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率先進入加密資產「法治時代」

2023-05-18   數據雜誌

原標題:歐盟率先進入加密資產「法治時代」

歐盟率先進入加密資產「法治時代」

去年以來,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發生巨大動盪,LUNA爆雷,三箭資本破產,以及SBF跑路讓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瞬間崩塌,市場對官方監管呼聲漸強。在此方面,歐盟先行一步,推出「全球首部全面規範加密貨幣市場法規」,希望藉此對這個因缺乏監管而野蠻生長的行業加以約束,以避免導致許多投資者血本無歸的爆雷或詐騙醜聞重演。

1:1建立流動性儲備

當地時間5月16日,由27個歐盟成員國政府部長組成的歐盟理事會批准了《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iCA),該草案由歐盟委員會於2020年提出,將於2024年實施。法規要求在歐盟國家內發行和交易加密資產、代幣化資產和穩定幣的公司獲得相應的許可證。

根據該法案,加密資產服務供應商有義務保護顧客的數字錢包安全,如果導致投資者加密資產損失,需承擔責任。大型服務供應商還必須公開其能源消耗情況,以配合歐盟推動加密貨幣產業降低其高額碳排放量的舉措。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執行主任於佳寧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MiCA明確了法規適用對象範圍、加密資產的分類、監管主體及相應的信息報告制度、營業限制制度以及行為監管制度等,為現有歐盟金融法律監管之外的加密資產建立監管框架,也是全球主要國家之中針對加密資產全面監管的首次嘗試。目前來看,該法案在歐盟各國對於加密資產的監管有足夠效力。在MiCA之下,歐盟的穩定幣乃至加密資產發展將進入到下一個合規化階段。

於佳寧進一步分析道,根據新規定,所有的穩定幣都將受到歐洲銀行業管理局的監管,發行人必須在歐盟生活。且諸如USDT、USDC等穩定幣項目,必須以1:1的比率或部分以存款的形式建立足夠的流動性儲備,以便在發生大規模申領事件時能夠應付贖回要求。如果這類穩定幣的規模變得太大,還將面臨每日交易額2億歐元的上限。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也認為, MiCA有望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更加規範的發展,為歐盟成員國提供加密貨幣服務的監管框架,確保交易所和錢包服務提供商等主體必須遵守相關規定,從而保護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利益。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的監管,打擊非法活動,防止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等問題的發生。提高消費者對加密貨幣的信任,有助於加密貨幣在更廣泛的金融市場上的普及。

規範缺位爆雷不斷

自幣圈不斷爆雷後,對該行業的監管變得更加緊迫。新法案在歐洲議會內的主要推手之一、議員埃內斯特·烏爾塔松說,上述新法規的出台,「標誌著加密資產世界無法無天的『蠻荒西部』時代就此終結」。他說:「十幾年來,相關規範缺位導致許多初次投資加密貨幣的人蒙受巨額損失,而為詐騙分子和國際犯罪網絡提供了安全避風港。」

去年5月,曾經爆紅的「穩定幣」TerraUSD及其平台代幣LUNA崩盤,讓全球投資者約400億美元資產「人間蒸發」。創始人及主要操盤者、韓國人權道亨等人遭跨國通緝、上月落網,涉嫌發布誇大信息誤導投資者,在美國和韓國均受到詐騙罪指控。

去年11月,美國大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FTX及其姊妹機構阿拉梅達研究公司宣布破產,讓市值一度高達320億美元的加密資產灰飛煙滅。創始人SBF被控詐騙等罪名,正在美國候審。

分管金融服務的歐盟委員會委員瑪麗德·麥吉尼斯說,假如新法案能夠更早通過實施,FTX這類交易平台的活動本可受到監管約束,也許可免於垮台,不至於讓投資者損失如此慘重。

另一位議員斯特凡·伯格則表示,這些規則將把歐盟置於加密貨幣經濟的最前沿。 「歐洲加密資產行業的監管透明度在美國等國家是不存在的,受FTX爆雷影響的加密行業可以重新獲得信任。」

比起歐盟,美國的行動確實落後許多。於佳寧指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都是美國重要的金融監管機構,其職責涵蓋了加密貨幣交易所和相關金融產品的監管。然而,由於這兩個機構的職責存在重疊,導致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監管上存在一定的衝突。

CFTC委員海絲特·皮爾斯就表示,許多聯邦和州政府部門正嘗試找出他們在加密貨幣領域可能發揮的監管作用,但目前他們像是「在沙漠中徘徊」。

「野蠻生長」到「法治時代」

MiCA法案不僅將使監管政策割裂的歐盟各國形成一個統一的加密監管體系,也將影響世界各國的加密立法,加快全球加密市場從「野蠻生長」階段向「法治時代」過渡。洪勇表示,全球加密貨幣監管日益趨嚴,表明政府和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重視。

對於官方規範,於佳寧稱,去中心化並不意味著完全不受監管,嚴格的監管也不代表著去中心化模式會消失。相反,合規發展是任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全球加密資產領域將走向主流化、合規化、機構化,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從長遠來看,一個成熟的金融生態系統,勢必需要與監管機構和傳統金融部門一起創造必要的條件和框架,使其能夠充分發揮潛力。

但另一方面,洪勇認為,加密貨幣市場將面臨更加規範和透明的監管環境,可能會限制加密貨幣的自由發展空間。另外,由於加密貨幣的價值波動性和投機性,加密貨幣交易所和投資者需要面對更高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對於投資者而言,於佳寧提示,要牢記加密資產是風險較高的投資資產,資產價格的漲跌幅度和速度都與傳統資產有顯著差異,背後的權益機制以及技術依託與傳統的投資資產顯著不同。在參與加密資產市場之前,一定要對區塊鏈技術、分布式商業邏輯、數字金融體系進行全面、透徹的學習理解,這樣才能清晰地認知相關加密資產的內在價值,從本質上控制投資的風險。此外萬萬不可借錢投資,也不可使用高倍槓桿,不建議用「梭哈」的方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