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紅衛:嫁給小自己4歲的「工地小工」,最終成為新晉中國女首富

2022-09-05     張生全精彩歷史

原標題:范紅衛:嫁給小自己4歲的「工地小工」,最終成為新晉中國女首富

2022年8月30日,福布斯富豪榜更新了數據,范紅衛夫婦以151億美元的財富雄居全球富豪榜118位,其資產已經超過了碧桂園集團楊惠妍及龍湖集團的吳亞軍,新晉為「中國女首富」。那麼,范衛紅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呢?

這與她的婚姻有很大的關係。

上個世紀90年代初,范紅衛還是一家紡織廠的會計。紡織廠是國營企業,也就是說,范紅衛端上了一隻鐵飯碗,再加上她精明漂亮,追她的小伙子很多。但她偏偏相中了一個叫陳建華的男人。

陳建華家境貧寒,13歲的時候就輟學出來打工,由於沒有技術,只能在工地上做小工。做了好幾年後,出了一起工傷事故,才轉行做起了收購蠶絲的小買賣。

其實,追范紅衛的小伙子中,不乏家境殷實的官二代,可是范紅衛卻獨獨嫁給了陳建華。在很多人看來,范紅衛這不是傻嗎?可讓人驚奇的是,范紅衛嫁給陳建華後,竟成了中國女首富,她憑啥呀?

范紅衛曾在記者採訪時,談到過她的婚姻。

她說,陳建華年紀小,又沒有技術,所以能找的工作並不多。後來還是親戚介紹,才到建築工地做小工。活很累,錢也不是很多,但為了幫襯家裡,陳建華沒有打過退堂鼓。

直到在工地上干到第3年的時候,陳建華出了一起工傷事故,在醫院裡住了半年。康復後,他卻又面臨著失業的問題。

陳建華腦子靈光,他了解到,改革開放以來,蘇州的紡織業就如雨後春筍般,工廠越建越多。一些工廠為了收購蠶絲,經常到鄉下跑。於是他靈機一動,何不做個中間商,從中賺取差價呢!

從那以後,陳建華就做起了收購蠶絲的生意。由於他誠實守信,人又勤勞踏實,因此農民對他很信任。有時候他資金周轉不過來的時候,農民也同意先把蠶絲給他,等他收到錢,再把貨款支付給農民。

陳建華把蠶絲賣給紡織廠,就要找廠里的會計結帳。就這樣,陳建華和范紅衛打上了交道。一來二去,陳建華開始追求范紅衛,而范紅衛也通過接觸,發現陳建華雖然條件不好,但是優點很多。所以兩人交往了一段時間後,就結婚了。

范紅衛比陳建華大4歲,在廠里又工作了了好幾年,因此她對紡織行業很了解,也很看好這個行業。在和陳建華結婚後,她就萌生了創業開紡織廠的想法。沒想到陳建華和她的想法不謀而合。不過開廠投入大,就他倆那點積蓄,遠遠不夠。

有了目標,就有動力。再加上當時蠶絲生意好做,所以兩人一個跑業務,一個管帳。這對夫妻檔搭配合得天衣無縫,生意也越做越紅火。很快,夫妻倆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錢,范紅衛的想法就多了。正好當時有一家國營紡織廠瀕臨破產,正在找下家出讓。范紅衛兩口子得到消息後,就找到廠長。經過一番軟磨硬泡,最終敲定396萬元收購廠房。

手上倒是有200萬元,可剩下的196萬元到哪裡去找呢?兩人先是找親朋好友借了一圈,又找銀行貸款,這才好不容易把錢湊齊,買下了那家工廠。

萬事開頭難。

工廠雖然有了,可是工人卻都走了。沒了工人,還怎麼開工?范紅衛著了急,於是趕緊找原因。原來工廠在接手之前,由於工廠內部管理混亂,經常拖欠工人工資,所以人心渙散。為了穩定人心,范紅衛明知公司的帳面上已經捉襟見肘,但她還是想辦法貸了一筆錢,把拖欠工人的工資兌現了。在解決遺留問題後,她又召開大會,強調公司每月一定按時發工資。人事上絕不搞任人唯親拉幫結派的事情。並且她還制定了多勞多得等一系列獎勵制度,以提高工人的積極性。除此外,產品的質量,銷售的規範都有相應的獎懲制度。這樣一來,一個瀕臨倒閉的工廠,竟被盤活了。由於產品質量過硬,訂單也越來越多。

賺到了錢,並不是終極目的。范紅衛深知工廠想要做大做強,還得多和同行交流信息。所以她支持陳建華和同行多交流,並四處考察學習。在增長見識的同時,也能吸收別人的長處。

有一次,陳建華在浙江考察,看到一家紡織企業用的紡織機器,一個工人就能操作10台。這樣一天下來,就能生產出400米布。而自己工廠里用的傳統紡織機器,一個人只能操作2台,一天只能生產出40米布。陳建華就把這個發現說給范紅衛聽。范紅衛聽完,就直接劃了一筆錢給陳建華,讓他馬上訂購80台新的紡織機器。等陳建華回到工廠的時候,看到范紅衛已經在著手擴建廠房了。

雷厲風行,沉著果敢的做事風格,讓范紅衛每次都能做出準確的預判。陳建華的頭腦也很靈活,很懂得在生意場上應酬。二人一個負責工廠管理和財務問題,另一個就負責拓寬人脈和銷售等。

所謂「夫妻同心,其利斷金」,這對夫妻倆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讓工廠實現了1000萬的盈利。

當然,范紅衛創業的時候,也正是紡織業的黃金時代。再加上她信息廣,對工廠的硬體設施更新快。所以她不僅在生產上大大提高了效率,銷售上也很快超過了其他工廠,從而成為了行業里的排頭兵。

不過,創業也有艱難的時候。

比如1997年,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 ,蘇州的紡織業也受到了嚴重的衝擊。許多工廠一個月都難接到一筆訂單。但工人要吃飯,工廠要運轉,這都離不開錢。所以有些老闆撐不下去,只能宣布破產,廠房和設備也都賤價處理。

范紅衛憑著多年的會計經驗,一直很注意廠里的現金流。這時候她認為,雖然行情很不景氣,但這正是壯大產業的好機會。於是她決定賭一把,把大部分資金都拿來收購那些倒閉的工廠。這樣一來,工廠的規模就翻了好幾倍。

渡過了金融危機後,蘇州的紡織業在政府的幫扶下,又重新繁榮了起來。范紅衛夫婦的工廠,也獲得了很大的收益。不僅是納稅大戶,而且還成為了蘇州紡織業的形象代表。

不過此時,范紅衛夫婦已經不滿足於只做紡織業了,在看到化纖新材料出現後,他們認為,紡織業必定會面臨著一場重大變革。想要能做得更長遠,不被淘汰,就得拓寬業務面。因此在2002年,范紅衛夫婦投資了22億元,又建立了一家化纖廠。

2003年,范紅衛夫婦把手中大大小小的產業進行了整合,正式成立了恆力集團,開始了集團運作化模式。此後,恆力集團又多次進行擴張和併購,業務也由紡織和化纖逐漸發展到石化、新材料、地產和酒店等領域。而恆力集團也成為了蘇州著名企業,范紅衛的丈夫亦因生意上的成功,被選為吳江區人大代表。

不過,生意做大也存在風險。

比如2010年,范紅衛夫婦準備在大連長興島搞石化PTA項目。結果項目遲遲未取得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標準。當時遼寧的省委書記正好是從江蘇調過去的,於是陳建華就找到了省委書記,在得到省委書記的批准後才開始啟動項目。結果就在動工不久,省委書記涉嫌違法違紀受到審查,陳建華也因受到牽連,被傳喚調查了數天之久。

事情發生後,范紅衛沒有慌張,她獨立掌管企業,也沒有和任何人談起過陳建華的事情。有記者曾到公司去採訪過工人,但工人表示廠里一切如舊,沒有什麼異常。至於說到陳建華被抓的事情,工人也都表示並不知情。

好在不久後,紀委沒有查出陳建華有什麼經濟問題,因此陳建華才被放了出來。而且在領導的關照下,恆力集團也拿到了國家發改委的立項標準。恆力石化整個投入為340億元,如今其產值早已經超過了千億元。

2020年,恆力集團的營業額已經達到了6953億元,把民營企業的領頭羊蘇寧都甩在了後面,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其資產在世界500強里也上升到了107位。范紅衛夫婦更是以2600億的財富,刷新了江蘇富豪榜,成為江蘇新首富。

2022年8月30日,范紅衛夫婦以151億美元的財富,雄居全球富豪榜118位,成為中國女首富。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范紅衛千挑萬選,嫁給了一個工地小工,兩夫妻白手起家,賺到了千億身家。這話說起來好像很輕鬆,其中經歷的艱難困苦,想必只有這對夫婦才能感同身受。畢竟沒有經歷過風雨,怎麼見彩虹,但在創業打拚的路上,兩人若能齊心協力,又有著超越常人的經商頭腦和眼光,成功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000842beca97a9ea8a89713d20324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