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經建成71.8萬個5G基站,擁有全球最大的5G網絡,但即便如此,距離5G網絡的全面普及仍有很長一段距離。
然而,5G網絡尚未完全普及,各個國家以及通信廠商,卻早已開始提前布局6G網絡。
據了解,中美兩個大國在2019年就率先推出了5G,比歐洲早了一年,不僅如此,6G技術的研發也早已開始。
在2020年11月,為進行6G所需要的的太赫茲波試驗,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聯合研製的名為「電子科技大學號」的衛星成功升空。
最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就曾表示,華為在6G研發方面已經領先世界。
另外,為了避免重蹈5G被禁的覆轍,華為已經開始採取行動,向澳大利亞拋出6G橄欖枝。
同樣,美國監管機構也早在2019年,就開放了太赫茲波的頻率進行試驗。
而太赫茲波正是實現6G技術的關鍵,能夠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三星公司此前介紹,6G傳輸峰值相當於5G傳輸量的50倍,能夠達到1000千兆比特。
考慮到科技是國家強弱的關鍵,6G開發事關國際實力象徵,故而,已經在5G時代落後的歐美國家,開始迫不及待的想要追上6G領域發展速度。
法國《回聲報》網站1月6日報道,在法國推出5G一個月後,歐盟就開始為未來的6G標準做準備。
1月1日,法國推行了Hexa-X項目,這是一場大型科技研究項目,是為了能在2030年步入5G網絡而準備。
據報道介紹,該項目彙集了25家歐洲企業和高校,由諾基亞牽頭,愛立信參與部分技術,法國運營商奧朗捷、西班牙電信公司、Bcom研究所等,均參與了該項目.
Hexa-X項目也被定義為後5G時代的重要項目,不過,目前該項目的預算尚未公開。
世界各國都在發力6G領域,那麼除了網絡速度更快、延遲更低,未來6G到底能做什麼?
據悉,6G將實現更多的應用價值,例如解決海陸空天的地域受限,整合衛星通信,真正實現全球無縫覆蓋。
不僅如此,6G網絡還能憑藉極高的速率,實現高品質的VR/AR,隨時隨地製造出三維投影。而對遠程醫療、人工智慧等領域,6G網絡也具有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相較於5G網絡,6G更能顛覆人類現有的認知。
文/有魚審核/子揚校對/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