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1日凌晨,黃軒連發3條消息,都是關於星星的。
第一條消息,他將自己比作微塵,仰望星空感覺太遠,被蚊子咬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條消息,說黑暗中手機太亮,看手機,便看不到星星。
第三條消息,換了一個角度,星星告訴我:你認為的一切都太短暫並且不確定,試著像我們一樣吧;不去分別,不去比較;我們終究會是一體。
很多人都知道,黃軒是一個心思細膩而敏感的人,對生活的人和事看得很透,他平時並不經常更新消息,往往一個月才發一條,還有個別名叫「月更軒」。
而21日晚上連更3條,連姚晨都留言說:「喝到位了。」
雖然他竭力否認自己沒喝大,但也間接承認是喝酒了,有網友猜測,那天是父親節,可能酒後吐真言,黃軒想父親了,尤其是後面的39個字令人心酸,人生短暫,不去分別,不去比較才好。
02.
黃軒出生於甘肅的一個普通家庭,父母在他12歲時離異,他跟隨母親去廣州生活。
剛到廣州,黃軒過得並不順利,他聽不懂當地的語言,又思念父親,性格變得內向。
因為喜歡跳舞,黃軒開始學舞蹈,母親一邊工作一邊照顧他,黃軒也很懂事,放學回家,就會幫媽媽做家務,給媽媽端茶倒水。
什麼時候開始想當演員的呢?
但要學表演,對於黃軒來說並不容易,他在學校就是不愛表現的人,有時需要表演節目,拉都拉不上台的那種。
母親也擔憂地說:「你這麼放不開,還當演員,而且臉又瘦又小,到台上能有人喜歡嗎?」
幸好,黃軒的姑姑支持他,姑姑是位主持人,給他寄來一些訓練台詞的書,讓他沒事多練習,心裡有夢就要勇敢地追。
就這樣,黃軒走上了演藝之路,剛開始並不順利,一些經歷讓他感到沮喪。
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小王子這個角色原定是他,試戲半年多後,臨開拍被換掉;參演《春風沉醉的夜晚》,40多分鐘的戲被刪的只剩背影。
為了得到《海洋天堂》里的一個角色,他在孤獨症患者學校待了半年,最後卻被投資方放棄,說他「太不像李連杰兒子」。
進入演藝圈最初幾年,他過得坎坎坷坷,但從來沒有放棄過夢想,因為堅定,他有更多的時間去揣摩每一個角色,找到人物背後的情感。
03.
幾年後,黃軒出演《紅高粱》里的張俊傑,跟周迅搭戲,兩人配合默契。
周迅評價他:「他是我們小時候,都有過或者幻想過的一個純情愛人。」
被觀眾認可後,黃軒又有了參演《推拿》的機會,為了演好角色,他去盲人學校住了20天,跟盲人同吃同住,每天跟盲人一樣,去學習推拿。
他認為想要演好一個角色,需要你先進入角色,體會到角色的感受,才能在表演的時候演得真實。
正是因為他對角色的把握,才有了劇中一眸一笑的傳神。
《羋月傳》中,他一句「月兒好看」,喊酥了多少少女心。
《妖貓傳》中,他飾演白居易,為了找到《長恨歌》中瘋魔的感覺,他每天晚上都會喝點酒,嘗試把自己帶入白居易的世界。
有一場戲,需要他穿著薄衫站在雪地里,他整整站了45分鐘,頭髮全白,就這麼感受與環境融合的感覺。
陳凱歌在鏡頭前看著,很得意地跟身邊人夸到:「我選他選的對吧。」
能讓陳凱歌導演豎大拇指誇獎,演技可見不一般。
理智的時候就不愛表達,喜歡用眼神去揣摩身邊的人和事,但喝點酒有幾分醉意後,心裡的某個開關被打開,就很喜歡說話、唱歌、跳舞。
情到深處,就會想起自己的父親,父愛是每個人心中的期盼,黃軒也不例外。
因為父母離異,黃軒很小就離開了父親身邊,有天正在外地拍戲,突然接到父親離世的消息,他淚流滿面,心痛難忍。
他認為自己還沒有盡到孝道,還沒有跟父親好好相處,總以為來日方長,沒想到卻再也沒有機會了。
後來,他寫下一封《給爸爸的信》,將自己的愛藏於信中,文末連寫10個「我想你」,可見思念有多深。
在21日凌晨,他連寫3條消息,也是用星星來寄託自己的思念吧,不去比較,好好生活,珍惜每一個身邊的人,又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心愿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077b74e342a144f86e2e01ac93f3c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