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高二高三47條「潛規則」, 導致高考後天壤之別! 高中生及家長必讀
很多同學再過一個月馬上就要進入新高一了,我們首先從高中階段的理解、高中學習的理解、高中學習與生活的安排等方面,給新高一生及家長一些建議。
1.做好認真聽講,但還是會突然聽不懂課的準備;做好作業比初三還多的準備;做好高一比初三還累的準備。
2.家長要做的,就是提前開始了解選科,了解報考,了解大學,了解專業,了解高考形式,對待孩子更要以建議和溝通的態度,孩子越來越成熟,要給ta們空間,更要做好孩子會早戀的準備,,想好遇到各類問題時候的應對辦法,要從人性出發,逆人性的,基本都是壞事兒的。
3.其他一切照舊,高中學習就應該比初中更拼,否則學越上越倒退還成何體統。
4.部分學校在新高一學前教育的會上會講競賽的出路,自主招生相關的內容,有能力的同學,並且學校五大學科競賽能拼的拼。這是一條殘酷的淘汰之路,只有堅持到最後的同學才能拿到保送、專項計劃、自主招生入選資格。很多人高一就參加培訓,注意在沖獎的同時,不要放棄高中的正常學科教學,除了極少數保送的同學外,其他人最後都是要參加高考的。
5.學生調整心態最為關鍵,適應新高一是所有步入高中的學生都要面對的問題。有些學生被理想高中錄取,期望值很高。但是,經過一段學習、生活以後,覺得現狀與預期不一致,感到失望。另外也有學生可能未被理想高中錄取,打心裡對學校不滿意,來到高中後,發現的都是學校所存在的問題。這些都需要通過學生自身調整好心態,在剛開學的一個月時間內儘量調整和避免,否則會影響正常的高中學習。另外,對於從本校直接升入高中的學生來說,可能也會存在誤區,認為對這所學校太熟悉了,沒有必要適應高中生活,調節自己的狀態。這種心態也是不對的,儘管是同一所學校,但是由於初、高中的教學內容不同,要求不一樣,這類學生也需要主動適應新的學習狀態。
6.高中的數理化與初中差異較大,不能單純依靠記憶、做題,關鍵要理解其本質和內涵,從概念出發,緊扣概念,做完題目不在多,要學會反思總結。文科也不再是大家理解的「送分題」,思想更重要。
7.高中學校的差距確實會影響最後的高考錄取結果,而且是重要影響,那在普校的孩子你們就甘心認命了嗎?高一一切都來得及,課內課外都去努力,一樣可以突破「普校詛咒」。
8.上課務必集中注意力,然後一定記好筆記,尤其學習一些比較難的內容時。遇到一些不懂的內容,不要馬上就去問旁邊的人,沒有人來得及給你講,你還會錯過正在進行的內容。
總有天才不記筆記,但你要堅信,你不是那個天才。
9.要敢向老師和同學問問題,一不能容忍模稜兩可的存在,一定要提問解決;二不要怕被別人嘲笑,過來人告訴你,真正厲害的人,從不嘲笑別人。
當然,儘可能向老師提問,同學掌握的並不一定那麼牢靠。
10.一定有預習也有複習。預習時提出問題,上課去尋找答案,複習時歸納整理,明確哪些已經掌握,明確哪些還沒完全掌握。
總結歸納,是高中階段最關鍵的方法。
11.做題一定要紮實。尤其是大題,做出結果,感覺會和做出來,不是一回事。刷題不能靠眼睛刷題,一定要做。
不怎麼用草稿紙的同學,一定有問題。
12.高中階段,主業就是學習。這個想法要擺正,無論是社團、科創、運動還是娛樂,都不能影響主業。
不要覺得,社團活動參加少了,能力弱了,進入大學後會吃虧。這些能力進入到大學大染缸,只要你積極不排斥,能力上會進步得更快。關鍵是什麼樣的大學,決定平台高低和視野的開闊度。
13.很多過來人或者老師,都和你強調平衡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的時間。其實更多的同學,時間的利用,根本就沒有到一個需要考慮平衡的地步,大量的時間還在浪費,沒有投入到課內學習中。
與其在活動和學習間權衡,不如少娛樂一點時間。
15.如果總用「我才高一」掩蓋自己的懶散,就算到了高三,你也緊張不起來。
習慣是養成的,態度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
16.高中階段,是你去適應你的老師,而不是你的老師去適應你。
那些走班制,給學生太多上課選擇的學校,目前在高考領域,沒有什麼好成果。
17. 一定要有好的朋友,注意是有好的朋友,不是有好朋友。
好的朋友,願意分享,互相傾訴但不消極,積極向上,可以一同努力。不好的朋友遲早會把你帶歪。
或許即將進入高二的你,正遭遇著漸漸變難的數學物理,漸漸逼近的升學壓力,以及越來越豐富多彩的高中生活。以下是過來人總結的高二18條潛規則
18. 高中三年的分水嶺,就在高二。高一時,一切都跟新的一樣,反正也拉不開差距。
高三時,所有人都鉚足了勁,想拉也拉不開差距。只有高二這一年,天時地利人和。都取決於你。
19.「高考出黑馬」是真的,「黑馬永遠是少數」也是真的。它脫穎而出的背後,是默默無聞勤勤懇懇的付出,但在它脫穎而出之前,你不得而知。
高考真的是一個特別公平的考試。你為考試付出了多少,你獲得多少的回報。
20. 你該構建一個成體系的錯題本系統了。
高二學習進度變快、知識點變難,整理錯題可以加快加深你對知識點的消化,從而增加你的做題質量。不能僅是機械地將錯題抄到一個本子上,而是要將錯題按知識點分類整理。考前翻看,你會知道思維漏洞容易出現在哪裡,在答題時去刻意改正。
在考試前看一遍錯題本,比刷一套新題一定更加有效。
21. 你該培養自己的應試能力了。
應試能力的發揮,取決於你的習慣。只有在平時做題中養成細心審題、卷面整潔、想清楚後落筆這些好的應試習慣,才有可能在考試中穩住陣腳,甚至超常發揮。
「平時當考試,考試當平時」是不準確的。
只有「把平時當考試」,才能「把考試當平時」。
22. 你該為高考做一些必要的積累,包括英語的詞彙詞組句型、語文作文素材等。
積累這件事情,短期來看是低成效的,但長期來看確實超回報的。
23.不要養成拖延症,如果有,請改掉。
有些同學想:到了高三,我再如何如何。但是,明明你現在就可以做這些事,為什麼非要拖延一年時間呢?拖延,正在殺傷你的積極性。
完成一件要事的最好辦法,請立刻、馬上、刻不容緩投入其中。
24. 高二這一年,很多學科都會上難度。不要一下被打懵了,先想想這個學科的特點是什麼?你要相信,沒有什麼學習方法能一招鮮吃遍天。
不要覺得那些總考高分的同學沒什麼了不起,他們一定有你所不知道或不願意嘗試的學習方法。對你來說,要麼向他們偷師,要麼繼續忍受被碾壓的樂趣。
等到了高三,有方法的努力和沒有方法的努力,差距就更明顯了。
25. 不要對偏科洋洋得意,要把偏科扼殺在搖籃之中。
高考高分的學生中,占多數的其實是一群「既沒有明顯弱勢科目,也沒有明顯優勢科目」的普通學霸。
26.向規範答題要10分。
規範化包括字體的大小、清晰度、卷面的整潔程度,還包括做題步驟是否規範完整,證明及解題過程是否嚴謹清晰。
27. 不要相信你對碎片時間的利用。
得事先準備好填充碎片時間的學習任務,比如背單詞,比如練字,比如背文言文。忽然有個空檔,這些學習任務才能馬上排上號。只有提前做好了時間規劃,才不至於有太多無法利用的碎片時間。
28. 必須多鍛鍊,才能在睡眠不足時擁有足夠好的精神狀態。
必須多鍛鍊,才能在換季感冒大爆發時保持健康不影響學習。
必須多鍛鍊,才能在長時間高強度的腦力勞動中找到解壓大腦放鬆神經的方式。
不僅如此,越臨近高考,你越會體會到,鍛鍊對你而言有多重要。
29.家長們要繼續了解大學,了解專業,了解高考形式,要有計劃地聽一聽相關的講座,進一進相關的群,收集一些信息,更要有意識地跟孩子交流一下,要幫助孩子去立志,立志不是喊幾個「我要當科學家」,這樣的口號,對於絕大多數學生而言,高考志願報下的那一刻,人生已經確定了大部分,所以,不要常立志,而要立長志。
30.高考的殺傷力不言而喻,家長這時候更要幫助孩子減壓(如果他有壓力的話),注意避免心理疾病發生,調整好心態。高考不僅僅是知識和智力的競爭,更是心理的競爭。心態決定著成敗,努力去尋找孩子最近的不良心態,並努力去改變,用積極的心態促使考試成功。要輸得起,才能贏得漂亮,不要把人生都壓在高考上,那樣的你既不懂高考,更不懂人生。
31.在人生的前30年,學歷是一張很重要的入場券。
「雙非院校的簡歷直接丟垃圾桶」是真的,「從來沒有500強企業過來校招」也是真的。說讀書無用的人,多半因為讀了無用書。說學歷無用的人,多半因為拿了無用學歷。
不然,「雙一流」名單一推出,為什麼爭議和討論那麼大?因為很多企業的招聘,會給出一刀切式的政策。
32. 大多數人在80%努力的時候,就以為竭盡全力了。只有很少的人付出了120%努力,卻覺得剛剛竭盡全力。
高三還玩著遊戲、追著番劇、逛街打球的學生,每天放學回家看半小時電視、睡前刷半小時微博的學生,比你想像的要多得多。
光是在高三戒掉這些「愛好」,你就能超過很多很多人了。
畢竟,只有超高分段,分數分布比較稀疏,剩下的,1分真的很多人。
33. 高三一開學,很多人發現那些原來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忽然突飛猛進。
千萬不要覺得你別別人厲害多少,對於大部分的好高中,同學們的初中基礎都是不錯的,之前不如你,或者不夠努力,或者沒適應高中的學習方法。
一旦他們開始努力了,一旦他們真正發狠總結歸納起來了,你又沒怎麼用力......
那你一定會加深對「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理解。
34.有些同學會感覺到,努力了,卻沒什麼作用。
我們首先建立了你的方法不是很差的前提下,比如不是天才的你需要攻克解析幾何和導數壓軸題。你覺得,題也做了,但是感覺考場上,還是碰運氣,看看遇到是不是自己會做的。
那只能說,你的努力還不夠,你肯定沒有集中性地刷解析幾何、導數壓軸難度題到一定量,你做的量不足以讓你總結歸納出方法。
不如試試刷200道導數壓軸題。
35. 高三最大的敵人是心態,心態最大的敵人是波動。
高三一整年你會經歷十幾二十場考試,能有一半完全考出自己水平就算不錯了。考得好得總結經驗,考不好得吸取經驗,不斷反思並反饋。這一整年你要做的,就是:提高均值,減小方差。
失敗未必是成功之母,好的失敗者才是。
36. 每個人都有心態爆炸的時候,沒有在廁所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高三。但發泄完了以後呢?面前仍然是兩條路,咬牙堅持和告老還鄉。
嘗試用「防禦性悲觀」去對抗負面情緒。即便所有不利條件都發生能有多差,曾經最差的時候能有多差,現在只要我但凡改變一兩個不利條件,就不至於淪落至此。想想有哪些自己能改變的,行動起來,讓自己的處境遠離最糟。
當你已經退到南極極點,接下來每一步,都是向北。
37. 一定不要用無數個「如果」去嚇唬自己。如果每個如果發生的機率都是某個「p」,無數個如果發生的機率就是「p」的乘積。學過數學都知道,無數個「如果」一定是小機率事件。
但是這只是說給那些足夠努力的同學。那些掌握不紮實,卻妄圖用「這個知識點考得很少,我不用掌握」麻痹自己的人,你沒聽說過墨菲定律麼?
38. 很多人不知道高三的努力,什麼時候是個頭,或進進退退,或努力維持,不知道終點。
高三本來就是一場沒有進度條的BOSS戰。與其糾結下次考試得前進多少名,不如給自己設立些「背多少個單詞」「刷多少道解析幾何」「整理多少個文言字詞」這樣踏踏實實投入時間就能完成的目標。
用「主觀目標」替換「客觀目標」,讓成就感和自我激勵來得更容易一些。
39. 高三狗的時間一定是不夠用的,永遠在顧此失彼,永遠在疲於奔命。
重要且緊迫的事,馬上去做。
重要但不緊迫的事,計劃去做。
緊迫但不重要的事,能不做就不做。
不緊迫也不重要的事,想做也不要做。
分別對應四個例子:考試前抱佛腳,背單詞看錯題,老師忽然甩鍋班級活動,番劇更新想刷。
40. 一隻高三狗每天的學習時間在14個小時以上是正常的,15個小時以上是普遍的,16個小時以上也是存在的。但即便是同樣的投入時間,效率不同也會顯著影響產出。
大塊時間,如果精神好,做高投入高產出的事,比如刷題。
大塊時間,如果精神不好,做計劃、做歸納,比如整理錯題。
碎片時間,如果精神好,做周期長高回報的事,比如背單詞。
碎片時間,如果精神不好,做低投入低產出的事,比如翻案頭書。
分別對應四個例子:聽課與刷題、計劃與歸納、有目的積累,無目的積累。
41. 一輪複習的主要目的,就是密鋪知識點。對於基礎不錯,但是高一高二學習不是很紮實的同學來說,這絕對是你最好的機會。
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到二輪複習,再想逆襲,就難了。
你要一點一點扎紮實實地總結、梳理,自己一定也要有一個複習的進度條。這個進度條,可能比老師的略微慢一些,但是每個你進度條過完的部分,你都要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你絕對掌握的,哪些還有一些小問題,積極提問或者補課去解決。
要知道,這些小問題,可能就是你自己二輪複習的時候的重點了。
42. 對於數學和物理來說,方法積累是至關重要的。
比如圓錐曲線的中間結論(切線/割線斜率、弦中點、割線長等),比如導數恆成立問題構造函數的類型(總共有哪幾種構造)。
事實上,如果你刷了足夠多的題目,也會有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但如果你主動積累在方法本上,尤其是那些花了很多時間的、沒做出來的、做錯的題目,積累的速度就會更快,解難題就不再是靠靈感、靠嘗試。
43. 對於無謂失分,也要有意識地去整理一下。哪些是反覆做反覆錯的,哪些是出題人挖好了坑等你跳的。
尤其是那些自己反覆犯的低級錯誤,有老師經常說,就是不夠疼,疼一次就徹底記住了。
哪有那麼多給你疼的機會,發現自己同一低級錯誤出現兩次,你就該上你專門記錄低級錯誤的本子了,你應該清楚,每個科目自己容易犯的低級錯誤有幾個。
每次考試前,過一遍,避免再犯。
整理錯題從來不是目的,不再犯同樣的錯才是。
44.一輪複習最重要的,不是考試也不是刷題。
一輪複習最重要的事,是梳理完成自己對於某一學科的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包含知識知識體系和方法體系。
知識體系和方法體系之間的溝通是靠考點進行的。
這些個考點考什麼知識,用什麼方法,是你一輪複習要弄清的事。
45. 一時雞血是容易的,難得的是一直保持昂揚的鬥志和堅定的決心。
高三弄清楚這個道理,並持續給自己目標,持續動力滿滿、意志堅定的同學,現在感覺都挺厲害的,而且你會感覺到以後他們也會很厲害。
46. 大學了,總有人說,要是我當年怎麼怎麼努力,我也能考上xx大學。
長期持有這種論調的人,一般屬於現狀還不錯能接受,但是永遠有一些遺憾,他們再也摸不到。
你要去感受一下,他們說這句話時候的那種語氣。
希望你不是,如果你是,我想告訴你,工作後,還是有這樣一類人說,要是我大學時候怎麼怎麼努力,我也能拿到xx的offer。
47.上大學前,每天都是兩點一線,醒來就是上課作業考試,簡直枯燥死了。
上大學或者工作後,回頭想想:枯燥真**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mQu-HIBd4Bm1__YyH3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