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有歷史感的一年。

2024-01-01     差評

原標題:2023,有歷史感的一年。

嗨,大家好,這裡是差評編輯部,我是差評君。

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不知道你正在哪裡跨越 2023 的最後一天,先祝你新年快樂。

人們總開玩笑說,「 年份 」 是虛無的,是被人類定義出來的,今天可以是新年,明天可以是新年,後天也可以是新年,所以 「 跨年 」 是毫無意義的,無論個體還是世界都不會因年份的變更而有任何改變。

不過,人類也需要儀式感。每天有無數的事發生,這些事件構築起了人類的今天,我們理應從中挑選出對人類有重要意義的事件,把它賦予給某一年。就像 1879 年,愛迪生造出了第一隻有廣泛實用價值的燈泡一樣,它是值得被人類銘記的,畢竟從那一刻起,人類擁有了唾手可得的光明

在差評編輯部,我們稱這樣的事件是 「 有歷史感 」 的事件,它註定改變世界。

而關於 2023 年,我們認為這是非常有歷史感的一年。

首先,AI 給每個人都帶來了直擊靈魂的震撼。隨著 ChatGPT 的爆火與進化,這一年,我們發覺 AI 開始 「 成為人 」,眼見 AI 逐漸 「 超越人 」,恐懼它未來 「 取代人 」。

寫稿、做 PPT、畫畫、算數、總結會議、編程、生成藝術照,甚至能告訴你沙雕表情包的笑點在於哪裡。。。AI 實在是強大到令人髮指,它的強大降低了很多工作的門檻,顯而易見的帶來了生產效率的提升。

舉一個有趣的例子,差評編輯部自己有一個 Chrome 插件,用於日常微信公眾號文章的快速排版。

而這個插件,就是一名同事通過問 ChatGPT 寫出來,並且找華為的 codearts snap 做了改進。他並不是什麼程式設計師,但他還是用這種看起來有些離奇的方式造出了全編輯部都在用的插件並且穩定更新,這個插件最近還被更新到了 2.0。在編輯部的插件使用說明文檔里,他甚至還特別鳴謝了 GPT-4 。。。

過去,如果有人提到 「 AI 改變世界 」,不會有人太相信,而今時今日,你不得不相信。

有了這個共識,除 OpenAI 外的其他或大或小的公司都在開始奮力布局 AI 大模型,生怕被時代所落下。光是在中國,就已經有 200 多個大模型了。

伴隨 AI 狂熱而來的,還有各種各樣潛在的問題:AI 安全嗎?AI 可控嗎?AI 會導致大量的人失業進而使社會動盪嗎?

這些問題,使得 「 加速派 」 與 「 保守派 」 們劍拔弩張,OpenAI 的首席科學家 Ilya 甚至發起 「 政變 」 彈劾了公司 CEO 薩姆 · 奧特曼,因為前者認為後者過於激進。

這場政變,最終以奧特曼的強勢回歸和 Ilya 的失勢而收場,頗有些像《 奧本海默 》中的奧本海默和愛德華,不知道 Ilya 在未來的某天,是不是也會像奧本海默一樣,恍然想到《 薄伽梵歌 》中的那句話:

現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或許,幾十年之後,人們回顧 2023 年,會冠以它 「 AI 元年」 的稱號,亦或是 「 天網元年 」。

幾十年後的事情我們無法預判,但關於 2024 年,差評編輯部相信大部分人還是會受益於 AI 的,AI 的能力會加速落地到應用層,你的手機、電腦或是某種新形式的設備,會成為 AI Agent( AI 智能體 )載體,App 的概念或許會逐漸變得模糊,因為 AI 會幫你搞定一切。即便 AI Agent 的到來不一定那麼快,但我們相信一款國民級別的 AI 應用,似乎呼之欲出了。

而關於更遙遠的未來,我們只能說一句:祝人類好運。

除了 AI,2023 年,電動汽車的持續崛起也是一件非常有歷史感的事。

在這一年,特斯拉 Model Y 的銷量超過豐田卡羅拉,後者曾連續 37 年全球單車型銷量第一,當一款電車取代穩坐銷冠寶座幾十年的油車成為新王之後,我們是不是應該承認這樣一件事:油車的黃金年代過去了

在這一年,國內市場也風起雲湧。

大眾豪擲 7 億美元入股小鵬,想用小鵬的技術造大眾品牌的電車,過去是外企來中國開合資公司搞技術換市場,現在反過來了;中東土豪也通過投資中國企業來押注電動車賽道,阿布達比投資機構 CYVN 一年內連續兩次投資了蔚來;而沒有大額融資新聞的理想,則是做到了月銷 4W+ 的銷量,在 30W 以上價格帶衝擊 BBA 在中國的地位,實際上,在最近的一些月份里,奔馳和奧迪賣出去的 30W 以上價位的 SUV,加在一起都沒有理想多。

除了這些成就,今年也是電動車新品大爆發的一年,你能看到華為智選模式推出的新品牌智界,之前的問界則是出了 M9,還有小米汽車的 SU7、五菱星光、奇瑞星紀元、icar、極氪 007、小鵬 X9,理想 MEGA、蔚來 ET9...... 太多太多,列不過來。

有些差友在後台留言問我們,為什麼差評現在汽車相關的內容越來越多,是要轉型嗎?

其實這樣的問題在我們編輯部內部也有過爭論,討論的焦點是汽車相關內容會不會占了太多的版面。

最終,我們認為還是應該堅持這樣做,這並不是差評轉型做汽車,而是汽車行業正在順應電動化浪潮把自己變成科技產品,這是產業產品形態的延伸,而剛好科技可是差評的老本行~

過去,人們關注一輛車,發動機的素質是最受關注的,包括加減速性能、耐用性、油耗和維護相關的經濟性都是人們考量的重點,而電動車通過電驅將這些問題輕鬆解決了。無論你幾個氣缸,都抵不過一個高功率電機,你說一個不行?那就兩個。甚至,電驅還帶來了油車時代很難能達到的空間利用率,搞起了 「 一室一廳 」。

在這個基礎之上,電動車的 「 大電池 」 也讓人們對車的想像有了更大的可能:大冰箱、動輒兩三塊屏的大電視、帶座椅按摩的大沙發、各種你以前聞所未聞的車機交互、車聯網帶來的花式車與手機互聯、各種高階智能駕駛和主動安全功能、通過不斷 OTA 帶來的更多新功能等等。。。

你說,這樣的汽車,不是科技產品,還能是什麼呢

你可能會問,這些功能花里胡哨的,真的有用嗎?

或許沒用,但在你把功能呈現到消費者面前之前,你是無法得到確定的答案的,人有時候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除非你先給他試試,就像《 喬布斯傳 》里提到過喬布斯曾說的一句話:

亨利 · 福特在發明汽車之前去做市場調研,他得到的答案一定是消費者希望得到一輛更快的馬車。

關於 2024 年,汽車圈子會變成什麼樣,編輯部可以預見的是會變得更卷,並且各家都在押注的智能駕駛會在這一年爆發,車企們最近一直在吵著 「 開城 」,讓自家的高階智駕支持更多城市。你真正放開手讓車在各種路面上自己開的時代,應該馬上就要來臨了。

說完汽車,我們再說說硬體,這一年,也是中國半導體供應鏈成績頗豐的一年

低頭看一下自己身旁的手機或是電腦,很可能會發現螢幕是京東方或者是華星光電的、存儲晶片是長江存儲的、CMOS 是豪威的、震動元件可能是瑞聲。。。

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國產零件。並且,它們也不是所謂的低價平替、低質廉價的代名詞,而是靠品質取勝。

全球範圍內的供應鏈重組和產業升級正在進行中,過去,中國廠商在半導體領域更多的是在代工,而現在,我們不只是做代工了。

這些事情表面上與你我關係好像不大,但仍然能對你我產生深遠的影響,比如長江存儲和長鑫存儲兩家國產廠商,分別在快閃記憶體顆粒和內存顆粒上的突破,在今年讓每個裝機佬都用上了便宜大份的固態硬碟、內存條,也順帶治好了其他存儲顆粒廠商工廠總失火的毛病,讓便宜的硬體存儲製品價格開始親民,這一年,手機市場上的性價比機型,也都能因為存儲價格處於低位,而給出 「 量大管飽 」 的配置。

當然,最矚目的還有華為,今年 8 月底,華為在幾乎沒有任何預熱的情況下,突然開啟了 Mate 60 系列的預售,這款手機採用了一款神秘的晶片——麒麟 9000S,不是 5G 但勝似 5G,也不知道到底是從哪掏出來的,出貨量還挺大

「 遙遙領先 」 這四個字,我真的說膩了。或許有些人不喜歡華為的風格,但在這事兒上,的確很提氣。

三年前,處境不太好的華為曾經給麒麟 9000 舉辦了一場內部發布會,核心主題是 「 堅定信念,永不言棄 」。看到現在的麒麟 9000S 不得不感嘆一句:

信念可移山 。

說到華為,就不得不提一下同樣是消費電子巨頭的蘋果。我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新款 iPhone 有些小失望,不過,作為一款暢銷全球、受眾巨大的產品,它的更新很難太激進,我們要思考的或許是下個 「 每個人都裝在口袋裡的東西 」 是什麼。

蘋果給了一個十分模糊的答案:「 空間計算設備 」。Vision Pro 的發布,還是讓人震撼的,雖然我們已經見過了太多 VR \ AR 設備,但蘋果似乎總能把東西做的不一樣,並且給你一些充滿遐想的場景和生態。

不過,這個東西不會便宜,也並不特別便攜。但是沒關係,手機剛被發明的時候,也是笨重的 「 大哥大 」。

無論怎樣,Vision Pro 給出了未來之路的其中一條。說不定,終有一天,它也會像手機一樣,塞進每個人的口袋。

當然,戴在腦袋上也沒準~

聊完硬體,我們再來聊聊網際網路。

今年,對於中國網際網路來講,最重要的關鍵詞無疑是 「 出海 」。

現在,老北美年輕人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兒就是刷一會兒 Tiktok( 抖音出海 App ),那叫一個地道 ~

他們還會在 Tiktok 上分享神秘代碼,您猜怎麼著?這是 Temu( 拼多多出海 App )的領現金紅包分享碼,老外也能領教原汁原味兒的砍一刀啦,不知道他們的現金有沒有被老鼠偷掉。

不只是單純的價格優勢,中國公司還在引領歐美人的時尚,快時尚電商品牌 Shein 已經開始衝擊 Zara 市場份額了~

當然,文化輸出也少不了,中東土豪們,在中國公司開發的買量遊戲上狂氪;二次元發源地日本的宅男們,已經成了國產《 原神 》的形狀: ____,啟動!

不得不承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還是有兩下子的,中國模式正在席捲全球,谷歌借鑑 Tiktok 在油管上整起了短視頻,Meta 則是學起了淘寶,搞出了直播帶貨。

在未來,我想,會有更多的公司、模式、品牌、產品和開發者走向世界。

當然,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

2023 年,新聞開始變得廉價了。

一種新興的快餐新聞形式興起,它們大多解析度極低,帶有黃底黑字、鏤空紅字的標語,已經成為了一種短視頻固定格式。

內容上,它們大多來源於網友們所拍攝的雞毛蒜皮或搞笑段子,簡短空洞,卻發布在很多權威媒體的官方號上,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類 「 新聞 」 往往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拍攝者都會在視頻里說上一句 「 當時覺得挺有意思,隨手一拍,沒想到就火了。」

這或許標誌著內容為王的時代正式結束,機器人、算法和自媒體驅動的內容與流量導向,將重新定義 「 新聞 」,改變內容生產和傳播的流程。

當然,我們是應該擁抱發展的,科技和產品形態的發展,雖然會帶來問題,但也是發展的必經之路,在路上走的廠了,我們總能找到最優解。

2024 年,我們一起擁抱未來吧,試著去接觸那些你嗤之以鼻的東西,去了解那些你看不懂的東西,去探索那些你曾不敢進入的領域。

世界天翻地覆,什麼都不做就是在犯錯。

道理就像諾基亞 CEO 在感慨諾基亞的失敗時說的那樣:

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

最後,再次祝願各位:新年快樂 ~

撰文:大餅 美編:陽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18c44a0c9c785a9ace5152466b30ff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