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小嬰兒更是如此,喂養得當才能健康成長

2022-04-26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民以食為天,小嬰兒更是如此,喂養得當才能健康成長

早上起床後,小寶忽然想起來,著急忙慌地說今天幼兒園裡輪到他做食譜播報員了,可是他什麼都沒有準備,怎麼辦。

我先篤定地說他記錯時間了,應該是明天的食譜播報員,不必擔心。小寶卻很緊張,非要我查一查時間安排。我大大咧咧地把手機調整到日曆介面,對他說:「你看,是不是……呃,就是今天!」

小寶頓時崩潰了。

其實他們幼兒園的這個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講非常好,小朋友們輪流站在台前播報每天的三餐,既鍛鍊了他們的膽量,也有益於孩子對食物屬性的認知,並且還有助於孩子對飲食的主動性。

自古「民以食為天」,孩子的三餐飲食正常,吃飯香香的,身體自然棒。

而孩子的飲食,從出生那天起,爸爸媽媽就應該正確培養,若是等到孩子能夠自主飲食再進行調整,就著實是下手有些晚了。

那麼寶寶的這3個關鍵喂養期,千萬不要錯過哦!

1、母乳喂養時期

小嬰兒剛剛出生時,喂奶的時間、喂奶的方式和喂奶的量,都非常重要。

事實上,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都知道母乳喂養對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所以,但凡能夠進行母乳喂養,都儘量而為,而堅持母乳喂養,則完全能夠滿足寶寶日常營養的需要。

不過,如果是無法進行母乳喂養,媽媽也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是正確的選擇、科學的應用,配方奶粉同樣可以達到相同的母乳喂養效果。

2、添加輔食階段

在寶寶4月齡前,母乳充足的前提下,寶寶是不需要額外補充食物的。但是隨著寶寶的成長,母乳的成分就會逐漸發生變化,營養價值逐漸降低,而寶寶從母體內帶來的鐵也逐漸耗盡,因為需要食物補充,這個時候也是寶寶缺鐵性貧血和佝僂病的高發期。

及時添加輔食,還可以為寶寶順利斷奶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讓寶寶從吮吸階段,慢慢過度到吃糊狀食物、半固體食物、單獨進餐。

另外,這個階段的糊狀食物對於寶寶來講非常有必要,可以選擇一些為嬰兒設計生產的果汁、菜泥和果泥等,搭配米粉調為糊狀,可促進寶寶食慾、幫助消化,補充寶寶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同時爸爸媽媽要清楚,為寶寶添加輔食的目的,並非只是補充營養,還是為了訓練寶寶的另一種進食方式。

所以輔食的添加要由細到粗,有泥狀、糊狀到半固體、固體;等寶寶的乳牙開始萌出,消化系統就會分泌更多的消化酶,同時寶寶會出現將固體食物向後送達咽部的功能。

所以要添加固體食物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添加,讓寶寶的能力在關鍵期得到發展。

至於寶寶是否能夠順利接受輔食,本就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因為每個寶寶都要經歷一個嘗試、學習、接受的過程。

有時候還會出現寶寶反覆拒絕新食物的情況,媽媽喂,寶寶吐,如此三番兩次之後,媽媽就會得出寶寶「不愛吃」的結論。

有研究表明,90%的嬰兒能夠快速接受新食物,但是還有10%的嬰兒要經過先嘗試、再吐出、再經過反覆多次的嘗試(10-15次),最終才會接受新食物。所以不要輕易給寶寶下「他不愛吃」的定義,這樣會助長寶寶挑食、偏食的幾率。

媽媽可以嘗試多試幾次、隔幾天再試試、或者換換輔食的花樣等方式,來幫助寶寶最大限度地接受每一種食物。

3、進食固體食物

一般情況下,當寶寶開始進食固體食物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就會認為孩子已經可以單獨吃飯了,有時候可能還會直接讓寶寶和大人共餐、同餐,不再像為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那樣精心的為寶寶準備食物。

事實上,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因為這個階段,不正確的飲食方法,會導致寶寶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

所以,與大人共同進餐是沒有問題,但同時要注意均衡膳食、平衡營養。而不要給孩子所謂的補品、營養品、保健品,更不要助長孩子挑食、偏食、暴飲暴食的不良習慣。

當逐漸培養出寶寶飲食的好習慣,看著寶寶每天大口大口地吃飯,就是媽媽最為幸福的時刻,而寶寶又怎會不健康成長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06d89a51b575c982af1a2405fdba4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