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公路管理局伊吾分局
白石頭養護站位於
S303線山區道路北端,
南距伊州城區70公里,
北距最近的白石頭鄉
松樹塘社區20公里,
就是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
公路養護小站,
站長趙陽帶領全站7名護路工
除冰雪護道路,
在疫情防控期間,
為保障山北兩縣
物資運輸通道的順暢
至今依然在堅守著。
「我們養護站負責S303線K5加800米至K97處的91.2公里道路養護,用地名說就是連霍高速與省道303高架橋至巴里坤奎蘇這一段,因為道路主要維護任務都在夏季,冬季是防雪保通、路基路面保潔、沿線設施維護。目前加我,一共8名養護人員,當前主要是全力以赴保障道路暢通。」2月26日上午,記者剛到白石頭養護站,站長趙陽就介紹起養護站的基本情況。他今年33歲,短短的頭髮,戴著眼鏡,顯得文質彬彬,在寒冷山風吹拂下,鏡片上很快起了一層霧氣。
基於道路養護工作的氣候特點,白石頭養護站16名養護工在進入冬季後會實行換班制,即一半職工駐站,一半職工回家休息,15天一換班。而1月15日趙陽和7位同事開始駐站後,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8人進入不再換班的特殊工作狀態。
「從1月15日那天算,到今天43天了。」他板著指頭計算著。趙陽從事道路養護五年,從沒有如此長時間的連續駐站過,哪怕是維修任務最繁忙的夏季,在任務量完成前提下,他也基本能保證駐站30天左右回家休息三兩天,因為家裡還有妻子和一個活潑可愛的「小棉襖」在等著他。
正在一線工作的趙陽的妻子。
趙陽的妻子是哈密市第二醫院的護士,疫情發生後被抽調在某集中觀察點工作,夫妻同期堅守崗位,不到2歲的女兒只好交給爺爺奶奶照看,長時間見不到爸爸媽媽,趙陽的女兒和他連視頻時都想湊到手機螢幕上親他幾口。
2月26日中午,趙陽和女兒視頻,不到兩歲的女兒看到他,湊到手機前想親親他。
如今,小站不但需要趙陽,還需要他帶領他的7名同事繼續堅守下去。哈密境內橫跨東天山的S303線、S249線兩條公路,S249線因山區雪太大冬季無法通行,S303線成為哈密市通往巴里坤縣、伊吾縣唯一公路,也是向山北兩縣運輸疫情防控物資、群眾生活物資的唯一通道。
「疫情期間,這條通道必須暢通!」這是伊吾分局黨組書記陳萍給白石頭養護站下達的「死任務」,也是趙陽等8名道路養護人堅守小站的第一目標。
趙陽的7名同事沒有一人想打退堂鼓,每天上路常規任務分派時都會搶著干,實在沒任務安排了,辦公宿舍區一天三消毒、院內一日兩清掃、廚房早中晚三餐幫廚等工作也能讓這些漢子們嘻嘻哈哈的。
2月26日中午,趙陽和同事在小站廚房忙碌著。
對此趙陽認為,道路養護人長年累月在戶外作業,骨子裡都已養成「越困難越堅強」的性格,也正是這疫情,讓小站養護工們爆發出空前的團結力和凝聚力。
2月12日、19日、20日,哈密城區天空僅僅有些陰雲,可S303線山區路段卻接連大雪紛飛,為交通行車安全交警部門需要封路,為讓等待通行的物資車輛在路上停留時間壓縮再壓縮,趙陽帶著同事在大雪尚未停歇時就啟動除雪車、鏟車上路作業,平常同量級的大雪需要至少5、6個小時才能清除乾淨,這三場大雪各只用了3個小時就恢復通行。
看著長長的物資車隊從眼前通過,趙陽在心裡想給媳婦說:「老婆,你作為醫護人員幾十天堅守在防疫一線,我們這算二線,表現也不差吧?」
對疫情期間養護工們舍小家為大家的辛勤付出,伊吾分局黨組書記陳萍也由衷讚嘆:「保障道路通暢是我們道路養護人的使命,在這疫情關鍵時刻,分局下屬白石頭站(8人)、松樹塘站(6人)因無法換班,他們14人長時間堅守小站而且不喊苦不喊累,確實很不容易。我們一定會做好他們的防護用品供應、生活物資供應,讓他們吃好、休息好,保護好自己,我們在後方等待他們凱旋!」
來源:哈密日報
文/圖:李文龍
編輯: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