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坦克
超出所有人的預料,《消失的她》大爆特爆。
從端午假期開始,《消失的她》的票房走勢仿佛就如脫韁野馬一樣,越戰越勇。但當大多數人認為該片只是超出預期的表現,最終票房可能也就15-20億左右時,前天晚上10點半,貓眼預測直接把預測從16億提高到了33億,正式宣告影片即將進入30億票房俱樂部。
在情報君看來,《消失的她》已經成為2020年至今內地影市的最大票房黑馬。並且和大多數黑馬一樣,票房黑馬具備極高的不可預測性。
黑馬爆款的不可預測性
黑馬常有,但《消失的她》這樣的不常有。
如果算上大機率破30億票房的《消失的她》,目前內地影史僅有17部國產片達到了這一成績。
從表格中我們也能看到,17部中9部都來自於春節檔,2部國慶檔,其他6部是暑期檔。如果按照類型劃分,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則是春節/國慶這種大檔期的頭號種子選手(例如《唐人街探案3》《滿江紅》),或者逆襲型黑馬(例如《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這也是30億票房選手誕生最多的兩個檔期。
另一類則是暑期檔,而對於每周都會有新片公映,隨時有可能被排片腰斬的暑期檔來說,在公映前進行一定規模的點映用來擴散口碑是必不可少的。從2018年開始,所有暑期檔大片或多或少都要進行1-2輪的點映來擴散口碑,以求一個不錯的開畫表現。也正因此,《戰狼2》成為了唯一沒有進行大規模點映的暑期檔破30億的電影,下一部就是《消失的她》了。
由此也能看出,《消失的她》的特殊之處。
首先對比其他在暑期檔擁有較高口碑信心的影片《我不是藥神》《哪吒之魔童降世》《八佰》甚至《獨行月球》,《消失的她》並沒有開啟點映。除了提前半年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及北影節進行小規模的放片之外,在首映禮之前也沒有太多的公開放映。而所謂的提前半天「點映」的策略,不顧是定檔在節假日的影片提檔半天的慣常操作,不能算是點映只能算是提檔。
可見,片方其實自身對影片的體量原本也沒有報太高的期待,畢竟除了元旦之外的三天小長假檔期之前從未誕生過15億+量級的國產片,端午檔國產片的量級更是沒有太高。雖然今年端午檔和暑期檔無縫對接,但是在定奪影片發行策略的人看來,這個檔期或許並沒有15億以及20億+的體量。從目前暑期檔種子選手基本定檔在7月末也能看出,那才是所謂「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消失的她》破記錄的百倍首日票房後勁,也是建立在疫情之後工作日逐漸走低的票房表現的情況下的。事實上影片首日的表現並沒有太好,直到次日進入端午假期後,才逐漸有了大爆的跡象。最終30億+的成績,也肯定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情報君也認為這是疫情爆發以來最大的票房黑馬,相比經過了多輪提前看片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人生大事》,《消失的她》更像進階版的《前任3》。
懸疑只是輔料,
情緒價值更重要
關於影片大爆的原因,情報君認為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影片本身質量水平足夠,作為深耕懸疑類型片七八年的老手,陳思誠雖然很難討好資深的懸疑片愛好者以及影迷群體,但並不影響絕大多數路人觀眾的觀感。足夠帶起熱度的演員陣容和流暢的故事節奏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檔期上也有極高的加成。內地影市自春節檔之後,再也沒有真正的爆款誕生。觀眾已經失去了在普通冷檔期觀影的習慣,清明檔、五一檔國產片的整體質量也相對差強人意。雖然只是定檔端午,但今年端午正好銜接著學生放假在6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已經是狹義上暑期檔的開端了。在年輕學生群體的助力下,影片的受眾也不僅僅局限在上班族群體。
最後也就是影片大爆最重要的一點。影片再一次的擊中了觀眾的情緒,雖然主打親情的《誤殺》系列也憑藉情感取得了不錯的票房表現,但是男女關係這一次的表現更加出圈。畢竟目前中國的環境下,男女對立似乎已經成為唯一不會被限制的社會話題,影片也藉此引發了大量的嚴肅的或娛樂性的討論。和《前任3》一樣,影片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也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熱潮,助力影片的又一次出圈。
2023暑期檔格局已經基本清晰了
《消失的她》的成功大爆,已經基本鎖定了2023年暑期檔冠軍的位置。
本周新片缺乏競爭力,《消失的她》也會至少單日冠軍持續到7月5日。而從《八角籠中》的點映效果來看,雖然普通觀眾較為青睞,但是上限並不太高,很難取得10億+的表現。這也意味著到7月下旬,暑期檔亞軍爭奪戰也將正式打響。
目前來看從去年春節檔熱度就一直表現不錯的《超能一家人》、業內傳神已久的《封神第一部》、上影節首映口碑爆棚的《熱烈》以及吳京加持下的《巨齒鯊2》。當然,目前也不排除以上影片也會有大幅超出預期的口碑表現也取得30億+的票房表現甚至超過《消失的她》,這也是今年全年大盤能否超越500億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