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大船時代」!北海碼頭實現15萬噸級船舶常態化接卸
近日,一艘搭載著13.3萬噸煤炭的賴比瑞亞籍「海蘭帕克」輪,安全平穩地靠停在北海碼頭鐵山港作業區1號泊位。自今年7月北海碼頭15萬噸級船舶靠泊仿真模擬試驗研究順利通過評審後,北海碼頭已累計接卸載重噸為15萬噸級的船舶達6艘次。標誌著北海碼頭實現常態化接卸載重噸15萬噸級的船舶,已正式邁入「大船時代」。
北海碼頭邁入「大船時代」。
據了解,此次靠泊的船長289米、寬45米、吃水15米,甲板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籃球場,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一次就能夠將一座小礦山運送到港。為了滿足腹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北海碼頭細化工作、優化服務,積極協調海事、引航等單位,並與科研機構共同開展大型散貨船舶靠泊仿真模擬試驗,為北海碼頭實現常態化接卸載重噸15萬噸級船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停靠碼頭的巨輪正在進行煤炭卸船作業。
據介紹,今年北海碼頭已8次刷新煤炭單船卸率的歷史紀錄,最高達7.86萬噸/天,鐵路發運能力達15列/天。北海碼頭的煤炭接卸量增量明顯,1月至9月實際完成544萬噸,同比增長44%,為腹地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貿易「活水」,持續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北海碼頭相關負責人表示,實現常態化大船接卸後,北海碼頭將不斷苦練內功增加效能,努力發展成西南陸海產業鏈、供應鏈有機銜接的節點港,為腹地市場主體構築高效便捷的進出口服務平台,開闢一條綜合運輸成本更低、中轉效率更高的物流通道。
編輯:黎伊瑋
責編:楊波
審核:劉飛鋒 胡志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0ddb86f605725e2d7d43b39e49716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