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登春晚,迷倒全中國,爆紅十年,巔峰退隱,他才是寶藏男神

2021-02-10   匠心之城

原標題:27歲登春晚,迷倒全中國,爆紅十年,巔峰退隱,他才是寶藏男神

關注匠心之城,遇見詩意生活

翻開費翔微博,發現這位曾經風靡全球的歌壇巨星已經年過花甲。

舉著生日蛋糕的臉上也多了幾道皺紋,身旁依舊是那隻十年前被救助的波斯貓,倒是有了幾分施瓦辛格的味道。

當年席捲過時代、引領過潮流的少年郎,歲月過境後,另有一番沉澱下來的魅力。

01

從1987年的春節晚會開始,費翔和他的歌聲飛遍全國。

「你就像那一把火,熊熊火焰溫暖了我。」

爆炸頭與喇叭褲、身高1米9、迷人的五官、深邃的眼眸,淳厚性感的嗓音。

陳丹青曾這樣描述23歲的費翔,「皮膚鮮艷,像是蒸籠里剛蒸出來。」

配上迷人的笑容,費翔成了全國男女老少都愛的大眾情人,引得無數少女粉絲瘋狂尖叫。

央視曾收到好幾大麻袋年輕姑娘寫給他的交友信,費翔的這把「火」無疑燒到了全國觀眾的心裡。

好看的外表下,並不單單只有一身軀殼。他又有一種三好學生式的謙遜與禮貌。

1960年費翔出生於台灣,父親是美國軍人,母親是中國哈爾濱人,典型中美混血兒。

家庭環境比較富裕,13歲體重就達200斤,一次能吃100個餃子。

因為胖,常常被同學排斥,總是少言寡語。為了給費翔換個環境成長,1978年,家裡人決定把費翔送往美國發展。

年輕時的費翔想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從台北士林美國學校畢業後考入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醫科。

當年班上只有兩個人考入史丹福。

費翔在學校偶然間看到同學院學生的戲劇表演,深深被震撼,多次向校方申請轉入戲劇系,獲批後又考入紐約戲劇學院。

他的人生道路從那時起轉向了。

1981年費翔回到台灣時被張艾嘉發掘,參與演出台視單元劇《十一個女人》的拍攝,從而進入演藝圈。

1982年費翔第一張專輯《流連》一出即火,不僅獲得了台灣的金曲獎,甚至被新加坡評選為「亞洲十大歌星之一」。

那一年周星馳,梁朝偉在無線藝人培訓班剛畢業,吳君如和劉嘉玲剛踏進演藝圈學習。

彼時的費翔已經涉足電影,參與瓊瑤主導的《問斜陽》及《昨夜之燈》,之後和鍾楚紅主演《竹籬笆外的春天》,劇中染了金髮的美國軍官角色,又風靡了好一陣子。

此時費翔的人氣達到了巔峰,不管是唱片、電影、電視專輯等,一個最受歡迎藝人可以做到的他都做到了。

費翔成為一線巨星。

02

費翔的大明星生活,其實只有短短十年。

1982年在台灣成名,橫空出世闖進大陸,又在1989年悄然離去,去百老匯做一名最普通的演員。

一次小小的嘗試,都有可能意味著一個大大的冒險。突然從一個天王巨星,變成一個普通的演員,這個落差費翔能承受嗎?

費翔卻清楚地意識到「熱度總有燒完的一天」。

「我要完全把費翔兩個字擺開,看我這個人到底值幾分。如果你不是費翔,那麼你是誰?」

正因為早早地意識到這一點,為了挑戰自己、更深刻地走進音樂,費翔以30歲「高齡」成了百老匯第一個華裔演員。

他找到這個答案了嗎?

我想,他已經找到了。

百老匯呆的那7年,對費翔特別重要。考《西貢小姐》跟別的演員一樣排隊,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在《西貢小姐》扮演了近一年半的美國大兵。

在演出了另外幾齣音樂劇之後,1996年費翔被韋伯選中參加韋伯音樂劇的巡迴演出,與費翔同台演出的是韋伯的前妻,《劇院幽靈》中克里斯蒂的首演莎拉·布來得曼。

此舉讓費翔的名字出現在《紐約時報》的樂評版上。

《日落大道》中老明星有一段在鏡子前的獨唱,回憶年輕時擁擠的走廊、遍地的鮮花和人們仰慕的眼神。

當我們還在感嘆他昔日的輝煌和今日的後來者居上。

我們忽略了他在百老匯的發展,換句話說,是因為他沒有時間顧影自憐。

這次音樂會的成功使他更堅定了把整版的韋伯音樂劇引入國內。

他說服韋伯先生帶巡演團來中國演出,還參與音樂會的整體策劃和組織,這就有了2001年分別在人民大會堂和上海大劇院上演的《非凡之作》音樂會。

開演前,他還做其他演員的工作:「觀眾可能聽不懂我們的歌詞,也不太了解劇情,特別是中國觀眾比較含蓄,鼓掌的聲音不會很響,你們不要因此沮喪。」

可是現場觀眾反響很熱烈,許多人起立鼓掌直至三次謝幕。

為了讓中國樂迷更好地理解音樂劇經典的精華。

1997年,費翔在《楊瀾視線》節目裡,以嘉賓主持身份介紹了六集百老匯的音樂劇。

先後兩次出資製作了百老匯音樂劇經典唱段的中文版專輯:1997年的《百老匯精選》和2004年的《百老匯經典輯》。

費翔,在他平和的生活中還在醞釀新的高峰。

03

《畫皮2》顛覆性出演大反派角色「天狼國大巫師」。其扮丑扮凶「驚」倒觀眾。

費翔從接拍大巫師這個角色起,就定好了「努力讓觀眾認不出我」的基調。所以,每天面對4小時以上近乎「殘忍」的化妝,依舊很是享受。

舞台上費翔擁有優雅的舞姿和動人的嗓音,拍動作戲,第一次吊威亞,多年舞台功底只能起輔助作用。

費翔作為巫師自然全副武裝,一身行頭讓他行動起來頗為困難,為達輕盈效果只吃水果喝咖啡,力求讓自己的動作更輕盈。

對於反派角色,費翔曾說「我不會因為演了反派而擔心被觀眾排斥,我希望影片中的我在破滅瞬間,觀眾可以投來惋惜之情,我覺得我就成功了。」

他用「自毀形象」表演告訴所有喜歡他的觀眾:「我一直都想做一名演員,而不是一個偶像。」

他在新電影《三打白骨精》中飾演的國王角色,讓大家看到一個顛覆性的費翔。

這位總是出乎人意料的「萌大叔」,想讓觀眾忘記自己的外表,認識到一個更真實更觸及靈魂的自己。

正是這種謙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讓費翔的每一次演出都令人驚艷,觀眾對他的熱情也經久不衰。

《一代宗師》里有句台詞: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但費翔的人生似乎倒過來,他先見眾生,再見天地,最後才見自己。因為只有搞清楚你自己是誰,人才能安心地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

2015年推出新專輯《人》的封面,你看完不必驚訝。

這些年來費翔發現,人們習慣了善意地對他高大英俊的外形津津樂道,但無形中遮蔽了許多真正需要被關注的事情。

外表之下的膚色,年齡,胖瘦,其實都無關「我」本身。

X光片內,透過層層分解,原來我們都一樣。

一直以來,費翔都在一層層褪去自己的偶像軀殼,努力讓我們透過一切表象看到他更真實的內在,也帶我們一起來面對生命的真相。

費翔依然優雅,笑稱自己變老,「因為這是一種正常狀態」。

老了就是老了,不願意一直抓著青春不放。不是愚蠢,而是最終會很不愉快。

04

「請允許我唱一支歌獻給我的外婆,獻給我的母親,獻給我的故鄉......」

當年演唱《故鄉的雲》的時候,姥姥和媽媽坐在觀眾席。

這是一首遊子歸鄉的寄託,其中蘊藏著對家人的牽絆,對故鄉的思念。最真實的東西才最容易留下最深的印象。

從出生到1987年,費翔從未見過自己的姥姥,直到一位好心人把照片帶到台灣,失散多年的親人才得以重逢。

人生的重大選擇出現在了費翔的面前,經紀公司明確了各種利害「你可以回去,但是等你回來後,我們不敢保證你還能唱歌。」

深思考慮之下,費翔選擇「回家」尋根。

四十年分隔兩岸、母女別離,費翔看著母親和姥姥重逢的場景,一時間無限唏噓。他感慨家人是最重要的,家才是永恆的港灣。

讓費翔明白珍惜生命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喜歡的事,正是姐姐的離去。

年長他六歲的姐姐是一個勇於追求夢想的人,玩樂隊、學服裝設計。

一天半夜姐姐拉著費翔的手說「我真的不想死,你一定要替我好好活著」,費翔痛哭流涕,卻無能為力,最終姐姐還是走了。

2013年,父親的突然去世,年過八旬的母親幾次重病,讓他對生死有了一番深刻的感悟。

他忍不住感慨,只有死亡才會讓你對時間有一個徹底的了解,了解它的限度。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天,這個倒數就開始了。但或許只有一種方式可以延長人的生命,這方式就要從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開始。」

那片故鄉的雲已化為光陰之影,投射在費翔的臉上,但這位滄桑的「男神」並不怕那濃密的鬍鬚暗示著自己年華老去。

從「小鮮肉」到儒雅大叔,從熱情如火的流行歌曲到藝術底蘊深厚的音樂劇,觀眾對於他的眷戀從未改變。

如今社交平台上多是他在國外的寫意生活,全世界旅行;閒時看畫展,閱讀;號召愛寵人士減少被遺棄的小狗小貓,做好寵物節育工作。

有沒有愛人,TA是誰?不會深究。在他那一輩的藝術家看來,這是他的私事。

人總得有秘密。

保留自己的秘密、又能享受自己的生活,身邊的兩隻貓陪伴多年。

是這位美貌男子在這冰冷的世間,所能得到的最溫柔的際遇。

資料來源:

《先鋒人物》53期:費翔

《人生相對論》11期:費翔

金羊網-新快報:52歲費翔談婚姻:就算一生單身 也不代表沒愛過

中新網:費翔專訪:87年春節晚會改變了我的事業

— END —

最後介紹下我們的同名視頻號,

每天分享傳奇又平凡的匠人故事,

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把一輩子獻給手藝,

這是我所理解的匠人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