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女兒腦癱、離婚、車禍…她47歲,卻是最耀眼的「女明星」

2022-10-15     窈窕媽媽

原標題:經歷過女兒腦癱、離婚、車禍…她47歲,卻是最耀眼的「女明星」

大家好,我是窈窕媽媽。

你能想像一個雙胞胎單親媽媽的生活嗎?

更有甚者,你能想像其中一個孩子是腦癱娃的雙胞胎單親媽媽的生活嗎?

或許你跟我一樣,僅僅是這樣一個假設,就已經感覺喘不過氣了。

但真正拿到這樣一副牌的李春輝,卻活成了很多人理想的模樣。

兩個女兒在她的培養下,分別考上歐洲著名音樂學院,在那之後,她開始勇敢實現自己的夢想。

2019年,她騎著摩托車橫穿歐亞大陸,歷經93天,25個國家,騎行4.1萬公里。

因此成為騎著機車橫跨亞歐大陸25國的女性第一人。在她之前,沒有女性做過這樣的挑戰。

至今,47歲的她,仍然在做著自己想做的事。

一個單親媽媽,能有怎樣的能量和魄力?

一個女性可以怎樣生活?

看完她的故事,相信你會有不同的啟發。

女兒人生的保護傘

1975年,李春輝生在南京。

高三那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南京藝術學院。

可是因為家境貧苦,懂事的她,放棄大學,去一家酒店工作貼補家用。

工作單調重複,生活溫吞緩慢。

她很清楚,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為了提升自己,她白天工作,晚上去夜校學習。

三年後,她通過自考拿到了江蘇商業管理幹部學院的畢業證書,生活慢慢走向正軌。

23歲那年,她懷孕了,是一對雙胞胎。

然而這份喜悅僅持續了10個月。

大女兒出生時,由於臀位朝下,臍帶繞頸窒息,生下來的時候沒有呼吸和心跳。

醫生勸她「孩子不用救了,即使活下來,能生活自理就不錯了」。

「怎麼能不救呢,那可是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寶貝啊。」

沒有任何糾結,李春輝斬釘截鐵「花多少錢都要治,還要用最好的藥」

醫生被她的堅定打動,開始全力救治,奇蹟出現了:第23天,孩子終於醒過來。

可沒幾天,李春輝就發現了不對勁:老大眼神呆滯,甚至連吸奶都不會。

隨後,孩子被確診為腦癱。

李春輝心涼了半截,但她很快振作起來。

孩子是媽媽的禮物,儘管這個禮物並不完美,她也要拿出全部的愛來守護。

丈夫忙於創業,大部分時候,都是李春輝一人拉扯兩個女兒。

她不想把大女兒當成腦癱孩子看待,她要竭盡所能讓大女兒像正常人一樣生活。

這也意味著要比別的母親付出更多努力。

從那時起,她不放鬆對老大的要求:

老二會爬了,老大也要儘快學會;

老二會走了,她抓緊教老大;

……

老大手抖得厲害,連筷子和筆都拿不穩。

「不會吃飯、不能寫字,孩子以後怎麼能正常生活呢?」為了鍛鍊孩子肢體的靈活性,她找來各種顏色的豆子,讓老大分揀。

堅持了一段時間,孩子手沒那麼抖了,拿筷子也穩了許多。

上幼兒園時,老大學習知識總是慢很多。

老師實在沒辦法「孩子你帶回去自己教,我教不了」。

李春輝只好把大女兒帶回家,一遍不行就兩遍,直教到學會為止。

教育無它,耐心和愛就夠了。

後來,發現自己擅長輔導功課,她索性在學校附近開設了託管班,為家長們解決後顧之憂。

她耐心、細緻,來託管的孩子越來越多,事業很快有了起色。

在她的教育下,老大竟然如期學完了幼小銜接的課程。

然而進入小學後,兩個女兒的差距越來越大。

老二名列前茅,老大卻總是倒數。

「媽媽,我是不是很笨?」

「寶貝一點也不笨,你只是還沒有做好準備。」

儘管總是這樣安慰孩子,李春輝還是暗暗為老大的未來擔憂。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她意識到,必須狠下心來,讓老大學會一技之長,未來才能真正在社會上站穩腳跟。

游泳、鋼琴、圍棋、書法……李春輝做了很多嘗試。可惜,老大都沒能堅持下來。

相反,老二在鋼琴和游泳上顯現出了極強的天賦,還拿了不少獎。

「你為什麼只培養老二,不培養老大?」

面對外界的誤解,她問心無愧,從不辯駁。

「學長笛能鍛鍊手指的靈活度,效果堪比康復訓練」。在音樂老師的建議下,她決定讓老大學長笛。

只是,學了幾個月,老大連一首完整的曲子也吹不出來。

她狠下心讓老大每天訓練時間增加到8個小時,老大邊哭邊練,她看得也心疼。

一年後,老大已經能彈出好幾首完整的曲子。

一切都在向好,她的婚姻卻走向了盡頭。

那些年,她把所有的錢都砸進補習班,孩子爸爸早就不滿。他認為,女孩子長大嫁人就行了,無需花精力培養。

理念不合,不將就。

孩子12歲那年,她成了單親媽媽。

破碎的婚姻、腦癱的孩子、高昂的學費,李春輝毫不畏懼。她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把女兒培養成才。

她對待生活的態度,潛移默化影響著孩子。

一天晚上,家裡的盆栽開花了,兩個孩子跑過來看。

李春輝靈機一動告訴她們「曾經最不起眼的小苗,沒想到開花後這麼驚艷,所以,還是應該為夢想堅持」

為了接受更紮實的音樂訓練,她將女兒送到北京專業的輔導機構去學習。

「老師在哪裡上課,我們就在哪裡租房住」。

她是媽媽,內心有著最堅毅的信念。

學音樂是個燒錢的活兒,一把琴就二十萬。考大學那會兒,兩個孩子每天培訓費就要一萬。

她愁白了頭髮,撐不下去的時候,賣掉了老家唯一房子。

好在,她的付出和堅持都有了回報。

北漂三年後,兩個女兒雙雙考入國際音樂名校。

那一刻,她如釋重負。

「我已經把你們帶上了道,接下來,你們就要靠自己了」。

前半生該玩的時候沒玩著,從那時起,她要為自己而活。

自己夢想的擺渡人

李春輝在童年時期,就對摩托車有濃烈的興趣,幻想著能盡情馳騁,看遍世間風景。

她決定實現這個夢想。

不僅騎摩托車,還要騎大排量的重型機車。

這類車,一直被默認為是男性的「專屬」。

所有人都覺得她瘋了。

重型機車,速度快,重量大,想要駕馭,需要足夠的勇氣和非常好的體力。

然而,人們低估了她的決心。

「我的信念就是折騰,人生短短几十年,我要足夠絢爛和美好」。

她要趁著還有勇氣,趕緊實現「機車夢」。

考摩托車駕照時,意外出現了。

她重心不穩倒地,排氣管壓在腿上導致燙傷。即使這樣,她還是咬牙堅持考完。

為此,她的腿部做了植皮手術,坐了一個月輪椅。

頭幾年,車技不好,李春輝經常摔倒。

女兒建議換一輛相對容易的車,被李春輝拒絕。

別人怎麼看自己,不重要。

自己想做什麼,最重要。

練習了三年,她終於能熟練駕駛重型機車,正式成為女騎士。

她萌生了更大膽的想法——騎車探訪在國外讀書的兩個女兒。

她規劃好了行程,從南京出發,經過俄羅斯,到北歐,到西歐……最後再騎回南京,計劃三個月內完成。

她加入騎友群,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結伴而行。還特地學英語、訓練體能,做足準備。

這麼長的路她堅持得下來嗎?

作為隊伍里唯一的一位女性,她沒少遭到質疑。

她用行動告訴隊友,你們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每天最少六百公里的路程,風雨無阻。

摔倒了,就忍痛爬起來;

下雨了,就穿上雨衣繼續騎;

落在隊伍後面,就多騎一會追趕上;

時間最長的一次,從阿爾巴尼亞到希臘雅典,李春輝連續騎了十幾個小時。

騎友們被這種精神感動,逐漸打心底里接受她。

有人問她,為什麼要吃這個苦。

她回答:只要熱愛,去做就好了。

在土耳其,她遭遇車禍,脖子被頭盔勒出了血印。

騎友打電話把她送上救護車。

躺在病床上,得知車子沒壞,她拔掉管子,再次出發,追上了隊伍。

穿行黃沙漫天的沙漠,在連綿的群山腳下疾馳,看皚皚白雪從山尖掠過,偶爾停下體驗異國風光……

她認識了很多朋友,遇見許多好心人,看盡壯麗景色。

「在摩托車上,沒有任何煩惱打擾你,能感受到的只有風和自由。」

「腳下飛馳而過的是實實在在的水泥公路,你可以隨時停車,感受它的存在。」

這一路,儘管偶有波折,但一切都值得。

更難得的是,人到中年,她依然活力滿滿,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愛。

她毫不掩飾地告訴別人,自己也想找個男朋友,想要甜甜的戀愛。

有人問,如果男朋友不讓她騎摩托車呢。

她霸氣回應「那我寧願要摩托車當我的男朋友」。

她身上,很難看到女性被賦予的刻板印象。

誰說女人就要矜持、低調呢?

騎行到格萊美,看到一個特別帥的德國人,她主動上前搭訕。

雖然沒有成功,但她不後悔。

她認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有主動表白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女性也可以創業,也可以為了夢想奮勇前行。

當女兒看到英姿颯爽的媽媽,騎著機車出現在學校的那一刻,臉上難以言喻的驚喜和驕傲是對她最大的讚美和鼓勵。

她用行動告訴女兒,有想法就去實現,而且要做到最好。

歐洲之行結束,她有了新的規劃:

「我打算明年從北極到南極騎一圈,有四萬多公里呢。」

「還準備拍一部關於自己的紀錄片,最好能上院線。」

說這話的時候,她的眼睛亮亮的,像個少女。

這一次,沒人再嘲笑她的夢想。

曾經,她是媽媽。

現在,她只想做李春輝。

參考資料:

現代快報訊《南京辣媽騎行3.8 萬公里橫跨歐亞大陸,只為探望留學女兒》

紫牛頭條《曾騎摩托橫跨歐亞大陸的南京單親媽媽,今晚「喜提」摩友准女婿》

朱小鹿《2019年,南京媽媽李春輝,騎摩托穿越25國,去歐洲看望兩個女兒》

天津衛視《幸福來敲門》

中央電視台《向幸福出發》

東方衛視《媽媽咪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db4530d2d509f77555d73743dd04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