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統計
這些小知識你get了嗎?
《公告》
9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202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通知》,決定在2025年組織開展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
《通知》
10月10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決定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2024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
又是《公告》又是《通知》,我國人口統計工作是怎樣開展的?人口統計數據是怎麼來的?人口普查、1%人口抽樣調查、年度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別急~豫小統幫你理一理。
三項調查
根據《統計法》,我國人口統計制度主要包括 人口普查、1%人口抽樣調查和年度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我國人口的主要統計數據也是通過這三項調查取得。
三者既相互聯繫、相互區別,又相互補充,共同形成我國 人口統計調查體系。
調查頻次
如果以十年為一個周期, 十年之內我國要開展一次人口普查,一次1%人口抽樣調查,八次年度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
想了解這三項調查的更多小TIPS,請繼續往下看~
文章最後有驚喜哦~
人口普查
根據《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 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尾數逢0的年份為普查年份,標準時點為普查年份的11月1日零時。
通過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國人口的性別、年齡、民族、國籍、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居住等方面的基本信息,掌握人口在數量、結構、分布等方面的變化情況。人口普查數據不僅可以對個人和住戶的情況進行描述和分析,還可以對不同級別的地理單位進行描述和分析,大至整個國家,小至某個街區,是國家制定完善政治經濟政策體系和人口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依據。
由於我國人口多,國土面積大,人口普查涉及每個人,組織難度大,周期長,組織一次普查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每年都開展人口普查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而抽樣調查既能減少人、財、物的投入,也能取得比較準確的人口調查數據,所以,我國人口統計以普查為基礎,以抽樣調查為主體。
1%人口抽樣調查(簡稱小普查)
《全國人口普查條例》明確規定,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開展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 每十年開展一次,自1995年起定期進行,尾數逢5的年份為1%人口抽樣調查年份,標準時點為1%抽樣調查年份的11月1日零時。調查的(對象)樣本和指標比人口普查少,比年度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多,主要用於補充完善普查數據。
年度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
在非普查和非1%人口抽樣調查年份開展年度1‰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每年進行一次。年度1‰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是從全國所有人口中抽出約1‰的人,通過對他們的一些基本情況的了解,來推算全國人口的情況。年度1‰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除了了解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基本屬性外,重點了解的是出生、死亡、遷移等情況,以便於推算全國的出生率、死亡率、總人口及在地區間的分布等情況。
人口固定樣本跟訪調查制度
另外,為加強人口統計和動態監測預警,國家統計局建立了人口固定樣本跟訪調查制度。通過對樣本戶的連續觀察,監測人口流動情況。 調查頻率為一年兩次,標準時點為每年的6月1日零時和11月1日零時。人口固定樣本跟訪調查制度是非普查年份抽樣調查的重要補充。
有獎答題
【答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