為國民品牌,源氏木語期待在雙11期間提升經營效率,例如在投放投詞、連帶購買等方面升級其原有策略。在快消行業深耕多年的聯合利華,旗下子品牌多芬和奧妙也提到,在投放上也在不斷提升ROI的能力。

具體怎麼做?

首先,是打通營銷壁壘,實現全域經營。

聯合利華旗下子品牌多芬和奧妙就通過靈活使用萬相台無界版和阿里媽媽百靈高效整合全淘系資源,打通全帳戶與全渠道,打破了過去營銷鏈路間的流量和投放壁壘。

具體來看,多芬一方面強化了全域全媒體的聯動,借力阿里媽媽百靈「UD+ShowMAX」的組合發力,實現站內外一站式投放管理,在蓄水期就提前為大促人群轉化做足鋪墊。另一方面,則是使用萬相台無界版做好淘內的高效承接,實現多場景、跨渠道的高效經營。

個護家清類產品屬於剛需高頻賽道,因此商家更希望實現新品快速打爆與種拔一體。多芬磨砂膏就結合萬相台無界版消費者運營、關鍵詞推廣等多場景投放組合,打通了淘內外種草轉化鏈路,低成本地實現了 「全域高效地種,淘內確定地收」

聯合利華提供的數據顯示,雙11大促後,品牌人群資產加深率提升136%,全年RTB付費廣告ROI增長11%,細分市場品類滲透率提升13%,年輕化滲透率提升17%

其次,是更精細化的人貨匹配,讓貨找對找准對的人。

源氏木語通過應用達摩盤VIEW貨品經營方法論,制定與優化了更全面的人群投放方向與匹配的貨品經營策略。

從單品角度更精細化的貨品洞察,一方面讓源氏木語更了解大盤趨勢與用戶喜好,知己知彼。比如,源氏木語根據實木床大盤趨勢和本品投詞現狀,進一步優化了溝通定位。

另一方面,制定更靈活的貨品運營策略。例如,針對用戶的套購需求,源氏木語借鑑競品套購組合,強化了連帶購買的推薦設計,進一步釋放了貨品價值,源氏木語告訴財經無忌,截至目前,今年雙十一,源氏木語位列住宅家具品牌雙十一第一波GMV第一名!

可以說,營銷壁壘的進一步打通,優質的貨品以及更精準的人群策略,阿里媽媽與品牌雙方的協力下,在競爭激烈的雙11中,從好貨出發,實現人貨高效匹配,提前打好了生意爆發的基礎,讓經營更安心。

2、直播策略升級,淘內新增量做更省心的生意

而如何讓好貨被更多的消費者發現與選擇,毋庸置疑,直播——也已是當前商家生意經營的重要「第二曲線」。

儘管由於商家自身的經營目標不同,投入直播也有明顯的差異,但一個共識是,品牌們對於淘系直播中心的大力布局已是明顯的大勢。

作為最早入局直播的平台,經過七年疊代,淘系直播中心已具備極強的生意爆發能力,是生意爆發的加速器。 今年雙11,淘寶直播有29個直播間開局即破億,280個店鋪直播間成交額破千萬,有37個成交同比增長超100%

截至目前,阿里媽媽超2000位頭部品牌商家用「直播間商品打爆」,帶動營銷成交破億,多行業品牌應用商品打爆投放閃降品,ROI提升100%。

同時我們也發現,店播實現全面爆發。在破千萬的店鋪直播間中,有37個成交同比增長超100%,天貓消電、珠寶、運動戶外、家居等多行業店播成交增速亮眼。

品牌們可以基於各自的經營目標,同時結合阿里媽媽一系列數智化產品與扶持運營政策,走出一條差異化的直播增長之路。

德芙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在重點大促期間,過去直播對商家們而言,並不是一門「省心」的生意,困擾商家的挑戰主要有二:

一是大促競爭激烈,直播間也是如此,如何根據品牌經營重點,如何建立更具特色與差異化的直播間風格,實現迅速破圈,完成拉新,促成高效轉化?二是搭建站內外的引流渠道,進一步打開站內外粉絲的通路,進一步放大品牌聲量?

從德芙的經營中,我們觀察到了破解上述難題的兩點營銷新趨勢:

一是,借勢阿里媽媽的整合優勢,德芙通過應用超級直播等一系列產品組合,在今年雙11構建出了差異化與特色化的直播內容。

雙11期間,德芙站外通過UD品牌TOP主動觸達人群,站內特秀則做好興趣人群承接。同時聯合天貓美食大牌日IP打造營銷爆點,配合超級直播加速用戶轉化,提升粉絲留存,一套組合拳下來,構建了一條「站外內拉新-人群流轉-營銷爆發」的可持續路徑。

我們也能看到,基於德芙的實踐,直播也不再只是一個渠道,而是真正體現品牌價值的關鍵場域。

二是,雙11期間,直播間的爆發需要更精細化的運營策略。 品牌可以通過阿里媽媽的數智化產品實現更高效的拉新獲客與人群資產沉澱。德芙提到,阿里媽媽萬相台無界版的AI能力能實時計算站內各大熱門資源位與機會人群,助力品牌強有力的持續拉新。

不難看出,阿里媽媽圍繞直播策略的升級,不僅在雙11這一關鍵期助力品牌獲得看的見的增長。長期來看,品牌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與經驗積累,因地制宜,把握淘系直播中心的增量,走出一條差異化的路徑。

3、內容撬動增長,做更長效的生意

總結上述品牌的成功實戰,另一個不可忽略的「有力武器」是內容。

作為淘天集團變革的重點,「內容化」不僅在為淘天自身注入新的活力,也同樣為不少品牌帶來了新增量紅利。

財經無忌從多家品牌處了解到,此次雙11期間,不少品牌已展現出了「all in 內容」的決心。但內容究竟何以成為新增量紅利?對商家來說,淘系內容的確定性又來自哪裡?

這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

一方面,這種確定性來自淘系內容本身,經過長期對內容的投入,內容已融入了淘系的交易生態,滲透消費者的動線中,淘系生態已形成了良好的內容土壤。另一方面,確定性也來自品牌與阿里媽媽的協作。

理解這一點,可以從美國美妝品牌伊莉莎白雅頓的「突圍」看出。 雙11,美妝一向是熱門賽道,很多品牌考慮的是如何縮短新品打爆的路徑,同時進一步完成用戶心智的沉澱。

伊莉莎白雅頓背後的「操盤手」凱麗隆集團告訴財經無忌,雙11期間,品牌主要目標就是觸達精準人群,完成高效轉化,進而沉澱品牌資產。

為此,伊莉莎白雅頓加大了內容投入,積極參與阿里媽媽經營計劃,通過達人混剪短視頻與精準的美妝垂直內容,實現了品效雙增,其中,店鋪會員人數500w+,在蓄水期突破900w粉絲,開門紅突破2000w營業額。

聯合利華旗下的子品牌奧妙也是如此。通過在內容場域將短視頻與店鋪直播相結合,奧妙實現超前蓄水,喚醒店鋪沉睡人群。同時,在人群運營場景上,針對高潛消費者,針對性地配合相關視覺素材,以差異化的內容素材觸達不同場景下的用戶需求,配合關鍵詞推廣上的優化,奧妙三腔凝珠此款單品成功在細分賽道中成功突圍。

不難看出,以內容為「矛」,品牌獲得的是更長效的增長。

首先,從上述品牌的實踐來看,內容場景的布局貫穿經營全周期,能為品牌帶來看得見的增量紅利。其次,在具體貨品上,我們看到內容也貫穿新品「種草-打爆-轉化」的全鏈路,內容已成為品牌提供拉新、即種快收的新路徑。

除此以外,淘系生態內,我們看到,內容也與店鋪、直播互相驅動協同,這是一個更全方位的布局。不久前,基於電商行業的趨勢變化與淘系生態內部的變革,淘天提出了店鋪中心、直播中心與內容中心「三中心」的新經營格局。

換言之,對商家而言,在雙11大促經營時,圍繞三中心疊加布局,以內容和直播觸達用戶,店鋪承接流量,就能實現多頻快收,穩定增長。

4、結語:用「多、頻、快、收」,做更有信心的生意

而回顧上述品牌在雙11的增長,其實也順應阿里媽媽在今年雙11提出的核心策略:「多頻快收,迎三中心增量紅利」。

電商經營本質是一門時間與空間的生意。 信息就是時間,如何更精準地幫助消費者做選擇,縮短決策鏈路,就能贏得時間的先發優勢。空間,就是零售生意,看的是誰提供更優質的貨品供給與服務。

而細究來看,在第十五雙11里,阿里媽媽所做的也是圍繞這一經營本質。

從時間上,從過去單一的經營周期視角助力商家轉變經營思路,分階段、分波段做好經營目標規劃,阿里媽媽以多頻的經營活動、扶持計劃和補貼權益,告訴商家,雙11不止是一次性的爆發,而是多頻爆發。

而從空間上來說,阿里媽媽明確了淘系三中心經營格局,商家只需要配合平台節奏和重點投資智能化的商業產品,就能實現多頻快收,把握增量機遇。

「即使行業很多人都在談『流量見頂』、『紅利消失』,但可觀增量依然存在,只是獲取的方式從粗糙變得越來越精細化,而打造品牌需要面面俱到而非局部爆發。」聯合利華相關負責人認為,如何利用自主性更高、靈活性更大、包容性更強的數智能力已成為眼下品牌增長的必備彈藥。

毫無疑問,阿里媽媽提供了一條更科學、更持續、更具活力的數智化路徑。而在這個雙11,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商家實現多頻快收,在更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收穫確定性的經營回報,做更有信心的生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4e38793e1f84a6123686df1259152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