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比才知道,玉米秸稈還田播種小麥產量高,但要做好這幾點

2019-09-26     回村歇歇

過了秋分,冀魯豫交界農業種植帶上,夏玉米開始進入收穫期。而夏玉米收穫往往跟冬小麥種植密切相連。現在多數農戶採取了機收玉米,秸稈還田後播種冬小麥。

秸稈禁燒推動了秸稈還田

自冀魯豫農業耕作帶,1990年開始,農戶大量種植夏玉米後,每年掰了玉米棒子,騰出玉米秸稈播種冬小麥。騰地成了農民一項繁瑣沉重的體力活,加之隨著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不再有農村常年燒柴火做飯,玉米杆就成了農活中的老大難。

那些年,農民處理玉米秸稈主要有兩種做法:

一、把玉米秸稈從地里拉到坑裡路溝里,或者乾脆鋪在路上,供來往車輛碾壓,路上鋪了一層又一層,讓過往車輛很難同行,晚上不知道被誰就把鋪在路上的玉米秸稈點燃,狼煙滾滾。

二、大面積的玉米秸稈,在地中心的農戶乾脆就把玉米秸稈堆成大堆,然後點燃。俗話說火大沒濕柴。因此在玉米收穫期間,每到晚上,田野里會燃起一堆堆篝火。

因為焚燒秸稈有人誇張說:焚燒秸稈的煙已經干擾了飛機的航線,讓飛機找不到機場降落了。於是政府部門打響了禁燒秸稈戰役,每到秋收,村村設立了禁燒指揮部。



有了對比,讓農民認識到秸稈還田播種冬小麥產量高

玉米收穫機的推廣應用開始,多數農民不看好玉米秸稈還田。因為,從前冬小麥播種耕地都需要「凈地」,就是把地里的玉米葉子雜草用耙子摟出地頭,讓地表乾乾淨淨後,才開始撒糞撒化肥耕地,耕地後還要粑地,把地里的玉米根等粑出來,扔出地頭。

農諺道:麥在種,秋在管。就是說,小麥的豐收豐產主要在於播種。所以,農民們非常重視冬小麥播種,把滿地玉米秸稈打碎在地里,耕作層里都是玉米秸稈,小麥咋能出好苗?咋能長好?很多農民不看好玉米秸稈還田。

自從2010年,有了玉米秸稈還田機,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軍寨村村民劉社月地多勞少,冬小麥播種,家裡的有塊地來不及騰出玉米秸稈,就用機器把秸稈還田到了地里,結果第二年冬小麥收穫時,明顯看出玉米秸稈還田的地塊小麥長勢好。

第一年,劉社月覺得小麥長勢好的地塊,不認為這是玉米秸稈還田的功勞;第二年玉米秸稈還田的地塊仍然冬小麥長勢好;第三年他乾脆在同一地塊一半把玉米秸稈騰地後凈地,一半地玉米秸稈還田,同樣施肥旋耕播種冬小麥,同樣澆水管理。當冬小麥收穫時候,玉米秸稈還田的半邊地比凈地後的半邊小麥長勢好很多,讓外人看,都認為是兩戶的農田。

經過三年,有了同一塊地對比,劉社月徹底相信了玉米秸稈還田的好處,至今所有地塊都實行了玉米秸稈還田播種冬小麥。

那玉米秸稈里都含有什麼養分,看看專家怎麼說

玉米秸稈本身沒多大肥效。但它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加腐殖質,能增加土壤團粒結構,保肥持水能力加強。

秸稈直接還田或間接還田的 3年微區培肥試驗研究結果表明 ,無機肥的增產效果特別明顯 ,而施用有機物料 ,更主要的作用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 ,培肥地力 .與無肥對照相比 ,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可使土壤有機質提高 3.0 6 %~ 2 7.78% ,各有機物料對土壤有機質提高的順序依次為 10 0 %秸稈 5 0 %秸稈 土糞 牛糞 33%秸稈 根茬 .在含C量相等的條件下 ,秸稈對土壤有機質的保持和提高好於土糞 ,土糞好於牛糞 .同時 ,與單施化肥比 ,有機無機肥料配合施用可使土壤易氧化有機質增加 10 .91%~ 2 0 .6 7% ,使浸提腐殖酸提高 1.4 3%。

玉米秸稈還田要做好這幾點,才能增產

農民連年來對玉米秸稈還田做了總結。秸稈還田影響冬小麥長勢產量的都是人為因素農業耕作粗放所致,玉米秸稈還田對下茬冬小麥長勢和產量有這兩面性。秸稈還田利用好了,增產不少;若秸稈還田沒利用好,也導致冬小麥因缺苗黃苗而減產。

因此,充分利用玉米秸稈還田,促使冬小麥增產,就要做好如下幾點:

一、充分碎杆

在機收玉米時,玉米秸稈要充分破碎。收了玉米棒子後,再用專業玉米碎杆機破碎,讓地里不出現一根長玉米杆。可人工檢查一遍,把地頭機器拐彎出漏碎的玉米杆拾起來帶出地頭。

二、趁濕碎杆

玉米碎杆一定要趁濕,玉米秸稈里水分越大,秸稈內纖維換沒幹,更容易粉碎,還節省機器動力。

三、趁濕旋耕土地

濕玉米秸稈破碎後,及時旋耕,濕玉米秸稈破碎後,充分與土壤旋耕攪拌,融化快,能儘快與土壤形成團粒,碎玉米秸稈沫會徹底融合在土壤里,發揮作用。

四、適當加大播種量

因為玉米碎秸稈在旋耕後的土壤里,致使土壤不實在,容易漏種子,就是有部分小麥種子落入土壤太深或者太淺。太深了上不來,太淺了因為風乾了墒情也上不來。因此每畝可增加3~5斤小麥種子,來保證小麥苗的基數。

五、小麥播種後鎮壓

墒情好的地塊小麥播種後,要及時鎮壓土壤,防治播種小麥後的土層跑水進風,跑了墒情而影響冬小麥出苗。

六、墒情差的地塊要及時澆出苗水

墒情差的地塊,冬小麥播種後,悶3~5天,使小麥種子在土壤中吸水膨脹後,及時澆出苗水。墒情差的地塊,前面播種後面就澆出苗水,土壤乾的快,致使土壤板結,不利於齊苗;種子在土壤里悶幾天後,種子發芽出根了,一水可齊苗。

七、一定要打凍水

在小雪前後,一定要為冬小麥苗澆凍水,保證冬小麥苗鋪根,根系發達,安全越冬,為來年小麥返青打好基礎。

來年冬小麥返青後,追肥,防病治蟲就正常管理即可。

八、秸稈還田播種的冬小麥要加強苗前和苗後病蟲害防治

因為秸稈還田,導致玉米秸稈攜帶的蟲源會躲在土壤里越冬。這些越冬害蟲里尤其躲在碎玉米秸稈里的灰飛虱,這種害蟲對麥苗的為害可導致小麥叢矮病的嚴重發生。

在小麥播種後苗剛露頭,和麥苗出齊後,間隔7~10田,分別地表噴洒氧樂果或吡蟲啉等農藥兩次,殺死灰飛虱,不讓灰飛虱把毒傳染到麥苗上。

特別提示:因灰飛虱傳毒導致的小麥叢矮病無殺菌劑防治,只有殺滅灰飛虱,杜絕攜帶病毒的害蟲。

總結:

玉米秸稈還田播種冬小麥好處多,但需要各個程序的農活要做精細。傳統冬小麥種植因為是牲畜犁地,動力弱,需要把玉米茬等雜草凈地後才能作業;現在的農機動力強大,可把秸稈玉米茬得充分粉碎,旋耕機又可以把碎化的秸稈攪拌在土壤里。

現在,農業耕作方式的改變,「麥在種,秋在管」,這農諺給出的道理沒有改變,只是麥在種的方式改變了,這反而更強調了冬小麥的播種要做到精細化,才能有效利用玉米秸稈還田促使冬小麥增產。

說明:「那玉米秸稈里都含有什麼養分,看看專家怎麼說」該節內容為引用資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hL5bG0BJleJMoPMCv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