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金百億!你喝所謂的「國貨」水井坊、口子窖,實則是替外資賺錢

2023-11-01   金投網

原標題:撈金百億!你喝所謂的「國貨」水井坊、口子窖,實則是替外資賺錢

你以為你支持了國貨,但很可能你花的錢一大半都進了外資的口袋。

近期,一份10年來,外資在國內酒水市場的收購報告讓人深感震撼,幾十家知名酒水企業被外資收購。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僅酒水行業就有數百億利潤流進了外資的腰包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這些被外資收購的品牌,其中有很多曾經是我們的國貨之光,怎麼一夜之間這些品牌的最大股東就成了外資,甚至是外資全資控股呢?

其實,細算起來,這些布局遠在上世紀就開始了。

當時,由於發展的需要,國內有很多投資的優惠政策,但是很多外資並不願意按部就班的發展,他們瞄準了我國行業規則不完善的酒水市場,利用資本優勢,對民族酒水品牌大肆收購,然後改裝生產線,把國產白酒線改裝成這種洋酒線,然後利用國外成熟的營銷手段大肆的進行洋酒傾銷。

在收購戰中,大量的傳統酒企遭受打壓後沒落,甚至有的還是為我國白酒外貿立下汗馬功勞的功勳酒廠。

今天,我就為大家盤點下你以為是民族酒,實則是「外國酒」酒企

NO.1 水井坊

產地:四川

水井坊這款酒也算得上是一款老酒了,而且這款酒剛成立的時候可以說是轟動酒界的,酒廠不惜把當時最火的全興大曲給放棄,就為了給水井坊讓路。這種做法在當今確實起到了不小的效果,發展也非常好。

從1999年到2003年,水井坊年年市場營收是超過12億元的,瀘州老窖到了2004年才突破12億元,貴州茅台在2000年的時候才突破10億元。

1999年的時候,水井坊的股價就到過40元左右,當時五糧液最高是54元,瀘州老窖只有15元,貴州茅台還沒有上市。

但是,到了20多年之後的今天,他的營收和利潤,連貴州茅台、五糧液一個零頭都不到

這是為啥咧?

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水土不服,我們知道,2005年水井坊是被世界上最大的洋酒銷售公司——帝亞吉歐盯上了。

在2006年水井坊就把將近一半的股份轉給了外資企業,它進入外資企業以後,地位好像不太如意。因為外資的市場都被紅酒啤酒給占據,幾乎沒有給水井坊發展的空間,酒質口碑一直在退步,很多酒友也放棄了它,而原本在國內的酒廠也不盡人意。

此外,為了銷量的提升,十年間頻繁換了五位掌舵人。而這些掌舵人都有著一個「通病」,那就是一味的追求高端,一點也不清楚國人的剛需

而現在的水井坊雖然在影響力上不如從前,但其優良的酒質和高大上的包裝還是很不錯的。但如果想要回到巔峰的話,建議還是降降價吧。

NO.2 口子窖

產地:安徽

口子窖,可以說是兼香型白酒的代表,也是國內呼聲比較高的一款酒,其酒質和口感都受到了很多酒友們的認可,口碑一直居高不下。2002年左右,口子窖憑藉著獨有的營銷模式,短短今年就打開了眾多省份的大門,贏得了大眾酒友的喜愛,一躍進入徽酒前三

2006年,美國的高盛集團突然對口子窖投資了2.7億。當時口子窖正值經濟鏈斷裂的時候,這一投資解了口子窖的燃眉之急,但是也讓口子窖變成了外資酒。

高盛集團入股口子窖的初衷是看中了中國白酒市場的巨大潛力,此後,高盛利用自己的資金和資源來幫助口子窖擴大生產和市場拓展,進一步提升了口子窖的實力和知名度。

昔日這款安徽名酒憑藉著出色的運營模式完成了從小酒廠到安徽名酒的蛻變,並且因為獨特的白酒口感和工藝,讓其走出了安徽當地,這次外資的注資很快讓底蘊頗深的口子窖緩了過來。

銷量一路長虹,不到4年便突破了27億,可高盛集團在2017年開始拋售持股,套現了46億,如今一直比較低調。

NO.3 玉林泉

產地:雲南

玉林泉酒,位於雲南,雖然雲南在白酒釀造方面不如四川和貴州發達,但它成功釀造了玉林泉這款佳釀。它是中國的第一款小曲清香酒,也是雲南白酒的代表

玉林泉這款酒的釀造歷史極其悠久,原料用的是玉溪當地的小麥和天然的山泉水,幾百年以來一直堅持小曲發酵,一直秉承了純糧釀造的手藝,釀出的酒酒液有著泉水的甘甜,小麥的清香,很讓人沉醉。

這讓泰國的「TCC酒企」對玉林泉酒垂涎,在2005年出資5500萬元將其收購。

自從泰國企業把這款酒收購以後,酒質可以說是大大下降,再也沒有以前的感覺,很多老酒友都對它失望至極。本應該代表雲南出戰的酒,現在連本地人的都嫌棄,這款酒可以說是雲南白酒最大的遺憾了。

NO.4 文君酒

產地:四川

文君酒,取名源自西漢時期一位敢愛敢恨的歷史才女卓文君,背後則是文君與司馬相如不懼世俗,一同釀酒賣酒為生的故事。

並且在50年代後,此酒不斷衝擊一線名酒市場,連續拿下四川名酒稱號、評酒賽上成績優異,並在80年代時銷量僅次茅台五糧液

可惜此酒因不滿全國評酒大會上的結果,放棄了中國名酒之稱,自此其命運也幾經輾轉,2000年被藍劍集團收購,又於2001年被劍南春控股,後整體被收購,再後來於2007年與洋酒軒尼詩達成合作,轉讓了55%股權給洋酒

雖說這個法國企業一開始十分用心,專注於中西結合的高端酒品打造,但由於忽視了國內市場行情,斬斷了所有1500元以下的產品鏈後,也斬斷了文君酒在市場上的根基

時至今日,雖說文君酒的名氣不復當年,但依舊還有不少人將其視作經典國貨,不斷奮力支持,不知道其中有沒有你?

NO.5 天成祥

產地:四川

酒友們對「天成祥」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實際上這款酒大有來頭——它是劍南春和瑞士一家酒企合資創立的品牌,且主導權是在瑞士酒企手裡

品牌在2006年就已經成立,但真正的發展卻是在2011年,雖然有劍南春的加持,但天成祥卻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因為瑞士酒企對這款酒的經營並不注重,而劍南春又沒有實際的管理權,所以導致它一度停產,最後被劍南春收回,目前仍然沒有什麼起色。

外資爪牙太猖狂,我國國粹白酒,竟被外資控制,一年到頭消費竟為他人作嫁衣,當有一天酒友明白真相,識得其廬山真面目,還會為其買單嗎

我個人認為不會,事實上,只要是踏踏實實做酒,真心為酒友考慮,一步一步發展,終有一天會被酒友發現你的好,發揚光大,偏偏要注入外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真是可悲可嘆。

雖然,有很多的民族企業沒有經受住壓力或誘惑被收購,但是,卻仍有如同白象、華為這樣的民族企業在堅挺。而對於那些仍保持純粹,堅持國資的民族企業我們更應該給予更多的支持。

還有就是,外國品牌也並不是什麼神話,你稍微一放縱,我就敢收購你為我所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這些外國資本也感受一下中國品牌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