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對時尚潮流的影響力毋庸置疑,早有滑板運動滋養出的 Stussy、Supreme,又有籃球帶起來一整個 Sneaker 文化的繁榮,網球中崛起的 Casablanca 等獨立單位,再到疫情期間的飛盤和腰旗必須會混搭的 Urban Outdoor,再到如今又火起來的皮克球以及其他運動……不管你是否喜歡或者平時運不運動,它們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穿搭。
如今眼見下一波流行趨勢,極有可能就是高爾夫。
長久以來,高爾夫似乎都是富貴專屬並固化為偏見。起源於 15 世紀蘇格蘭的高爾夫,屬於是王公貴族偏愛的運動,後來逐漸在全球範圍內推廣開來。但因為其收費昂貴,入會門檻高,勸退不少人。這也導致如果有人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揮桿的樂趣,大抵會被從未玩過的他人先扣上個「裝」的標籤,或陰陽一番。但如今,這種情況似乎正在改變:
隨著更多年輕人參與,加之運動主導的都市生活方式大趨勢,讓大家重新審視高球這件事——它可不僅是一種愛好或消遣,回歸本質它仍舊是一門運動。
畢竟想要保持 18 個洞都穩定發揮,對於肌肉力量控制以及大腦即使思考決策的能力要求可都不低, 高球可謂是平衡身體和大腦控制的完美之選,堪稱是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象徵。
而對於諸位潮流玩家而言最關鍵的服飾造型,如果說過去的 高球著裝是這樣的……
《人民的名義》這幕記憶猶新
那現在就是這樣的潮流聯動高爾夫讓人直呼心動!
Bogey Boys x Adidas
Malbon Golf x Undefeated
Nike x Drake Nocta Golf
Kith For TaylorMade
Adidas x Georges Wendell
竟然都做到了這種程度,拜託!不管我會不會打高爾夫,都很想要擁有啊!
除開這些大動作的聯動,其實還有不少獨立潮流品牌也一直在以高爾夫為核心去推廣這項運動,穿得有型,打得有趣,沒有門檻,人人皆可參與。
首先要介紹的必須是 Malbon,這間在 LA 成軍於 2017 年的品牌在潮流高爾夫領域人氣相當之高,他們的目標就是「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參與高爾夫這個地球上最偉大的比賽」。屬於是如果你是潮流高爾夫玩家,就不能不知道 Malbon,占據時髦 高球的頭把交椅。
Malbon x New Balance 997G
Malbon x Undefeated
由 Stephen Malbon 和他的老婆 Erica 一起創立,Stephen 是從小就打高爾夫,人到 30 則重新發現它的樂趣,由此當作自己的新事業去做。從一開始,Stephen 就希望 Malbon 不僅僅是賣賣衣服那麼簡單,而是希望打造一個「Malbon Club」性質的社群,Malbon 不應該是某件具體的事物,而應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徵。
Malbon x Budweiser
有一次一個年輕小孩路過 Malbon 店裡,逛了逛問這是什麼,正好在店裡的 Stephen 介紹道這是高爾夫的東西。「但我並不會打高爾夫」小孩轉身要走,但 Stephen 邀請他拿起球桿試了一桿,「現在你是個球手了。」故事挺雞湯,但卻是能看出 Stephen 是希望 高球被更多人所喜愛。
歸功於這樣的初心,他們的聯名對象相當豐富,跨界範圍很廣。除了服飾,並與不少私立學校以及組織合作去推廣 高球運動,已然建立起充滿活力的高爾夫社群文化。題外話是,如果你想要做品牌,Malbon 可以說是是一個很不錯的研習教材。
Malbon × Beams Golf
Malbon × Nike Golf
Malbon x Sperry
THRIFT SHOP-MACKLEMORE & RYAN LEWIS進度條03:5200:00/03:52
忘記 Macklemore 是誰?
他的《Thrift Shop》你絕對聽過
前段時間剛釋出的和 Adidas 的聯名款,可以說是太太太喜歡了。是由說唱歌手 Macklemore 創立,他說自己有一次和哥哥一起打球,如果說以前打球只是休閒,但那一次的挑戰自我給他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快感,重新愛上這項運動,因此創立了 Bogey Boys,延續自己對高爾夫的熱愛。
Bogey Boys x Adidas
Macklemore 不僅自家廣告自己出鏡,就連音樂封面也要穿自家的衣服
每一季出品都挺種草的,即便是離開了高爾夫球場這一使用場景,走上街頭日常穿搭也完全沒問題。
說是一個高爾夫服飾品牌,Whim Golf 更像是一個藝術工作室,他們目的在於建立起一個溝通藝術與運動的橋樑,並將高爾夫民主化,一起建立起友好的社群文化。除了服飾之外,也會有各種 Pop-Up 和實驗性的玩法,官方也會分享一些古早高爾夫歷史或有趣的高爾夫 Meme 圖,讓大家可以全方位了解得更多。
來自西德克薩斯州 Devereux Golf 誕生於 2013 年,在時尚絕緣體的德州瘋狂生長,其名「Devereux」則是致敬創始人奶奶的名字。以「Play More, Complain Less / 多打球少抱怨」為主旨的 Devereux Golf,希望每個人都能在球場上獲得快樂——沒有打滿 80 杆又怎樣,享受過程就好。
設計上也確實有點小心思在的
Devereux Golf 的 Cafe Racer 系列,和摩托車文化結合,挺帥
Michelob Ultra X Devereux Golf
此外還有不少有趣的高爾夫單位值得關注,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私下不妨多加留意。
Eastside Golf 因與 Jordan 的多次合作而備受關注
Eastside Golf x Air Jordan 6
Metalwood Studio 更偏實驗好玩一點
Students Golf
而剛才介紹的這幾個在潮流領域崛起的高爾夫品牌,你會發現他們的目的顯然不是精英主義,而是希望能將高爾夫作為一項人人可參與的運動去推廣,降低門檻。甚至連初衷都互相呼應:人人皆可高爾夫,沒有限制,並渴望建立起友好的社群文化。
而這樣的目的與創想,與當下國內興起的各種桌球、網球、飛盤、跑步等俱樂部的初衷不謀而合,運動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可以去大膽嘗試。以運動為核心建立起一個和諧融洽的社群氛圍,以此為生活方式,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其中,從而在本土環境下重塑文化,充滿活力。
此外,整個泛運動領域,其實都是各大運動品牌主要市場,並且也是很多獨立潮流單位的靈感來源。雖然我們鮮少留意,但其實幾乎所有品牌都有都有涉獵高爾夫領域,推出鞋款只是入門,不僅有 Golf 專線,近來更是主推,旗艦店裡設立專區,官網給到一級菜單的露出,足以現在見對高爾夫服飾的重視。
New Balance Golf
連續衛冕兩項高爾夫大滿貫冠軍的球手 Brooks Koepka 穿著 Virgil Abloh's Off-White X Nike Air Max 90s 亮相高爾夫巡迴錦標賽
Nike 更絕,直接大換底,主打一個你喜歡的 Jordan 都能穿著去打高爾夫
Descente Golf 則是奧運高爾夫金牌球手 Nelly Korda 站台
甚至 Beams 也有 Golf 線
Mizuno Golf,不僅出衣服,是真的還做球具
Adidas Golf
Fila Golf
Lululemon Golf
其實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很明了了,高爾夫其實一直都是各大品牌持續在做的東西,只不過礙於高爾夫這項運動的高門檻,於大眾領域其實沒有特別大力宣傳,所以鮮為人知。但如今,當高爾夫更具年輕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並以更加潮流有型的樣子去重塑時裝風格,倒也令人挺期待過兩年將會如何發展。
所以,無論是高爾夫這項運動本身的大眾化趨勢,還是當下社群文化的流行,以及諸多對其潮流化的轉變,多方元素綜合——下一波熱點趨勢,高爾夫可謂是頭號潛力股。
那麼你,準備好要嘗試一下了嗎?
Editor&Text / GGGC
Image / Google
私藏好店推薦,看看三位華人博主的NYC Chill Life是如何度過的?
SIZE Vlog|除了偶遇陳樂一,我在大娃怪市還有哪些新收穫?
Nike x Jacquemus 編織鞋 JF1,你還會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