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作」的女人,婚姻都不會幸福

2022-03-28   探索歷史的真相

原標題:太「作」的女人,婚姻都不會幸福

你好,我是周依慧。

前段時間,我看《完美伴侶》,家庭主婦吳敏的遭遇,讓我不禁又想和大家來聊聊

「內在小孩」

劇中的吳敏,畢業以後,放棄自己的學業和事業,追隨男朋友林慶昆去了國外。在20年的時間裡,她成為家庭主婦,和林慶昆約好一個負責賺錢養家,一個負責相夫教子。

然而隨著林慶昆的事業的高升,他越來越忙,缺席了家庭生活。

吳敏崩潰了。她覺得丈夫看不見自己的付出,不理解自己,甚至覺得對方不再愛她了。

很多網友說吳敏「太作了」,

其實啊,這一切都是吳敏的「內在小孩」在鬧騰。

她想要被丈夫看見,卻用了最不可理喻的方式。

榮格說過:「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內在小孩,這個小孩就是我們內心未成長,未安撫好的部分。」

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關注,內在小孩便會無理取鬧,迸發出各種不良情緒,以極端的形式和言辭博得他人的注意。

而事實上,幼稚並不分男女、不分年齡,有的女人情緒上來了,也會跟孩子一樣鬧脾氣,怎麼勸都沒用。有的老人明明年紀很大了,卻越來越小孩子心性。

這是所有人的通性,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叫「退行」的概念,指的是:

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時,我們會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付當前情景。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會時不時跳出來影響你的思維和行為,

TA就是內在小孩,也是我們童年時的自己。

你的內在小孩,是什麼樣?

你知道嗎?

小時候受過的傷,都

會變成一個你的內在小孩。

你可以去回憶一下,在你的生命里,有沒有聽過這樣兩句話:

「你怎麼總像個孩子一樣,跟你說都說不通。」

「你什麼時候能成熟一點?我這樣真的很累。」

也許你的父母、伴侶都曾抱怨過你的不成熟,有時候你也會覺得自己的處事能力確實不太行,但你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其實,你不妨覺察一下自己,

一般是什麼時候,你幼稚的一面,你內在的那個小孩會跳出來影響你?

通常來說,當你處於親密關係、或者憤怒的時候,最容易看見自己的內在小孩。

當你和另一個人結成一段親密關係,你會更關注自己是不是被愛,這種敏感會喚起你童年時的回憶。

一旦你感受到沒有被滿足,那個童年的自己就會哭鬧打滾,希望得到關注和愛。

而在你憤怒的時候,容易退回孩子的狀態,拒絕理性思考,也不懂得權衡得失,也就失去了成年人的理智。

內在小孩總共分為五種類型

我們的內在小孩總共分為五種類型,現在不妨來看看你的內在小孩屬於哪一種,是什麼性格。

1.冷漠型:自我封閉,拒絕溝通和交流,用冷漠的外殼來封閉自己,保護自己。

2.情緒型:很容易憤怒,火一點就著,還有一個表現就是玻璃心。

3.羞恥型:這種類型經常表現為自我破壞,對內攻擊。習慣把外界的錯誤歸因為自己,總是想著「都是我的錯,我的存在就是個錯誤」。

4.拯救者型:不允許身邊有不公平的事發生,總想拯救別人,包括父母、伴侶、孩子、朋友,習慣犧牲奉獻,也很容易失去自我。

5.自我型:這類型的人很倔強,什麼都不怕,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每一種內在小孩,都代表了一種童年經歷,不同的家庭塑造出不同的成年人,他們的內在小孩更是千差萬別,往往還更難以察覺。

很多人都不知道原來自己的身體里,一直留存著童年的經歷,還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他們以為自己成為現在的模樣,是因為性格、脾氣、習慣的差異,事實上,只有看見了自己的內在小孩,你才能知道自己是怎麼一步步活成了現在的樣子。

然而遺憾的是,

很多內在小孩不止不被看見,還渾身帶著傷,這些傷都來自原生家庭。

我們走不出童年時的傷害,走不出原生家庭的束縛,活不出自在的自己,都是因為內在小孩沒有被療愈。

有人從小父母離異,或者不被父母善待,無法與父母和解;

有人從小因為外表、性格被嘲笑、被壓抑,無法與外界和解;

有人從小就自卑、自厭,不愛自己,無法與自己和解……

這些被壓抑的能量都積累在內在小孩的身上,就算身體已經是個成年人,內在卻依舊是那個傷痕累累的小孩。

於是成年後,總覺得自己還是如小孩一般無助、痛苦、不好、不優秀、不值得被愛,才總是一次次被傷害。

現在,去好好擁抱你的內在小孩

《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有一句話說:

「所有的父母都會傷害孩子。誰都沒有辦法。

孩子就像一隻潔凈的玻璃杯,拿過它的人會在上面留下手印。

有些父母把杯子弄髒,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還有少數父母將孩子的童年摧毀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這意味著,童年創傷,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

可是,我們現在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我們有自愈的能力,有站起來的勇氣。

你平常也許注意不到自己的內在小孩,卻被他影響所有的關係和命運。

你的內在小孩,正在期待你看到他,療愈他,給他重生的機會。

我看見你了。我是愛你的。我正關心著你。

當它感受到了被愛,改變就發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