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完患者,她臥床三個月

2022-04-24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搶救完患者,她臥床三個月

臨近下班,突然接到急診手術的準備。

原本正常準備麻醉所需藥品物品的劉醫生,接到了催促的電話。電話那邊,幾乎用外行人根本聽不懂的語言描述著患者的病情和緊急情況。

此時,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於是,她立即讓主任下來幫忙。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沒必要矜持上下級關係了。作為主任,他也不會埋怨。

兩個人,只用兩三分鐘就準備好了全麻。另外,搶救所需的藥品物品一應俱全。

在手術間等待的時間是煎熬的,於是主任打開了手術室門口以及走廊等處的監控查看情況。

剛把監控調出來,就看到一幫人沖向了手術室。

那種陣勢,就像古代戰車衝鋒一樣:一輛戰車,兩邊以及後面都是兵。不同的是,此時的「戰車」不是去攻城略地,而是和死神爭奪生命。

仔細看,沖在前面的車上似乎不止有患者。車上面,竟然還有一個護士。

這時,有人就會問:護士在車上?

是的。沒錯,車上確實有一個護士。

仔細看去,護士正在努力、高頻地做著胸外按壓。

放大鏡頭,牽引轉運車的一個同事,不忘用簡易呼吸器給患者來兩口「氧氣」。

看清楚了情況,劉醫生和主任二人撒腿就往門口跑。

到了門口,手術室大門剛剛打開。

此時,無需額外的交流:劉醫生一個翻越,代替了那位護士,繼續胸外按壓。搶救的關鍵是,胸外按壓不能停!

進了手術間,一邊推升壓藥、一邊停下胸外按壓,看看患者的循環情況如何。

和一同前來搶救的外科同事交流得知:患者應該是脾破裂。如果不積極手術,就沒有機會搶救了。雖然一度心跳驟停,但一直未停止胸外按壓。

推到手術室,如果心跳恢復,就進行手術;如果心跳不能恢復,說明一點機會不給大家留了。

交流間,去除干擾的心電圖顯示心臟復跳了,只是跳得比較快。再看脈搏氧飽和,90%多。從波形上判斷,循環低灌注!

緊接著出來的血壓,70/40。

看到這個血壓,大家一齊看向了麻醉科。

此時,只要麻醉科說「不」,也不會有人反對。

麻醉科主任想都沒想就說:快,抽升壓藥。你來插管,我來看著循環!

就這樣,一邊推升壓藥、一邊進行麻醉。

當然,對這種已經陷入昏迷的患者,是用不了多少麻藥的。主要用藥,就是鎮痛藥,外加一些鎮靜藥。

為了防止切開腹壁有疼痛,特地給台上拿了兩支局麻藥。

當打開腹壁之後,腹腔內的血一下子就湧出來了。

麻醉科這邊,立即加大輸血輸液和升壓藥。

伸進去一隻手後,外科主任掐住了脾臟血管。

看到血不再往外涌了,外科主任說,你們加緊輸血吧,我先捏著血管。

看到這裡,麻醉科心裡默默給外科點了個贊。

過一會,血壓升到了90多。

回頭再看地下的吸引器,幾乎快滿了。除去血沫子,也足足有一千多毫升!

之後,一聲令下,外科醫生繼續開動。

麻醉科這邊,爭分奪秒為患者輸血、調整內環境。

當摘下那個早已裂開的脾臟後,大家緊張的心情終於能緩一緩了。

隨著循環指標的改善,麻醉科逐漸把各種藥加了上去。這是因為,循環改善了,大腦的血液供應也充足了。再淺麻醉,患者就有可能有意識了。

等到縫完最後一針,外科醫生紛紛圍過來看監護儀上各種生命指標。

從他們微微點下的頭,可以看出他們心裡也在為麻醉科點贊。

然而,將患者送到重症監護室後,大家卻聽到一個令大家心疼的消息:在搶救車上負責胸外按壓那位護士的腰間盤突出犯了,人已經站不起來了,送到骨科住院去了。所幸的是,並無大礙。骨科醫生的治療計劃是,臥床三個月!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d073241a02806e3a6258e35bcd319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