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審計署受國務院委託,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2022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情況。報告顯示,2022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107552.14億元、支出總量134052.14億元,赤字26500億元,與預算持平。
圍繞社會普遍關注的促進就業、住房租賃、城鄉義務教育、鄉村振興等方面,本次審計報告也專門公布了民生問題審計結果。其中,此次重點審計了11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等相關資金481.97億元。
發現的主要問題:一是虛報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任務量。中央財政自2019年以來,支持24個人口凈流入、租賃需求缺口大的大中城市開展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抽查其中13市均發現虛報租賃住房房源的問題。虛報方式五花八門:12市將中介已出租住房等作為存量盤活房源,有的上報盤活量全部是房產中介已出租房源,8市將租賃住房「以間代套」「以一報多」等方式虛報。
二是違規利用公租房抵(質)押融資。政府持有的公租房按規定不得作為融資抵押物和擔保物。但至2022年6月底,5省10個地區刻意規避要求,將持有的公租房先以無償注入、收益權轉讓等方式交給地方融資平台或國有企業,再由企業以固定資產或租金等收益權質押融資157.5億元。
此外,6省3個地區和12戶企業通過偽造資料、重複申報等方式騙取套取4.05億元;11省將25.28億元違規用於平衡預算、補助不符合條件企業等。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中房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18d4b75d6e03a4330c708ccb5674a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