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色美食——蒸菜。
在河南,浪漫可能藏在一盤菜里。
一盤能裝下一年四季的菜:河南蒸菜。
這盤菜用料簡單,製作工藝也不複雜,然而卻要講究個天時地利,有時也要再來個人和。
天時,決定了菜的種類。
春天——槐花、香椿、菠菜、茼蒿;
夏天——芹菜葉、豆角;
秋天——胡蘿蔔、紫甘藍;
冬天——白菜、白蘿蔔。
其實倒也沒有特別講究,只是應季的菜都比較便宜,拿來做蒸菜比較實惠。
春天,河南農村裡,老人正在擇取新鮮的槐花製作蒸菜。
地利,決定了菜的口感。
洋槐花可以生長在貧瘠的荒山、紫甘藍生長在濕潤的泥土地、芹菜生長必須要有適宜的溫度、菠菜耐寒對溫度要求低……
不同的蔬菜有著不同的地利要求,自然也有著不同的口感。
紫甘藍。
人和,是蒸菜製作至關重要的一步。
小時候,奶奶總愛給我做蒸菜,那時候蒸豆角、蒸槐花是最常見的。
上大學後離家遠了,看到賣蒸菜的便會倍感親切,但是買了之後又感覺不是記憶里的那個味道。
或許奶奶製作蒸菜的手藝並不算正宗,但確實是我記憶中最美妙的味道。
01
河南蒸菜
萬菜皆可蒸
河南蒸菜,可謂是凡蔬菜皆可蒸。
不同於平時炒、煮、涮、涼拌的味道,蒸過的蔬菜外層裹上了一層麵糊,外表鬆軟,內里還保留著蔬菜的汁水與清甜。
配上涼拌蒜汁,口感豐富、回味無窮。
蒸茼蒿。
要說這用來做蒸菜的蔬菜品種,那可謂是數不勝數,根據每個人的偏好,幾乎所有的蔬菜都可以做成蒸菜。
不過,由於蔬菜之間的口感差異,家常蒸菜最常見的還是這幾種——
蒸槐花。
槐花
在河南,槐花一般在4-5月開放。
正值春季,槐花與各種野菜爭奇鬥豔,也絲毫不顯遜色。
小時候,家裡老人經常相約在此時,去荒山或土坡地摘槐花。
下午放學回家,家裡總有滿滿一大盆蒸槐花。
此時,不加任何調料淺嘗一口,軟糯清香,正是春天的味道。
蒸豆角。
豆角
蒸豆角是許多河南人夏日的回憶。
蒸過的豆角吃起來糯糯的,又因為豆角的外皮使得它有稍微帶了點嚼勁,吃起來竟也有肉的口感。
一盤蒸豆角放在那裡,還沒到飯點便能少一半。
要問這豆角去哪裡了,每一個路過順便吃上一兩口的人都要淺笑兩聲罷。
蒸香椿。
香椿
香椿和香菜,都有一股奇特的味道,喜歡者視若珍寶、厭惡者避之不及。
讓人又愛又恨的香椿,做成蒸菜是什麼味道呢?
清香,是對蒸香椿的第一印象;
鮮嫩,是對蒸香椿的第二印象。
蒸製過後,香椿那股奇特的味道有所減淡,搭配上面糊,更添了幾分軟糯。
咀嚼幾下,第一口微苦,稍後便會回甘,還會散發出野菜的清甜。
蒸蘿蔔。
蘿蔔
粉蒸蘿蔔絲,由於其外形齊整,顏色鮮艷,所以在鄉間或酒店的大席上經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蘿蔔絲堆成錐形,頗有些花開富貴的景致。
「不僅中看,還中吃!」是河南人給予這道菜的雙重肯定。
簡單的蘿蔔也能上桌,像極了熱情的河南人樸實而又熱情的待客之道,
簡簡單單,卻又充滿心意。
蒸芹菜葉。
芹菜葉
芹菜葉也能成為一道美食?當然!
在一個鑽研「蒸菜之道」的大省,河南自然也不會放過芹菜。
其實,在中醫眼中,味甘性涼的芹菜葉可是個寶貝,拿來做菜自然營養豐富。
另外,還有蒸馬齒莧、蒸茄子、蒸榆錢……
在萬物皆可蒸的河南,對蒸菜品類的探索,永遠在路上。
02
最佳拍檔?
還是喧賓奪主?
紅花還需綠葉配,好吃的蒸菜也有著它的「最佳拍檔」!
蒜汁,是每一個河南人都不陌生的東西。
生蒜剝皮,加入小米辣、芝麻搗碎,加入鹽、香油、醬油,再配上水攪拌均勻,如果有十香菜,加進去就更加香氣四溢了!
調好的蒜汁淋到剛出鍋的蒸菜上,香氣瞬間被激發。
此時嘗上一口,蒸菜口感層次豐富。
有蒜的辛辣、小米椒的香辣、芝麻的醇香和蒸菜的甜糯,得勁!
蒸芹菜葉配蒜汁。
第二搭配也是河南人的「老朋友」——烙饃。
麵餅不加油在鍋上干烙,一張烙饃幾十秒便可以做熟。
干烙的烙饃薄卻有韌性,十分有嚼勁。
剛做好的熱烙饃,卷上蒸菜,外有饃的嚼勁,內有菜的鮮美,再配上蒜汁,口感加倍豐富。
烙饃。
蒸菜也是減肥星人的「夢中情菜」。
搭配油醋汁,涼拌後比水煮菜的口感要更加豐富,不僅熱量低,而且由於外層裹了麵糊的原因,使得蒸菜比水煮菜更能飽腹。
蒸豆角。
炒蒸菜,聽著像是黑暗料理,卻是小吃街的新晉網紅。
茼蒿、娃娃菜、紫甘藍、金針菇……
琳琅滿目的蒸菜擺放在小吃攤上,各種菜色隨便選,選完之後拿去稱重。
攤主炒過的蒸菜會比蒸菜本身更香,但同時由於高溫蒸發了菜中的水分,因此炒蒸菜會更干。
所以,有人認為還是原汁原味的蒸菜比較合胃口,炒蒸菜失去了原本的風味,似乎有些喧賓奪主了。
03
記憶中那碗蒸菜
在鄭州的街頭,或許可以看到很多燴麵店、很多胡辣湯店,但是蒸菜店卻是少之又少。
原因無他,主要就是家裡的老一輩都會做,而且每一家的味道都會有不同。
所以,如果說燴麵是河南人的鄉愁,那麼一碗蒸菜則是河南人對家的依戀。
那時天還很藍、空氣還很清新。
玩耍過後的下午,沒有花樣百出的零食,桌案上的一碗蒸菜,就是童年最樸實的快樂。
食物激起的對家的懷念,大概就是:「人在異鄉,胃在故鄉。」
吃的是那一種味道,也是那一種思念。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