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4外援+不限更換次數?CBA這項改革若成真,後果不堪設想

2019-09-28     10號投手

如何合理使用和更好地管理外援,一直都是CBA重點研究的課題,為此做了很多的改革和嘗試。從上賽季開始,CBA加大了改革力度。18-19賽季,CBA增加更換外援次數,常規賽從2次增加到4次,季後賽從1次增加到2次,這大大提升了俱樂部調整外援的空間。19-20賽季,CBA繼續推出關於外援的新政,規定外援只能簽為期1年的非完全保障合同,只有打滿20場或者超過2個月,才能轉為保障合同。這項規定又被球迷稱為「布拉切條款」,可以大大降低俱樂部換外援的成本。

如今CBA又在討論一項關於外援的改革,根據籃球記者賈磊爆料,擬本賽季將外援註冊人數從2人增加到4人,不再限制賽季中外援更換次數,每場比賽報名可從四名外援中任選兩名外援上場比賽。外援上場時間仍延續上賽季規定,2人四節六人次,第四節一名外援。在筆者看來,如果這項改革方案通過,那麼恐怕是弊大於利!

這項改革能讓俱樂部使用外援更加靈活,好處是可以增加不同位置的競爭力,外援與外援之間,外援與本土球員之間都會出現競爭。以往CBA雙外援配置基本是1名內線外援+1名後衛外援,其他位置必須用本土球員,再差也得用,導致有些球員安於現狀。而按照新規註冊4名外援的話,1-5號位都是能用外援的了。這意味著,有些本土球員的位置就不是雷打不動了,而外援如果出工不出力的話,那就會隨時被換掉。或許這項改革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真正執行的話,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這項改革其實是「土豪條款」,有錢的球隊可以囤積4名強力外援,輪著用,根本不用考慮傷病和停賽的問題了。這個外援出現傷病,那替補外援直接頂上;如果外援面臨停賽多場的處罰,那就直接換掉;這就可以避免單外援出戰。沒有單外援場次的話,這是不利於鍛鍊本土球員的。要知道,當初丁彥雨航就是在山東男籃單外援時期練出來的!還有就是,有些球隊為了成績,肯定會狠用外援,這場這個外援打滿48分鐘,下一場換個外援打滿48分鐘,反正不用考慮體能問題了。這樣的後果是,本土球員的生存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看外援表演就可以了。

此外,可以註冊4名外援的話,肯定會增加俱樂部的投入。對於新疆男籃、上海男籃、北京男籃這樣的土豪球隊倒沒什麼,但對於小本經營的球隊來說,那就捉襟見肘了,這會導致CBA兩極分化變得更為嚴重。當CBA變成燒錢遊戲的時候,這對青訓的打擊可以是毀滅性的。儘管CBA會硬性規定青訓投入最低資金,但如果囤積4名外援能更快取得好成績的話,試問俱樂部在青訓方面的積極性還會那麼高嗎?再者,原本有些俱樂部在青訓的投入是要比規定的最低要求高的,但他們很可能也只按照最低要求來執行,然後用省下來的錢增加外援預算。

不得不說,至少從目前來看的話,這項改革對CBA和中國男籃都是弊遠大於利的。最希望這項改革通過的,恐怕就是經紀人了,雙外援變成四外援,他們就能獲得更多的佣金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wg8f20BMH2_cNUgGSh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