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強勢,全家都要聽他一個人的,吵架要占上風,占一點下風不幫他的人就要倒霉,整天數落兒媳對家裡沒貢獻沒付出,教唆兒子扇兒媳巴掌,催促兒子離婚,連孫子都知道,爺爺打媽媽。
60歲的李光明,已經快兩個月沒見孫子了,思念孫子心切的他,只能到幼兒園來看一眼,可是現在也已經三天沒看到孩子來上幼兒園了。
李光明很著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急忙求助記者。
記者在幼兒園門口見到了李光明,他說,自己只有這個獨孫,從過年看到了一下,現在已經好幾個月沒看到了。
李光明說這都是兒子兒媳在故意躲著他,不讓孩子跟他見面,甚至還不讓孩子到學校來上學。
聽到李光明的話記者也是一臉懵,兒子兒媳和老人究竟有多大的仇,甚至為了不讓老人見孩子,還不讓孩子到學校來。
記者詢問了幼兒園的老師,得知確實孩子已經三天沒來上課了,並不是請的病假或事假,而是孩子媽媽給他辦了轉園手續。
根據李光明所說的,他現在不知道兒子的電話,也不知道兒子住哪兒,之前自己傾盡所有給兒子買的婚房也被他賣掉了,全家人都搬走了,就是為了躲著他。
記者很疑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兒子兒媳要如此躲著這個60歲的老人。
兒子兒媳為何躲著自己,李光明也說不知道,他說自己一直是在鄉下老家生活,和老伴分居兩地,老伴則在城裡給兒子帶孩子,隨後記者聯繫上了李光明的老伴。
李光明的老伴王愛蓮告訴記者,原本李光明也是一直和兒子住在一起的,只是因為後面吵了架,所以合不來他才住回了鄉下。
對於吵架原因,王愛蓮欲言又止。
「主要是他不喜歡兒媳婦,因為我兒媳婦不喜歡叫人。」王愛蓮說李光明和兒媳合不來,兒媳婦不喜歡叫人,李光明覺得兒媳沒有教養。
王愛蓮說自己和兒子一家相處得很好,自己天天都能看到孫子,王愛蓮說兒子兒媳和她關係都不錯,主要就是老伴脾氣太大了,大男子主義,誰都要聽他的才行,這也是兒子和他吵架的原因。
為了得知事情的真相,記者建議王愛蓮打電話叫兒子來一趟。
半個小時後,兒子李晨來到了母親的住處。李晨告訴記者,他們並沒有躲著父親,也沒有不讓父親見孩子,賣掉婚房搬家是因為不堪忍受父親給他家庭帶來的影響。
李晨說自己當年買這個婚房,是跟妹妹借了幾萬,然後父親拿了幾萬,自己有點積蓄,加上貸款十幾萬買的,後面自己又開了個店做生意,他壓力也很大,就這樣父親還總是給他找麻煩,他不堪忍受所以賣掉房子,把妹妹的錢還了之後,剩下的分給了父親。
李晨說孩子轉園是因為父親跑到幼兒園要接走孩子,孩子在學校要上課,學十以內的加減法,老師都說了不能隨意請假,可是父親跑到幼兒園不顧紀律非要接走孩子。
後來幼兒園老師聯繫了孩子媽媽,孩子媽媽無奈之下給孩子辦了轉園手續。
李晨說現在他的婚姻也瀕臨破裂,因為父親總是攪和進來,他跟妻子也是爭吵不斷,兩個人都分居了,現在也差不多快離婚了。
記者:叔叔,你知道你兒子都快要離婚了嗎?
李晨:他還催我離婚,叫我趕緊離婚,我跟我媽是一樣的性格,都想著在家忍一下,家裡能和睦一點,他要跟我老婆吵,叫我趕緊跟她離婚。
李光明:我哪是叫你離婚啊,我只是建議你離婚。你是個男子漢,什麼事情要心裡有數。
李晨說,父親還總是在背後挑唆夫妻倆的關係,每次他們公媳兩個人吵架,父親就在背後慫恿自己去扇妻子幾個巴掌,說這是應該的。
李光明:你離不離婚,跟我沒關係,那不是我的責任,我管不了那麼多。
李光明在一旁指責兒子太軟弱,所以兒媳婦才會這樣強勢,對他不尊敬,不把他放在眼裡,甚至都不叫他。
李光明說兒媳是個好吃懶做的女人,兒子在外打工,她生完孩子不出去上班,在家裡玩,有時候出去打麻將,三更半夜才回來,孩子也要叫老伴幫忙帶。
還有一件事李光明覺得很生氣,那時候兒媳懷孕了,兒子在深圳上班,他叫兒媳去兒子那裡,兩個人可以互相照顧,可是兒媳卻非不去,要待在家裡,這個事情讓他覺得很生氣,兒媳不聽他的話。
李光明說兒媳嫁到他們家七年了,沒有叫過他,也沒有給他端過一杯水,他也沒辦法接受兒媳的生活方式。
李光明心裡積攢著對兒媳的不滿,他覺得兒媳是個不負責任的女人,對家裡沒有一點付出,孩子從生下來很小就沒吃母乳了。
李光明有一兒一女,女兒遠嫁上海,他之前一直和兒子一起生活,家裡大小事都是聽他的,李光明人很強勢,剛好兒媳玉玲也是個強勢的人,兩人你不聽我的,我也不聽你的。
李光明說現在自己住在鄉下老家,老房子因為年久失修,牆皮都脫落了,牆壁也因為浸水都發黑,還有一面牆隨時都有倒塌的風險。
李光明為了證實自己所言非虛,帶著記者去看了老家房子,他說自己現在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賺不來錢了,到了要依靠子女的年紀,他希望兒子能出錢幫他修繕下,可是兒子一直沒有表態。
記者:你兒子城裡房子裝修那麼好,你可以去住啊?
李光明:你也看到了,他昨天對我那麼凶,我現在沒有辦法,我想自己住,這家裡又是這個樣子。
李光明:那個房子是他裝修的,可是房子是我女兒的,她是說給我們養老住,可是我女婿又沒說叫我們住,覺得不大好。
李光明說他為了兒子辛苦了幾十年,給他娶老婆,還幫他借錢買房子,為兒子付出了很多,他十分懷念以前一家人在一起和睦相處的時候。
李光明覺得兒子對他的的態度有轉變是從兒媳進門之後,兒子開始會對他發脾氣,開始不聽他的話,違背他的意思,所以李光明把一切的錯誤都歸咎於兒媳身上。
那么兒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在李晨的幫助下,記者聯繫上了兒媳玉玲,雙方見了面。
李光明:在她沒有進門的時候,我和兒子的關係很好的,包括跟我老婆的關係,就是她,進了我們李家的門,七年了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李光明拉著記者,當著兒媳的面數落她,覺得兒媳破壞了他家裡的和睦。
李光明:這個女人的性子,我真是琢磨不透,孝順的話我也不說了,起碼的禮節也沒有,七年沒叫過一句人。
在一旁的玉玲說開始的時候還是叫人的,後來不想叫了,對於公公的指責,她表現得很淡定。
玉玲說公公就是太自我為中心了,想著安排一家人的一切,希望家裡人都按著他的意願去執行,可是他們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這在公公眼裡也是他們不孝順的地方。
玉玲:他太大男子主義了,別人都得聽他的。之前我老公在外面上班,我在家帶孩子,我叫他錢放我這裡,結果他爸當著我父母的面叫他不能給我,到現在結婚七年,他的錢沒交給我。
玉玲說其實不是她影響了家人的關係,而是公公總是干涉他們小夫妻的事情,搞得他們經常吵架,都要過不下去了。
玉玲還說之前有一次,公公做得很過分,城裡他們的婚房,當時公公也是出了錢買的,一家人住在一起,結果公公有一次把家裡鎖換了,不讓她進門,為此兩人還大吵一架。
玉玲:無論大事小事他都是要吵,而且還要占上風,只要占一點下風,誰沒幫他誰就要倒霉。
李晨也說自從有記憶以來,父親就是很嚴厲的角色,在家裡只有他說的份,他說的必須要執行,小時候挨打那都是常事,所以就算現在自己三十多歲了還是怕他。
李晨:他太難說話了,我真的怕他。他一件事可以說一百次兩百次,什麼難聽說什麼,在家裡我兒子都會說爺爺打媽媽這樣的話。
李晨說其實當初自己結婚還是父親催他趕緊結婚的,那時候妻子比他小了七歲,兩人在一起懷孕之後父親就抓緊給他辦了婚禮,還借錢買房至於後面看不慣妻子,是因為她不愛叫人,而且說話比較直接,不會順他的意思。
李光明只有一個兒子,也只有一個獨孫,他想在家裡樹立一個權威,一家人都聽他的安排,可是兒媳性子直,脾氣也大,因此兩人摩擦不斷,導致家裡難以和睦。
李光明的妻子王愛蓮小聲地告訴記者,她說自己也害怕老伴,在家裡有矛盾能躲就躲,從來不敢和他發生正面衝突。其實兒子兒媳都挺好挺孝順的,就是老伴太強勢了,誰不順他,他就看誰不順眼,就跟人過不去。
為了解決一家人矛盾,記者約了雙方來到村委會做調解,記者覺得作為晚輩的兒子兒媳,不要採取躲避的方式去對待老人,老人只是想找存在感,畢竟強勢了一輩子,有時候能依著就依著。
對於李光明,作為父母也要體諒小輩,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壓力大,做父母多體諒,讓他先住女兒那個房子裡,給他們年輕人留空間,還有理解他們的壓力。
這是《尋情記》里的真實故事,李光明就是個不明事理的老人,原本和兒子兒媳住一起,可以盡享天倫之樂,兒孫繞膝,多好啊,他非要作妖,跟兒媳吵架,還動手打兒媳,覺得還不解氣,攛掇兒子扇兒媳巴掌,這真不是個正常家長做的出來的事。
都說婆媳關係是最難相處得,沒想到也有好事的公公,在家裡強勢霸道了一輩子,欺負兒女欺負妻子一輩子,沒想到老了,兒子娶回一個不服他管教的老婆,這下把他氣壞了,所以的錯都歸於兒媳身上。
其實李光明的妻子和兒子早就無法忍受他了,只是兩個人都是軟弱的性格,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遷就忍讓,這樣讓他覺得自己永遠最厲害,愈發不講道理。
遇到這種不明事理的老人,該如何盡孝?
我覺得兒媳不喜歡公公可以,自己遠離他,可以不去看望他,但是不能帶著兒子老公都不回去看望老人,畢竟那是他家的人,他的後輩,反正他們怎麼盡孝是他們的事。
作為兒子的肯定首先要站在老婆這邊,但是他們兩個合不來的人,就不要強行讓他們在一起相處,還是離得遠點比較好。
父親就算再怎麼大男子主義,畢竟養育了你,這個贍養責任還是要盡的,看得順眼多走動,看不順眼少走動,但是該給贍養費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