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武濟南逃命時說:如今不同於抗戰,徒死無益,各自突圍吧

2023-02-13   羲和奇談

原標題:王耀武濟南逃命時說:如今不同於抗戰,徒死無益,各自突圍吧

作者:博涵

濟南戰役中,許世友是英雄猛如虎——這是華東局第二書記、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戰後對許世友的評價。

從1945年9月16日開始,山東兵團以傷亡2.6萬為代價,共殲蔣軍10萬餘人,其中起義2萬人。同時,俘獲了蔣軍一眾將領,包括王耀武在內的高級將領23名,繳獲坦克裝甲車等無數。我軍攻克濟南,使華北、華東兩個解放區連成一片,從根本上動搖了敵人依託大城市的信心,同時也大大加強了我軍攻克堅固大城市的信心。毛主席盛讚許世友,說濟南戰役打得那麼迅速徹底,天下恐怕只有兩個人想不到,一個是自己,另外一個就是蔣氏。

濟南戰役之前,總指揮部曾有攻城為輔、打援為主的想法,對於誰擔任攻城總指揮,經過了認真仔細的考慮,讓許世友擔任總指揮,一方面是因為許為山東兵團司令員,更重要的是,許世友作戰風格勇猛,這是這場攻堅戰的必然需要。許擔任攻城總指揮,政委為譚震林,副司令員由王建安擔任,他們統一指揮14萬(華野總兵力的40%)兵力組成攻城集團。

在我軍戰將中,以勇猛聞名的不少,最著名的當數彭老總,他在抗戰時期的關家堖攻堅戰中,對129師師長劉伯承說,拿不下關家堖,殺頭無論大小。其作戰意志之堅定可見一斑。而許世友,具有同樣的特質。

許世友出生於河南新縣,少年時曾在少林寺學武。參加紅軍以後,任班長、排長、營長、團長等職,1933年擔任軍長。在徐向前的領導下,參加了鄂豫皖蘇區的創建和歷次反圍剿戰役。戰鬥中經常參加敢死隊,還擔任敢死隊隊長。濟南戰役,許世友命令部隊「進攻、進攻、再進攻」,鼓勵部隊說:我們疲勞,敵人比我們更疲勞,戰鬥一旦停下來,我們在補充體力、彈藥,敵人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只有進攻進攻再進攻,取得的戰果才會更好。一旦鬆懈下來,敵人馬上就會調整部署,對我方造成不利。

在我軍連續不斷的攻擊下,徹底打亂了王耀武的防禦方案。蔣軍縱然有飛機的支援,也無濟於事,一個一個陣地被我軍占領,僅僅用了8晝夜,濟南城就守不住了,被我軍完全占領。這一結果讓很多人想不到。

在這場戰役中,粟裕的一大任務是擇機打援。粟裕將軍的威名,在孟良崮打敗蔣軍王牌整74師以後,讓任何一個對手都感到頭皮發麻,害怕重蹈張靈甫的覆轍。74師夠兇悍了吧,不也被華野全殲?所以在濟南戰役中,無論蔣氏怎麼嚴厲地催促,始終沒有哪支部隊真正去增援。王耀武本人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粟裕已經在路上布好口袋,等著打援部隊上鉤呢。

這場戰役的主角之一王耀武,山東人,1904年生,系74師創建人之一,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在東征中嶄露頭角。在圍剿紅軍中迅速上位,尤其是1934年,其率補充第一旅重創方誌敏率領的紅軍,直接導致方誌敏被捕犧牲。同年,王耀武與粟裕有過交集,王率部隊與紅十軍團、紅七軍團在譚家橋遭遇,紅軍遭重創,紅19師師長尋淮洲犧牲。而時任參謀長粟裕帶數百人幸運地突出重圍。

抗日戰爭中,王打了不少硬仗,常德會戰、雪峰山戰役等都建有戰功。

在濟南戰役戰至9月24日凌晨,也就是最後一天的凌晨,王耀武的成仁寺指揮所被我軍嚴重壓縮,水電切斷,認為有組織的抵抗已全部崩潰,「情勢困難,各自珍重」,這是王與第二綏靖區參謀長羅幸理的最後一次通話。

在扭轉戰局、待援無望的情況下,王耀武選擇了逃命。他對部下說,如今不同於抗戰,如果自盡,徒死無益,反而會留下罵名,被人譏笑,所以我們各自突圍吧。

指揮部里,參謀長羅幸理得知王耀武逃離後,分別給下級指揮官打電話,告之王先生已走,你們各自想辦法吧。

【濟南戰役紀念館,收藏著山東兵團副司令員王建安收繳王耀武的手槍】

4天後早8點,山東壽光縣,幾名戰士攔下了一輛大車,車上有5男2女,經審訊,這幾個人就是王耀武和其衛士。後來山東濰縣劉政委、張縣長還和王見面談話。第二天,卡車將王送到華東局,此可謂「省主席突圍想見委員長,結果見了張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