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鄉·築夢想|做好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

2023-02-14     速新聞

原標題:在家鄉·築夢想|做好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

在家鄉·築夢想|做好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

有一種幸福叫「家門口就業」。近日,記者從宿遷市委人才辦、市人社局獲悉,從2023年1月10日至2月6日,全市共舉辦各類招聘活動218場,達成用工意向3.3萬人次,其中返鄉就業1.2萬人次。近年來,隨著返鄉就業政策的不斷優化,更多宿遷人留在家門口就業、創業,為小康生活鋪上暖心底色。即日起,速新聞推出《在家鄉·築夢想》系列報道,圍繞留在家鄉就業、創業的人群,以及政策紅利、企業發展進行報道,講述一個個留在家鄉、立足家鄉、振興家鄉的奮鬥故事。

眼下正是春耕備耕的時節,在宿城區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內,農戶們正忙著播種土豆、玉米等農作物。2月13日清晨,馬騰和往常一樣,在合作社的田間地頭走走停停,一邊查看各種農作物的播種、生長情況,一邊打開手機視頻和朋友探討農作物管理的相關問題。

「我們種的都是新品種,利用高壟栽培技術和套作種植方式,土豆產量預計在六千斤左右,新品種玉米每畝產值或超兩萬元。」馬騰是宿城區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創辦人,多年來積極投入鄉村振興工作,漸漸成為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

2010年,馬騰不顧家人的反對,帶著自己的農業夢毅然回到了宿遷,於2011年底在宿城區龍河鎮選中了一塊總面積125畝的種植地,這也是宿城區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前身」。靠著對農業的滿腔熱情,馬騰迅速適應,抓緊時間找項目、拉資金、做策劃……最終帶動248戶農戶共同成立了宿城區金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2013年,馬騰向一線城市優秀合作社學習觀光旅遊、蔬菜水果採摘等發展模式,最終決定帶領合作社轉型;2014年,全新的管理種植模式下,合作社開始盈利;2017年,合作社管理的百畝示範基地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經合作社帶動實現增收致富的老百姓比比皆是;2020年,該合作社被授予「省鄉土人才大師工作室」稱號,馬騰也獲評「鄉村振興技藝師」中級職稱。

乘著鄉村振興政策的春風,馬騰努力學習和掌握現代農業科技知識,在自身專業水平增長的同時帶動身邊更多的農業人才成長、進步。他每年免費開展培訓10餘場,田間指導100餘次,其中,參與培訓活動的大部分人是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總人數超過500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懷揣農業夢想的馬騰正在規劃2023年的工作內容,組織農業沙龍系列活動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我想通過搭建一個平台,讓周圍更多投身農業的人便於交流,為持續深耕腳下的這片土地提供一些思路與方向。」馬騰說,農業沙龍系列活動可以舉辦很多期,每期聚焦的主題不同,大家可以圍繞當期主題,訴說自己在農業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表達自己的想法、交流各自的經驗、解讀及分享當前農業的新趨勢和新技術等,並對農業未來更多的可能性共同進行展望。

「每年都有很多想從事農業的人通過朋友到我這諮詢,我也看到過不少失敗的案例,農業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所以大家在一起取長補短、共同合作,才會促進合作社的發展,大家也才能有所收穫。」馬騰說,充分的溝通與交流不僅可以讓同行少走許多彎路,對當地的農業科學技術發展也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這正是他積極組織農業沙龍系列活動的初心,也是實現農業夢的道路上舉足輕重的一步。

圖文 / 臧子青

編制 / 王柏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d81a5e20daf187a2f4b3b81ef0417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