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對」是一款
近期人氣頗高的手游
在學生群體中十分流行
甚至有些學生沉迷遊戲
難以自拔
9歲女孩玩「蛋仔派對」
刷走十幾萬元
《蛋仔派對》遊戲截圖
日前,河南新鄉一名9歲女孩,沉溺「蛋仔派對」手游,前後共計消費17萬多元。
據悉,小女孩偷用奶奶的身份證註冊了遊戲帳號,因為孩子知道奶奶的支付密碼,加之日常充值消費不需要人臉識別,所以才會大筆大筆往遊戲和直播中充值。
可當女孩家長向「蛋仔派對」平台方提出退款時,卻被告知因孩子知道銀行卡密碼,所以不予退款!
事實上 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
重慶某小學5年級學生,悄悄用父母手機在《蛋仔派對》中累計充值消費3萬多元,家長投訴申請退款後,只退回3000元。
來自上海的吳女士表示,他的孩子在暑假期間,向「蛋仔派對」先後充值1萬多元。
福州市民張先生髮現,從9月24日開始,他的帳戶就頻頻向「華為軟體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轉帳,有的高達328元。7歲的兒子最終承認,這些錢全被他充進了「蛋仔派對」。
全國各地不少家庭都反饋
遇到過孩子偷偷充值的情況
在「黑貓投訴」網站,輸入「蛋仔派對」關鍵詞,就有多達一萬多條的投訴,主要問題都是直指「未成年人充值」「支付免密」等問題。
那麼,遇到此類情況,家長是否可以要求遊戲公司退款?
律師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未成年人在遊戲內進行大額充值,其監護人有權要求退款。
但在實踐中
未成年人遊戲充值要求退費
並不容易
難點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舉證困難。家長要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充值行為確由未成年的孩子做出;
二是聯繫客服難。現在很多網際網路企業用機器人客服來代替人工客服,有的轉接人工服務一直繁忙,有的根本找不到人工客服入口;
三是申訴流程冗長。家長找到客服,向平台提交出生證明、身份證明、學生證明、充值證明等各類資料。在資料審核通過後,還有電話回訪環節,孩子稍有記不清,遊戲經營方就以此為由判定無法受理。
維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每個人都應該盡一份力
各位家長要加強對
孩子的教育和監督
遊戲開發商和監管部門
也要加強對網絡遊戲市場的管理
您的孩子玩遊戲嗎?
您是如何控制遊戲時間和消費的?
來評論區一起聊聊
來源:江蘇新聞、中國新聞網、新聞110等
1個1毛,5毛
小最想喝杯奶茶
全靠大家點和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