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數九寒天重藏養,禦寒補陽是關鍵

2023-12-22     中國小康網

原標題:今日冬至:數九寒天重藏養,禦寒補陽是關鍵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北京時間12月22日11時27分迎來冬至節氣。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至」是極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

冬至時節雖然天寒地凍,但也是遙望春天的時節。在古人傳統認知里,此時已開始向春天一步步走近,所以古人云:冬至節,春之先聲也。流傳下來的不同版本的《九九歌》《數九歌》《九九消寒歌》《九九消寒圖》是數寒天也是數著日子盼春天!

冬至習俗

吃餃子

冬至里最為普遍的風俗便是吃餃子了。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說法,而南方則是吃湯圓。其實,不管吃什麼,都是圖一個高興和吉利。

冬至冷知識:不吃餃子真的會凍耳朵嗎?

其實,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日舍藥留下的。東漢時,張仲景辭官回到家鄉南陽,看見鄉親們饑寒交迫,不少人凍爛了耳朵,於是將羊肉和藥物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者。鄉親們吃了「嬌耳」,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被治好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冬至就要吃餃子,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台州擂圓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夾一個粘滿豆粉的擂圓,趁熱咬上一口,香噴噴、軟綿綿,一股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蘇州釀酒

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

冬至養生

中醫認為,冬至養生應以「養藏」為原則。人們應當注意保護陽氣,養精蓄銳,做到早睡晚起。同時,要注意避寒就溫,鍛鍊身體要動靜結合,能夠微微出汗正好。

冬在五臟應腎,腎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在這個進補的最佳時期,應少食生冷,多吃新鮮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易於消化的食物,以抵禦冬天的嚴寒,補充元氣。

中國人重視家庭團聚,而冬至節日最重要的精神就是團聚。冬至這一天,不管是吃湯圓也好,喝「冬釀酒」也罷,節日最大的意義應該是提醒我們要多關心一下家人、關愛家人,關愛家庭,愛護子女長輩,熱愛自己,熱愛我們的生活。

冬至時節,在這個特別的節日裡,祝福大家健康快樂,開開心心,闔家團圓,幸福美滿!

製圖/桂穎

出品:《小康》影視中心

監製:張晴、龔紫陌

策劃:李旭穎

視頻製作:詹佳祺

海報製作:桂穎

編輯:田苑淯穎

校對:武金洋

審核:王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ac995c870aa79a0ed8912f7e752834f9.html