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新學期,對於初為父母,剛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可能父母會有很多盲區!
一年級對孩子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
新的開始,是為10年以上的學習建立好的習慣基礎,那父母需要做些什麼?
我讀過一本書,叫《歡迎來到一年級》。作者是中國十佳明星校長、北京市時嘉小學終身名譽校長、擁有50多年一線小學教育經驗,名叫:「卓立」。
本書詳細介紹了很多孩子上學的實用知識,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下,這篇文章有點長,但值得所有家長一讀。
如果開啟一個「小學家長」模式
一定要準時送孩子上學,
孩子剛剛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如果他遲到了,他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走進教室,感到不舒服,並且不知道老師在他面前說了什麼和安排了什麼。一天的節奏將受到影響,進度將被被動地追求。
放學早點接孩子。這樣孩子們一離開學校就能看到父母的笑臉,這對孩子們來說尤其鼓舞人心,可以沖淡他們對陌生環境的不安,也更容易培養自信和自我認同。
讓孩子準時上床睡覺:
學生們通常在8點前到校開始學習,所以他們應該每天至少睡10個小時,這樣才能精力充沛,狀態良好。監督孩子能在9點睡覺,7點醒來。
喜歡上學,是一年級最重要的任務!
卓校長說,基礎教育的真正目標是「成人」教育,即與人、與自己、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在這個大目標下,就是讓孩子們熱愛學校,從心底里享受學校。
具體怎麼做?有一點讓我特別受啟發:
魔法100分:
雖然從長遠來看,教育不應該以分數為基礎,但在一年級時,卓校長主張:「還主張老師應該多給學生100分!」
因為在一年級,是孩子們建立「上學」這一最初概念的時候了。一年級的核心知識不多也不難。獲得100分更容易。也正是在這個時候,鼓勵孩子拿100分,讓他們樹立一個信念:「我很棒,我是個好孩子!」
當孩子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時,他們自然會想繼續下去,當他們嘗到甜頭時,他們會更願意去上學。
喜歡老師很重要!
「在同學中受歡迎或有親密的朋友」、「在學校玩得開心」和「熱愛老師」是孩子熱愛學校的主要驅動力。
一個班有幾十個人。如果孩子們能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他們就更有可能喜歡老師,從而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教導。
該不該和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物?
校長卓說,不反對,禮物代表心意,但一般情況下,老師最想收到兩種禮物:
首先,孩子自己做的;第二,孩子離開學校後,他回來看望老師,帶了一些自己的作品、參與演出的門票、設計好的建築的照片,並和老師聊天...
當教師變相向家長索要禮物或金錢時,家長應根據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以了解教師的品格、聲譽、專業素養以及提出這種要求的具體原因。
最後,無論你選擇妥協、滿足還是禮貌拒絕,這都是對你孩子最專注的決定。這裡沒有統一的答案。
父母可以做什麼來幫助孩子變得受歡迎?
它可以幫助孩子提前找到一個朋友,這樣會不容易課堂感到陌生;鼓勵孩子主動發起活動,積極響應他人發起的活動,保持家庭之間的友好關係。
一年級應該培養什麼樣的意識和習慣?
首先,照顧好自己的學校生活:
按時喝水,去廁所,吃頓豐盛的午餐等等。
與其讓老師提醒他們,不如讓父母在家裡早點開始「讓孩子對自己負責」的指導:比如,讓孩子自己填飽肚子,粗略估計自己的食物攝入量。
當你寫作業時,
你尤其應該有「我對我的學習負責」的概念,而不是為你的父母學習。
讓孩子們選擇:回家快速寫作,放鬆,做他們喜歡的事情;或者回家休息10分鐘,吃點東西,喝點水,然後開始寫作業。一旦你選擇了,試著去實現它。
當孩子寫作業時,父母不必一直陪著他們。
相反,他們首先看當天要完成的作業數量,與孩子討論合理的完成時間,然後讓孩子自己完成:"每個人都做自己的事,並對每件事負責."
另外,關於是否給孩子檢查作業,建議是:先試著用不同的方式給孩子一次自我檢查。
讓孩子自己檢查,培養孩子對家庭作業負責的意識。
作業中有錯誤,一點也不可怕。沒有必要截取所有的錯誤。孩子們不能真正地檢查它們。讓孩子們承受自然的結果。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將有很多機會把錯誤轉化為學習。
那些看起來很棒的孩子,他們在家都做了些什麼?
總是向你的孩子尋求建議,讓孩子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有發言權,
儘管他們可能不能說出任何規則和原則,他們可能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並詢問他們的孩子更多關於他們的想法。
餐桌是了解孩子、與他們分享生活經歷、傾聽他們意見的好機會,所以不要輕易放棄。
讓你的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和成就
不要每天在孩子面前嘮叨:你應該動作快,用心聽,認真做作業,不要粗心……最好直接給孩子看。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找到成就感,讓他們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
因此,卓校長建議,您不妨生活中挑選兒童的繪畫和寫作作品,把它們放在相框里,然後貼在家裡的牆上,這樣孩子們就可以看到他們每天認真練習真的會帶來變化。
從這些小細節開始,孩子們更容易感到鼓舞,而不是直接表達他們的驕傲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