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演義》中瓦崗寨的謀士,徐茂公。他的謀略可謂是天衣無縫,堪稱隋唐諸葛亮。但是,在歷史上,徐茂公應該是許懋功。徐懋功入唐時,李淵封他為李,所以史書上把他稱為李績。這一點,作者在徐懋功的許多作品中都提到過。根據我寫徐懋功的習慣,我們都知道他叫「徐茂公」。
一九七一年,為保護文物,西安考古工作者在乾陵徐茂公墓中進行了一次搶救式的挖掘。在這座古墓里,有五個被挖出來的盜洞,讓專家感到悲哀。連一塊完整的瓷器都沒有,更不要說金銀了。
然而,在這個古老的墓穴中,有一個更為驚人的發現——一頂帽子。與黃金、白銀、瓷器等物品比起來,這頂帽子的價值就更高了。這是中國古代第一次在唐朝使用的帽子。據考證,這頂帽子叫三梁金德冠,已經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這種王冠分為三類,有一類、二類、三類。至於三梁進德冠,那是三品之上,為國家做出過巨大貢獻的人。
徐茂公身為大唐開國功臣,戰無不勝,戰無不勝,被冊封為英國公爵,他當然有這個資格。徐茂公為什麼要把一頂草帽埋在墳頭裡?
而這一切,都要從徐茂公的遺書中說起。
徐茂公是李密的親信,是李淵的親信。李世民和李建成和李元吉在世界上的衝突越來越激烈。所以李世民才會在玄武門叛亂之前,和徐茂公商量過。徐茂公在玄武門事件之後,李世民並未責怪他,但兩人的關係卻一直不睦。所以徐茂公在貞觀的時候,就一直是個縮頭烏龜。李世民讓他去打仗,他就去打仗。戰鬥結束後,徐茂公就去了自己的住處,足不出戶。從不與人接觸。
但徐茂公還是被李世民懷疑了。李世民死之前,徐茂公被任命為宰相,被貶為疊州的刺史。聖旨一出,李世民就對李治說:「如果徐茂公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殺了他!」
徐茂公何等精明,一眼就看穿了李世民的意圖,他甚至沒有來得及收拾行李,就去了別的地方。而徐茂公的善舉,也讓唐高宗李治刮目相看。李治很快就讓徐茂公回京。
唐高宗在位時,武媚娘的地位越來越高。所以李治才會廢除王后,讓武媚娘做皇帝。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等人,為求皇上收回旨意,一同到大明宮中施壓。可是徐茂公,身為元老,卻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參加。
不過徐茂公的「病」,到了傍晚就好了。所以他連夜進宮,對唐高宗說:「這是皇帝的私事,不必向任何人打聽!」
李治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在政壇上,沒有一個可以拉攏的盟友。徐茂公這番話,讓李治心中大定。所以李治馬上廢除了王后,把武媚娘立為皇后。
徐茂公在政治上的造詣,比起之前的玄武門之亂,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徐茂公一向不會站在一邊,但他在唐高宗與長孫無忌之間,卻是一個選擇。這個決定,讓他逃過了一劫。褚遂良和長孫無忌先後被李治整殺,徐茂公不但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反而一路高升。
徐茂公在六百六十九年逝世。唐高宗李治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喪事,把徐茂公的墳塋壘成三個「品」字形,分別是陰山、鐵山、烏德山,以示對他在東突厥、薛延陀、高句麗三國的無與倫比的戰功。
臨死之前,徐茂公憂心忡忡地對他的哥哥說:「我看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為了爭光,才創立了自己的家族。我把我的孩子都交給你了,你一定要仔細調查,如果有什麼不孝的,就殺了。別像我笑房和杜那樣,笑我的後代。」
而徐茂公在葬禮上,也有一條特別的規矩:「我死後,將衣服穿在車上,穿上普通的衣服,穿在身上,直到死亡,才能見到皇帝。」
簡而言之,我死後,只要我穿著普通的衣服下葬,上朝時的衣物也要放在棺木中。若是我能在死後知道,還能穿上這身衣裳,讓他見到你。唐代尚有厚葬之風,但徐茂公不願為其埋金、銀、陶,僅留一套朝服。
十五年之後,徐茂公一家就因為不孝而沒落了。徐茂公之孫子徐敬業在武則天手下造反,最終戰死。徐茂公的墳墓,也被武則天挖了出來,化為灰燼。但是,在這座古墓之中,陪葬的人並不多,只有一套朝服。徐茂公在外人眼中,的確是公忠體國,不會在乎什麼榮華富貴。
所以,根據作者本人的猜測,徐茂公墓里的那頂帽子,應該是因為徐茂公曾經幫過她。若不是徐茂公深夜進宮,武則天又怎麼會有今日?這也是武則天只抄了徐茂公一家的財產,卻沒有將他滿門抄斬。以武則天的性格,剿滅自己的敵人,那是家常便飯。
正是武則天的一個錯誤,讓徐茂公的帽子得以保存至今,被昭陵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