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升到9.6後,還有人敢否定它是「國漫武俠巔峰」嗎?

2022-03-11     隔夜說動漫

原標題:豆瓣評分升到9.6後,還有人敢否定它是「國漫武俠巔峰」嗎?

每位小夥伴的國漫童年記憶里,都必定會見過幾隻不同顏色、不同風格的貓。

比如有「眼睛瞪得銅鈴」的黑貓警長;上天入地、智勇雙全的超威藍貓;長鬍須、愛吃魚的大臉貓;秉公執法、明察秋毫的神探威威貓;調皮搗蛋但又性格善良的快樂星貓......

再或者是,一播就是大幾千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藍貓;以及那位俠肝義膽、正氣凜然的「虹貓少俠」。

說起大家第一次認識虹貓,還是在電視上看《虹貓藍兔七俠傳》那會兒,無論是動畫里七劍傳人的戰鬥英姿、還是各種各樣的武術招式,片頭片尾那兩首兼具俠骨與柔情的歌曲,再或是背景中美麗的張家界,它們全都鐫刻在了每位小朋友的腦海中......

01.大山的那邊喲~

如今再回想起《虹貓藍兔七俠傳》,網上的朋友們一個個都是讚不絕口,在豆瓣上已經達到了9.6的超神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早年間《虹七》的評分是非常低的,甚至有媒體報道稱最早只有3.8的評分值。

網友們為《虹七》鳴不平的心情,仿佛就像當初錯怪了好人,如今幡然醒悟了一樣。

那麼到底是什麼理由,讓大家覺得《虹七》值得擁有這麼高的讚譽呢?因為大家都說,它成就了國產武俠題材動畫的巔峰期。

小時候也不懂什麼題材分類,無論是動畫還是電視劇,只要播出就一律照看不誤,所以也沒太講究,如今在網上重新回顧一遍之後,發現這的確是部武俠動畫,或者說,這是我們印象中看到第一部武俠動畫。

在背景里有講到,公元397年的張家界,以黑心虎為首的魔教組織放火燒山,荼毒生靈,黑心虎的目的是要抓獲玉獸麒麟,妄圖靠喝麒麟血來增強內力,稱霸武林。

為了保護森林的和平與安寧,虹貓的父親聯合包括藍兔母親在內的其餘六人,以七劍合璧之勢大敗黑心虎,落敗的黑心虎只好退居暗中,而七劍眾人也是非傷即殘,代價非常沉重。

五十年後,蟄伏多年的魔教捲土重來,其餘六劍都已隱退多年、不知去向,為了重新集結眾人再現七劍合璧,虹貓父親為拖住魔教英勇犧牲,虹貓則謹遵父親遺命,下山尋找其餘六劍的傳人......

魔教入侵、七劍合璧、稱霸武林、每一個關鍵字詞都能很明顯地看出武俠片的設定基調。

然後就是動畫里的戰鬥情節,在武俠片里打架切磋那都是常有的事。而看過動畫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動畫里的打戲幾乎占據了絕大部分劇集,甚至可以說這七劍眾人就是這樣一直從頭打到結尾的。

打戲是最考驗動畫運鏡的內容,特別是武俠片,角色們都擅長使用武術、輕功和內勁,打起架來動作幅度更大,對於分鏡繪畫的流暢度要求也更高,不然處理不好看著會很生硬,那樣就沒法體現出角色的高強武功。

比如大奔與馬三娘在金鞭溪客棧初次交手的那一段,雙方打鬥的畫面表現力既流雲流水,沒有絲毫的僵硬感,無論是大奔持棍橫掃的剛猛氣勢,還是馬三娘身輕如燕的躲閃動作,都刻畫得很到位。

而且,馬三娘作為一名女子,面對莽夫一樣的大奔完全不落下風,躲閃、格擋、出招、反制,每一個動作都繪製得十分流暢,擊打時也是「拳拳到肉」。

眾所周知,武俠作品要想體現一個絕世高手的實力之強,比較常用的方式便是「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說明內功深厚的人,隨便拿一根樹枝都是寶劍,一片樹葉也能化作暗器。

馬三娘在與大奔過招的時候,便使用過斗笠、碟子、算盤等日常工具作為武器,特別是那招「萬珠齊發」,算盤珠子在她手中瞬間變成「機槍子彈」。

還有一場更經典,虹貓與黑小虎的傘戰,前面藍兔為救虹貓不慎被黑小虎的利箭所傷,為了突破敵人的包圍圈,虹貓藉以一對一的名義與黑小虎單挑,好找准機會利用場地上的油紙傘成功逃離,於是有了這一場極富詩意的對決。

黑小虎一陣發力將地上的傘都震飛到空中,雙方憑藉著輕功站立在緩慢飄落的傘群上,不停地來回切磋,按規定誰先落地誰就輸。

這一幕的意境描繪有多好已無需多言,此刻虹貓少俠有勇有謀的戰鬥英姿更是迷人。

諸如此類的高手過招,正是十分典型的武俠片風格,而這樣的打戲又占據了劇集的一大半,可以想像這個動畫的製作水準有多高。

值得一提的是,《虹七》作為部武俠題材的動畫,裡面有很多內容都有致敬武俠片的影子。

比如「七劍」這個組合設定,來源於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七劍下天山》,該作品在2005年還被徐克導演改編為電影,不過影片口碑似乎不怎麼樣......

而「七劍合璧」就更明顯了,一聽便知道這借鑑的正是「雙劍合璧」,該劍術的設定來源於舊派武俠作家「還珠樓主」所作《蜀山劍俠傳》,不過在那時候這一概念並未引起太大關注,直到在新派武俠作品中這樣的設定才開始被廣泛使用。

其中梁羽生的諸多作品裡都有使用過「雙劍合璧」的概念---《萍蹤俠影錄》、《還劍奇情錄》、《聯劍風雲錄》等等,不過相比之下,大家對此更為熟悉的代表作應該還是金庸的《神鵰俠侶》,劇中楊過和小龍女就曾使用這一招來對付金輪法王。

實際上,所有使用過「雙劍合璧」的人物之間都是屬於情侶關係。

而虹貓和藍兔在官方設定中也是一對生死與共的「俠侶」,在「洞房之夜」劇集中對付豬無戒的時候他們也首次進行了「雙劍合璧」,不得不說,這個致敬真的是太到位了,直接鎖定了男女主角的關係。

此外,《神鵰俠侶》中還有一次「雙劍合璧」是在絕情谷中使用的,而《虹七》的大結局裡七劍眾人合璧成功,徹底消滅黑心虎的場地正好也叫「絕情谷」。

當然動畫中致敬武俠片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很多名字聽上去都會有一些熟悉感,比如蝴蝶鏢、蛤蟆功、神仙丸、金蛇劍法、北斗七星陣、黑虎崖、七彩蛛、吸星大法、十香軟骨散、長鞭伏魔圈等等,你都能夠在經典武俠片中找到影子。

由此可見,當年的宏夢在繪製這部動畫時真的是花費了不少心血去研究各種武俠作品的設定、套路,並且將這些概念都充分地活用在這一部原創動畫里。

不僅故事內容要足夠還原武俠風,連每位角色的一招一式都要做到像模像樣,可以說,在早些年的國產動畫里,《虹七》的質量確實稱得上優秀。

但,僅僅是優秀還不能被稱作國產武俠動畫的巔峰,也無法讓網友們悔悟般地去扭轉動畫此前的糟糕風評,除了動畫的製作質量要好,還要看裡面的內容深度做得如何。

以前年少無知,只會認為好人全都屬於正義的主角,反派角色一律都是邪惡的壞人,再加上動畫里的角色本身又是各種造型可愛、具有親和力的小動物,很容易讓別人誤以為這僅是一部兒童向動畫。

等到我們長大了以後,才逐漸地細品出裡面存在的一些「成人要素」。

02.童年的動畫,大人的童話

武俠作品的情感基調是什麼,就是胸懷天下、行俠仗義、快意恩仇、俠骨柔情等幾大要素。

虹貓為了尋找其餘六劍傳人來實現七劍合璧,目的就是消滅黑心虎和魔教眾人,保護森林的和平安寧,這一核心劇情便對應了武俠主角對抗反派的一貫動機---拯救蒼生於水火之中,也是主角胸懷天下的普遍性格。

少俠有這樣的理想抱負,自然也會做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俠義舉動,這也是一種細節體現,不過說到這方面的典型代表,那還得屬大奔。

雖然他個性魯莽、渾渾噩噩,但是做事光明磊落、粗中有細,前期還是「混世魔王」的他,每次虹貓藍兔遇到危險時總是第一時間出手相助。

大奔的這種性格,既是行俠仗義的體現,同時也印證了快意恩仇的道理,在不知道自己是七劍之一的情況下,依然熱心去幫助虹貓,還經常跟魔教對著干,根本不怕惹上麻煩,也不怕魔教的人來找他算帳。

至於這個俠骨柔情,但凡能看出虹貓和藍兔之間的關係羈絆,自然也就能理解那種互相不拋棄的情感流露,同樣的情況還有達達面對妻子受難時多次表現出的無助與落淚。

武俠,本就是成年人的世界,那些捨生取義、國之大義、為國為民的思想,本就必須建立在一個成熟的思想和基本的價值觀之上才能領悟,動畫中七劍們的俠義之心、邪不壓正的正面思想便是武俠的典型特徵。

而在有了這樣的一個基礎鋪墊下,動畫在角色的性格和關係互動上又進行了一種更為立體化的塑造。

我們都知道,魔教作為反派組織自然都是邪惡一方的壞人,但動畫中也偶爾能看到一些反派角色的善良一面。

比較明顯的就是黑小虎這個角色,他奉命抓捕麒麟,目的是為了治好自己父親的傷病,也是出於一片孝心。

當初與藍兔相遇時他還不願使用卑鄙手段,還不忘怒斥想搞偷襲的豬無戒,在後來喜歡上藍兔時,黑小虎也多次幫過她的忙。

有一次豬無戒用炮火引發雪崩試圖置藍兔於死地時,他還冒死衝下去救過她,可見他本身的性格就不是什麼邪惡之人。

但,黑小虎的一廂情願終究只是一場悲劇,藍兔的冷漠和她對虹貓的專一情感終究註定了他會走上黑化的道路,手段和性格也越來越卑鄙狠毒,直到把自己的命給搭上了。

比起黑小虎,其實更值得欽佩的反派角色還是牛旋風,雖然出身魔教,但本性不壞,與大奔也是一對不打不相識的好兄弟,而且他倆的性格也是一樣單純魯莽、重情重義,行事作風也是堂堂正正,不耍陰招。

自從他與大奔認識之後,老牛的善良面也漸漸地體現了出來。

這樣的關係鋪墊使得在牛旋風犧牲的第56集,武俠世界裡的那種江湖恩仇頓時被渲染到了極致。

牛旋風為了兄弟情誼,被自己人萬箭射死,而豬無戒雖與他同一陣營,可面對老牛的捨命之舉卻沒有絲毫的愧疚,甚至還想讓他和大奔一起去陪葬,其厚顏無恥的本性顯露無疑。

相比之下,本就與魔教結下樑子的大奔,面對老牛的死他一時間悲憤交加,當場就怒不可遏地揚言要取了豬無戒的性命,為好兄弟報仇。(可惜還是讓他給逃了)

簡短的一集,便將忠義與無恥、俠義與陰險等性格對比展現得淋漓盡致,大奔、牛旋風、豬無戒三位角色之間這種有別於身份陣營的恩怨情仇,也讓大家更清楚地看到善惡正邪的區分,並不總是取決於立場。

除了像豬無戒這種純粹邪惡的卑鄙小人,動畫里的反派們並不完全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兩面性,有幾分金庸筆下江湖人物的風采。

另一方面,動畫在體現七劍們的個性時,也不總是將他們刻畫的完美無缺,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缺點與不足.

主角虹貓雖然勇敢、正氣、還機智過人,但對待自己太粗心,有時會表現得過於英雄主義;藍兔性格太過善良單純,容易被人利用;莎麗在馬三娘害慘後經常表現得自暴自棄;逗逗醫術高明卻也膽小怕事。

大奔除了前面講的魯莽,還有好酒好賭的陋習;跳跳太過執著,會一人承擔痛苦;達達勇於承擔卻也不懂得顧全大局,經常被對妻兒的感情左右了思維。

角色有缺點是一回事,但在成為七俠的道路上,大家都在不斷地克服自身的弱點並開始成長,直到可以肩負起七劍合璧、拯救天下的使命。

這樣的發展安排,也是給英雄們增添一份真實的人情味。

都說武俠是大人的童話,而《虹七》則相當於是我們對這一童話的啟蒙之作。

所以說它絕對不只是一部國產低齡兒童向動畫,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武俠動畫,值得我們每個人在長大後去回味。

03.後續補充

《虹貓藍兔七俠傳》既是目前國產武俠動畫的巔峰,同時也是《虹貓藍兔》系列動畫的巔峰,只因為2007年的一次舉報間接地影響到了宏夢卡通在後續的製作。

當時有一位網名為「老蛋」並自稱是兩名孩子家長的網友,在網上發表了《緊急請求央視停播「虹貓」》的帖子公開舉報該動畫,帖子的內容指責虹貓藍兔包含了暴力、黃色、威脅等低俗內容,認為如果孩子長期觀看這樣的動畫片,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雖然那一次舉報沒讓《虹七》停播,但遭遇了這麼一次危機之後,虹貓藍兔系列動畫的製作質量開始慢慢地走下坡路。儘管後面幾部評分依然不錯,但終究還是不如最初那部,特別是最後一部《勇者歸來》更是到了「面目全非」的地步。

有人說,那最後一部,其實是宏夢在訴說著自己的無奈心聲,此時的它就像裡面那個已經武功盡失的虹貓一樣,不斷地在掙扎,做著最後的頑抗。

它本想去講好一篇正統的武俠故事,但迫於壓力最終只能妥協往「兒童故事」的方向走去......

還有就是,動畫的製作名單上有一個人的名字也曾引起過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小說《活著》的作者余華。

讀過《活著》的朋友都應該見識過主人公福貴那悲慘的一生,而宏夢的另一力作《神廚小福貴》在內容情節也有致敬該作的影子。看著兩部動畫中的主角命運那麼悲慘,於是有人好奇問過余華老師為何要將人物命運作如此安排。

結果余華老師的回答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我只是掛個名而已,那兩部動畫都是我朋友做的。

余華老師沒有參與,而是他朋友製作的...這可能也代表王宏(可能是他)在和余華相處的過程中已經得到了真傳,屬實近朱者赤呢。

回到正題,儘管宏夢卡通如今早已輝煌不再,但我們還是要感謝製作者們的勇敢嘗試,正是有他們當年的用心付出,才能造就出這部足以鐫刻在Z世代童年,乃至國產動畫發展史的武俠大作。

如今,國產動漫正在開始抬頭,製作越來越精良,作品題材也越來越多,咱們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看到一部更優秀的武俠動畫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ed898086724fcdc2c442895986335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